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对9个典型清香型烤烟产地间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差异分析,旨在为清香型烟叶风格形成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9个烟区虽同属典型清香型烤烟产地,但烟叶中各类致香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云南昆明烟区新植二烯含量较高,四川省凉山州酮类和醇类致香物质含量较高,云南省红河州醛类和杂环类致香物质含量较高,福建龙岩市酮类和酯类物质含量较高,各烟区烤烟优势致香物质不同,但致香物质总量在各烟区间差异较小。可见,不同类致香物质之间具有香气互补作用,且致香物质总量及新植二烯与各类致香物质的比值对烟叶香型风格形成影响较大,从而使致香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但不影响其香型风格。

  • 标签: 清香型 烤烟 致香物质 差异分析
  • 简介:以四川8种烟草类型的调制后烟叶为材料,对不同类型烟叶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烤烟和香料烟含量最高的两种氨基酸为脯氨酸和谷氨酸,两者之和占到总量的31.01%~46.75%;白肋烟、马里兰烟、晒烟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为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两者之和占总量的34.43%~38.69%;脯氨酸、天门冬氨酸、蛋氨酸在不同类型烟草中含量变异度最大;不同生态条件对白肋烟和晒烟氨基酸影响较大的分别是是天门冬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天门冬氨酸、酪氨酸、精氨酸。

  • 标签: 烟草 类型 游离氨基酸 含量
  • 简介:本研究选用TN86的不同烟碱转化株系,在相同的栽培、田间管理以及晾制方式下,选取生物碱组成差异明显的烟叶样品进行高温贮藏,测定贮藏前后烟叶TSNAs含量,探究贮藏过程中TSNAs积累及与生物碱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贮藏前取自90株烟叶的4类生物碱株间差异明显,且以烟碱和降烟碱株间差异最大。控制待测样品总生物碱、NO3-N和NO2-N含量相近,45℃高温贮藏12d后,TSNAs含量远高于贮藏前。与贮藏前相似,NNN和NNK在贮藏期间的增加量分别与其前体物降烟碱和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降烟碱含量的提高,仲胺类降烟碱形成的NNN增加量显著大于叔胺类烟碱形成的NNK的减少量,使总TSNAs含量增加。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的结果显示,烟碱转化导致降烟碱比例增加是影响高温贮藏后TSNAs形成的主要因素。在烟叶总生物碱、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相近的条件下,生物碱组成差异对贮藏过程中TSNAs积累有重要影响。

  • 标签: 白肋烟 贮藏 生物碱 TSNAS
  • 简介:对中部和上部不同成熟度河南烤烟烟叶中的多种重要中性香味成分和常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结合毛细管GC及GC/MS对香味成分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了异佛尔酮、氧化异佛尔酮、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等22种重要香味成分。根据行业标准测定了不同成熟度烟叶中总糖、总氮、总植物碱等常规成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香味物质的含量及所测物质中醛类、酮类、醇类的总量都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上部烟叶随着其成熟度的增加,总植物碱的含量随之增加,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及糖碱比随之减小,总氮、蛋白质的含量则以尚熟时最高;对中部烟叶而言,还原糖、总糖、总挥发碱、蛋白质、总氮的含量以尚熟烟叶最高,总植物碱以成熟烟叶最高,糖碱比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小。

  • 标签: 烤烟 成熟度 中性香味成分 常规成分 气相色谱法
  • 简介:运用烟草知识对烟叶进行初步分类,以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常规化学指标和烟叶评吸指标为依据,由训练样本集得到最佳的网络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检验样本进行了烟叶品质的识别.提出了利用3层BP人工神经网络识别烟叶品质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烟叶品质识别,结果与实际符合良好.该方法优于传统的识别方法,也优于文献报道的识别误差.

  • 标签: 化学指标 烟叶品质BP 神经网络
  • 简介:为了让卷烟感官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精准把握消费者真实需求,通过网络评论爬取和在线问卷调查两种途径获取代表性卷烟的消费者感官评价数据,采用语义分析法和相关统计学方法,从感官描述词匹配频率和词汇数、指标理解度和几何平均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中式卷烟消费体验感官评价指标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研究发现:(1)网络评论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的验证结果较为一致,并相互补充;(2)对于一级指标,消费者对描述满足感特征的指标最为关注,其次为舒适感和轻松感;(3)对于二级指标,从消费者关注和感知程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核心指标,包括"浓郁"、"醇厚"、"刺激"、"柔和"、"清新"、"劲头"、"甜润"、"顺畅"、"余味"、"杂气"、"嗅香"和"细腻"等12个关注多、易感知的指标;第二类为延伸指标,包括"成团"、"丰富"、"绵长"、"透发"、"均衡"和"愉悦"等6个关注少、难以感知和理解、但起到深化和综合作用的专业性指标。

  • 标签: 消费体验感官评价 网络评论 问卷调查 指标验证 卷烟 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