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产后缺乳的情况使用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干预,以便于达成理想的效果。方法:针对80例产后缺乳的产妇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6月,截止为2022年5月前来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为常规干预,观察组为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干,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产妇的产后缺乳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7.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初始泌乳时间、泌乳量等方面,观察组优势显著,对比差异大。最后,在产后产妇满意度上,观察组也保持了优势,数据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干预对于产后缺乳的产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降低了初始泌乳时间,也提升了泌乳量,产妇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在保证所有产妇安全的前提下,对照组使用常规性产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止血时间。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研究组产妇产后止血速度较对照组更快,两组产妇资料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情况,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建议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于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0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训练集;根据是否发生PPH,分为出血组(65例,8.10%)和非出血组(737例)。按照相同标准选取2022年3至8月的242例产妇,设为验证集。分析PPH发生的原因以及出血量,通过对比法分析影响PPH发生的相关因素。通过LASSO回归分析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结果 PPH发生原因中宫缩乏力者最多(37例,56.92%),其次是胎盘因素者(20例,30.77%),而出血量最多的为凝血功能障碍者(2例,3.08%)。两组孕周、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以及妊娠期贫血的产妇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血组年龄≥35岁、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24kg/m2、经产、孕次≥3次、阴道分娩、新生儿体质量≥4000g、有流产史产妇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出血组(P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产后阴道流血的潜在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减少产后并发症,提高母亲的健康水平。方法: 通过对200例产后阴道流血患者的回顾性分析,采用量化数据收集方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涵盖了病人的基本信息、流血量、产后恢复时间等。同时,评估了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心理支持。结果: 研究发现,产后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不良、产褥感染和残留胎盘组织。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显著降低流血量,缩短恢复时间。特别是,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和减轻产后阴道流血具有明显效果。结论: 产后阴道流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早期识别和及时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对产妇健康的影响。本研究强调了针对性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并建议在产后管理中加强对产妇的监测和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后出血风险管理的产科护理实践效果,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安全性和满意度。方法:选取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科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产后出血风险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恢复速度更快,满意度更高。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还表现出更强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降低了因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风险。结论:产后出血风险管理的产科护理实践能够显著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轻度过度通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肩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至9月间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2例患者,年龄18至64岁,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轻度过度通气,维持呼出末二氧化碳(PETCO2)30至33mmHg;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PETCO2保持35至40mmHg。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内PLSP的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中轻度过度通气可有效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1周内的PLSP发生率及疼痛程度,且未增加术后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