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92年起对濒危物种-新疆大头鱼的生态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水域有: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及其上游托什干河和库马里克河、塔里木河、博斯腾湖及上游开都河和天鹅湖、大西海子水库、渭干河水系及克孜尔水库和车尔臣河及新发现的喀依拉克湖等水域,行程10000多km。初步查清了新疆大头鱼的分布范围、生态要求及其数量演变。新疆大头鱼分布的海拔高程为800-1200m之间,最高不超越1500m。栖息于水温较高的静水或缓流的湖泊中,仅为了产卵进行短距离的溯河洄游。现存有新疆大头鱼的水域仅为阿克苏河下游的艾西曼湖群、车尔臣河的喀依拉克湖和渭干河水系的克孜尔水库,并在库区下的河道中发现幼体。目前新疆大头鱼物种已极度濒危。新疆大头鱼系裂复鱼亚科中生长快、个体大、性成熟年龄晚、繁殖力低的大型食肉性鱼类。运用Von.Bertalanffy的理论生长方程求得的生长参数:-K=0.063;to=0.275;L=118.2cm;W=25.884g;tip=17.1龄;tamx47.2龄。与历史上捕获的最大个体基本一致。并对新疆大头鱼的食性、繁殖、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新疆大头鱼濒危的原因:1、新疆大头鱼生物学特性的本身决定它对环境要求苛刻,分布面窄、成熟年龄晚、繁殖力低、游泳不敏捷,因而群体数量少,剩余群体大于补充群体,资源破坏后恢复困难;2、水利设施建设,破坏了新疆大头鱼的肥育场所和隔绝了新疆大头鱼溯河产卵的洄游通道,断绝了群体数量的补充;3、捕捞强度增大,加速了新疆大头鱼资源衰退;4、缺乏保护增殖措施等等,导致新疆大头鱼物种极度濒危。最后提出五项建设性措施:1、迅速建立国家级的克孜尔水库新疆大头鱼自然保护区;2、加强对艾西曼湖群和喀依拉克湖的渔政管理,将误捕入网的新疆大头鱼暂养起来,运送到克孜尔
简介:在水温12.1~13.9℃下和直径80cm、高60cm,水深40cm的圆形选育缸中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1200lx600lx和300ix)对平均体质量为10.10±0.8g的山女鳟(OncorhynchusmasoumtTsolz)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显著影响山女鳟幼鱼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和变异系数(CV)(P〈O.01),高光照强度组SGR和CF值显著高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而CV值则是高光照强度组显著低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高光照强度组摄食率(仃)明显高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实验表明,适度增强光照强度有利于山女鳟幼鱼的生长,这对于优化山女鳟幼鱼培育条件具有指导意义。
简介:在水温9.0-16.0℃下,将体质量0.5g±0.2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放养在放置了混凝土制的中空型(A类)、楼层型(B类)和井字型(C类)附着基的塑料水槽(45cm×31cm×30cm)中,投喂配合饲料,采用每周清洗一次附着基(A’组、B组’和C’组)和不清洗附着基(A组、B组和C组)的方法饲养80d,研究了3种形状附着基对仿刺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洗对仿刺参特殊增长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清洗与附着基形状的交互作用对仿刺参特殊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清洗的楼层型附着基组(B’组)特殊增长率最高,不清洗的楼层型(B组)最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饲养的前60d,放置不同形状附着基的水槽水中亚硝酸、氨氮和COD等的含量低而稳,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后期各组上述水化学指标急剧上升;定期清洗的水中均低于不清洗组。放置附着基而不清洗的水槽中的仿刺参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YS)的活性分别比冲洗的水槽中高32.28%、9.17%和5.71%。A组仿刺参体腔液中SOD的活性与A’组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C组与C’差异极显著(P〈0.01)。文中从生态作用和空间面积比例等讨论了附着基结构与功能对仿刺参生长影响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