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电双频子数(BIS)检测下无痛无痛结肠镜检查中异丙酚的用量及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时间的变化。方法选择近1年内(201201-201301)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A组(无监测BIS),B组(BIS监测)各100例,监测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检查中(T2)检查结束时(T3)各个时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SPO2)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检查中知晓。结果T2项两组分别与T1时比较血液动力等和sa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血流动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异丙酚的用量及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时间的变化。结论BIS检测下可降低异丙酚的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同时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及其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方法结合政策法规,调查分析各类涉药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结果与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药品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员配备不足,几乎无资金投入,开展得极不平衡。因此,必须加大行政干预力度,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提高放射防护水平,保障放射从业人员健康。方法对112名放射工作人员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进行监测。结果2013年,112名监测人数个人剂量年剂量在5mSv以下、5-20mSv以及20mSv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7.32%、2.68%和0,2014年的分别为95.54%、3.57%和0.89%,2015年的分别为98.21%、1.79%和0;临床介入放射学个人剂量年剂量在5mSv以下、5~20mSv以及20mSv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7.22%、2.78%和0,医用诊断X射线的分别为96.67%、2.67%和0.66%,核医学的分别为97.56%、2.44%和0。结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符合国家的标准规定。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掌握宾阳县主要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风险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或参考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11年共检测食品18类共193份,其中合格150个份,总合格率77.72%;其中油条、馒头、玉米及其制品、花生、液体奶、腌制蔬菜、凉拌菜、幼儿配方粉、蛋类合格率均为100%;饼干合格率91.67%、糕点合格率83.33%、鲜榨果汁合格率83.33%、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合格率83.33%、盒饭合格率66.67.33%、非发酵性豆制品合格率50.00%、熟肉制品合格率44.44%、大米合格率40.00%、蔬菜合格率20.00%。在193份食品样品中,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常规监测的食品81份,合格63份,合格率77.78%;食源性微生物监测的食品112份,合格87份,合格率77.68%。结论宾阳县主要食品存在污染物或有害物质污染,蔬菜、大米、熟肉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合格率较低,通过监测测为宾阳县食品安全预警提供技术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建立结核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方法根据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分析结核病流行现状,并采用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Delphi法),制定结核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结果近年来我国结核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但耐药性结核病患者在结核病患者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大。两轮德尔菲法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8.9%和94.4%,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09和0.312,经两轮专家咨询后建立了含有四个一级指标的结核病监测预警系统。结论根据结核病流行现状建立结核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是降低我国结核病患者发病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顺市西秀区2013年监测中发现的重性精神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找出重性精神病的发病规律,为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现率、治疗率、管理率、降低危险行为率寻找方法。方法利用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西秀区重性精神病的罹患率为238.18/10万。1980年以后发病数出现上升,经济状况低于当地贫困线的病例较多,明确的职业中农民和下岗无业的人群占比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农村,青少年开始有发病,20岁-40岁的青壮年是首次发病较为集中的人群。结论关注城区失业、无业人群和农民的心理健康,对贫困人群开展心理疏导,缓解中年、男性的压力,尽早介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引导对于防控重性精神病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导尿管目标性监测,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探索降低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管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神经内科一区导尿管目标性监测过程中,通过建立院内监控体系,认真学习导尿管相关性尿管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指导考核及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一年的目标性监测,使得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效果显著。结论有效发挥监控组织的管理功能,切实提高各级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意识,及时分析、解决发现的问题早期干预,持续改进,有效地控制导尿管相关性尿管感染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方法细菌分离按常规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2012年版进行并判断结果。结果2156株非重复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735株,占34.1%(735/2156),革兰阴性菌1421株,占65.9%(1421/2156)。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分离菌株的第一位。葡萄球菌属细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CNS(MRCNS)检出率分别为23.1%和85.5%,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VISA)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菌株。屎肠球菌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的耐药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位居第1位(占28%),肺炎克雷伯菌位居第2位。厄他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4.8%和37.3%。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酯、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呋喃妥因、头孢替坦、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大于95%,并呈现多重耐药,对其他测试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20%以下,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0%和6.8%。结论微生物检验为临床提供可靠用药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细菌耐药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ICU重型脑外伤患者病情监测及护理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46例ICU重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针对其病情进行严密监测以及针对性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患者预后质量。结果46例患者中预后好转患者共计31例(67.39%),加重患者共计9例(19.57%),死亡患者共计6例(13.04%)。结论ICU重型脑外伤患者临床诊治中需要对其病情予以严密观察,及时发现患者体征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加强针对性护理的方式,提升护理质量,在此过程中降低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