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以七乙酰-1-α-溴代乳糖为供体,以不同聚合度的缩乙二醇(n=4,5,6)为连接臂合成三个二聚乳糖化合物;以重症烧伤大鼠为模型,研究其体内抗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活性。结果研究表明与对照组(食盐水)相比,这三个合成的二聚乳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休克活性。结论以缩乙二醇为连接臂合成的二聚乳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休克活性;聚合度的不同,对抗休克活性有显著影响。
简介:三氧化二砷(As2O3)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已有20余年,通过特异性降解PML-RARα融合蛋白,As2O3在复发难治和初发APL患者中均获得了较理想的疗效,不良反应较轻,已成为复发难治APL的首选药物。通过进一步临床试验,As2O3有望成为初发APL的一线用药,并可减低甚至取代化疗,使部分APL成为无需化疗而获得治愈的血液学肿瘤。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人使用苯二氮类药物(BZDS)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2007年8月30日226例住院精神病人中使用BZDS病人66例进行调查。结果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69.7%);剂量3.31±2.66mg;使用时间45±7.30天;前三位用药是阿普唑仑31例(47%),艾司唑仑12例(18.2%),氯硝西泮12例(18.2%);有不良反应者32例(48.5%);相关分析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种类、诊断、用药目的呈正相关。结论BZDS能有效改善病人睡眠,减轻焦虑及兴奋激越状态,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药物依赖等副作用应引起重视。
简介:目的分析二尖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施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1144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是否延长(停留时间延长定义为ICU停留时间≥3d)分为ICU延长组和ICU未延长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CU延长组94例,发生率为8.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60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0%、自身瓣膜病变类型、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再次气管插管、近期心衰、体表面积〈1.5m2、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为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简介:目的针对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实验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每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9.0%明显高于对照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观察多聚β肽及其聚乙二醇(PEG)修饰物对肝癌细胞株侵袭黏附能力和对裸鼠移植人肝癌早期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测量多聚β肽和其PEG修饰物对肝癌细胞与纤连蛋白(FN)黏附的影响。以细胞侵袭实验观察多聚β肽及其PEG修饰物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LCI-D20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为材料,观察多聚β肽及其PEG修饰物对早期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结果:β2、β2-PEG、β3和β3-PEG对SMMC-7721细胞与FN黏附抑制率分别为31.3%、39.2%、45.7%和57.1%,侵袭抑制率分别为33.6%、35.9%、38.3%和41.2%;对HCCLM6细胞与FN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48.7%、60.9%、63.4%和79.3%,侵袭抑制率分别为36.8%、46.6%、45.6%和50.8%。多聚β肽及其PEG修饰物组切缘复发肿瘤重量和肺转移灶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聚β肽及其PEG修饰物能抑制肿瘤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亦能防治裸鼠移植人肝癌早期切除术后的转移和复发。
简介:目的探讨戊二醛消毒剂对酶联免疫法(ELISA)造成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影响,为临床免疫实验室合理选择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夹心ELISA(以乙肝表面抗原试剂进行实验)及竞争ELISA(以乙肝e抗体试剂进行实验),以自带阴性及阳性血清进行实验,至加入显色液后,加入戊二醛2μl,加入终止液,以全自动酶标仪进行比色,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戊二醛使ELISA各孔显黄色,吸光度值升高,夹心法达阳性判断标准,竞争法达阴性判断标准.结论临床免疫实验室在使用戊二醛消毒剂时,应密切观察显色剂颜色的改变,以便及时发现假阳性及假阴性影响,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二次龈下刮治术与牙周翻瓣术在中度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年1月至 2020 年1月收治的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 50例共10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二次龈下刮治术,对照组行牙周翻瓣术治疗,3、6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菌斑指数、牙龈退缩及疼痛症状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患牙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以及牙周菌斑指数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对照组牙龈退缩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并且疼痛症状也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二次龈下刮治术与牙周翻瓣术对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均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但就患者牙龈退缩及术后舒适度而言,二次龈下刮治术要优于牙周翻瓣术,这一结论希望为临床医生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方法选择上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