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病理特点、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胃间质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标本送检免疫组化,其CD117(+)和CD34(+)例数分别为30例和36例,S-100和SMA例数分别为31例和30例。除去失访的十例,随访的56例中良性及潜在恶性46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恶性10例中4例术后发生肿瘤复发转移死亡,2例因其他病因死亡,其余4例均生存良好。良性间质瘤质地偏硬,交界性及恶性间质瘤大多质地较软,常有出血坏死灶。结论胃镜+活检、免疫组化是诊断胃间质瘤的有效手段;良性和潜在恶性胃间质瘤治疗预后良好,恶性胃间质瘤手术治疗尤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并提出护理对策,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风险护理管理),从中选择40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对比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实施风险管理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0%(观察组)、72.50%(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由于人为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导致血液透析期间出现风险事件,因此,加强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对策非常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肱骨髁上骨折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3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疼痛缓解,舒适感增加,能够维持有效的组织灌注,均未发生感染,患者能够在允许的限度内保持最大活动量,发生1例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焦虑情绪缓解,同时了解了功能锻炼的知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1.2%(31/34)。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缓解患者疼痛等不适症状,促使患者生命体征达到稳定状态,维持有效的组织灌注,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及时处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营养不良的状况以及相应临床护理途径的方法进行临床。方法选取在2017年4月-2017年10月入住我院并将医生诊断为营养不良的102儿童患者随机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在临床上面均采取基本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护理方法上却有所不同,对照组本组的51例患儿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该病进行相应的治疗。观察组本组的51例患儿则是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进一步实施临床护理途径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与护理后,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进行临床专业对比。结果在进行护理与研究之前,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经过专业对比后差异不显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经过两种护理方法之后,观察组的患儿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并且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途径对于改善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收获的满意度高,因此该种护理方法适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患有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了解药物性肝病的发生原因以及临床表现,并面向大众进行推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一段时间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中肝细胞损害型患者44例,其中的6例肝穿刺病理上有5例表现为肝细胞肿胀,1例有明显脂肪变。胆汁郁积型21例,其中2例肝穿刺均证实有肝内胆汁郁积现象。混合型15例,兼具上述两者特征。结论药物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影响药物的蛋白结合率,或通过影响药物从肾脏、胆道排泄,或通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再分布,或通过影响肝肾血流等因素起作用,作用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护理后2周和护理后8周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情况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评分情况。结果显示,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NS评分情况和NOSIE30评分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后2周,两组患者的SANS评分情况和NOSIE30评分情况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两组患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后8周,两组患者的SANS评分情况和NOSIE30评分情况较护理后2周有进一步改善(P<0.05),而且两组患者之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这表明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护理时间越长效果越加显著,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HCV抗体假阳性的相关分析。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对22849例接受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HCV抗体检测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全部患者的血清检测结果有131例为阳性,根据HCV-RNA确诊后,共有阳性病例110例,阴性病例21例。结论使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HCV抗体检测,其假阳率比较高,需要根据相关资料来进行结果确认,综合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及ELISA法用于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诊的100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50例。抽取两组患者血液标本,一组进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一组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检测后,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的组别的阳性检出率(98.00%)明显高于采用ELlSA法检测的组别(46.00%),抗体检情况也明显优于采用ELISA法检测的组别。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较ELISA法,灵敏度更高,抗体检出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贫血患者,采取试剂盒检查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血液生化检验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结果以及血液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检出率均比对照组高,对照组患者总检出率为75.58%低于研究组患者总检出率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以及红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检出率高,血液指标变化为临床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当前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随之而来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呈现出升高的态势。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以及免疫功能的降低等,明显增加了其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一旦发生医院感染不但会延长患者的治疗周期以及治疗代价,而且对患者的健康有很大影响,不利于身体恢复,因此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了所有国家的一个共同的卫生问题。由于医院内的患者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免疫能力缺陷,因此,极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而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因自身免疫能力的减弱以及身体机能的退化,加上病种等诸多原因使得其感染率尤其高。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7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全面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康复治疗时间及复发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效果较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复发率较比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康复治疗时间较比对照组明显偏短(P<0.05)。结论全面化护理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