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本实验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了大麦发芽过程中的Na+、K+、Mg2+、Ca2+、Zn2+等离子含量的动态变化.通过对不同种类及不同发芽阶段的大麦样品进行测定,测得Na+、K+、Mg2+、Ca2+、Zn2+的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1%、0.73%、1.78%、0.28%、0.3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106%;检出限Na为0.159mg/L,K为0.789mg/L,Mg为0.039mg/L,Ca为0.029mg/L,Zn为0.073mg/L.

  • 标签: 啤酒 酿造工艺 大麦 金属离子 含量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玉米淀粉因其类似于大米的品质及相对的价格优势,已成为啤酒行业生产中替代大米辅料的首选原料。使用玉米淀粉替代现用的大米,就是我公司2005年采取的降耗增效新措施。现就玉米淀粉在糖化过程控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讨论。

  • 标签: 玉米淀粉 过程控制 大米 糖化 辅料 价格优势
  • 简介:最初,人们使用产品包装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和保护产品,但是今天,产品包装对消费者产生了新的意义,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品牌营销的手段,一种创新和实用性工具。

  • 标签: 产品包装 营销过程 品牌营销 消费者
  • 简介:本文通过在黑啤酒酿造过程中改变酵母接种量,并与淡色啤酒进行对比发酵试验,分析研究了黑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数与双乙酰的变化关系。.研究得出黑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添加量的增加有利于双乙酰还原,但是黑啤酒对酵母还原双乙酰的能力存在不利影响。

  • 标签: 黑啤酒 酵母 双乙酰 发酵
  • 简介:CO2使用过程中控制损耗好,可以避免购买瓶装CO2。如何减少CO2回收和使用过程中损耗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1麦汁通风量的控制一般麦汁满罐时间在24小时之内,传统的方式每锅麦汁都按统一的充氧量进行充氧。第一锅麦汁进罐充氧后,酵母即开始有氧呼吸,产生CO2;当第二锅麦汁进罐时,又进行了充氧,罐内的CO2被氧气稀释。

  • 标签: CO2回收 损耗 充氧量 有氧呼吸 麦汁 通风量
  • 简介:静态混合器的型号有很多种,我公司使用的是SV型。静态混合器的工作原理是让流体在管线中流动冲击混合器的波纹片,增加流体层流运动的速度梯度或形成湍流,层流时是“分割-位置移动-重新汇合”,湍流时,流体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会在断面方向产生剧烈的涡流,有很强的剪切力作用于流体,使流体进一步分割混合,最终形成所需要的混合液。之所以称之为“静态”混合器,是指管道内没有运动部件,只有静止元件(如图1)。

  • 标签: 静态混合器 发酵液 试验 应用 层流运动 工作原理
  • 简介:我们研究的是在以葡萄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为主要可同化糖的低氨基氮麦汁中,添加碳源和氮源对酵母的糖利用能力和生成乙醇速度的影响。外观浸出物浓度,也就是基于测量麦汁比重来衡量麦汁中全部干物质数量的浓度值,以此表示发酵程度(DF)的变化。当葡萄糖与麦芽糖的比例变化时。外观浸出物的减少速率无明显变化。高葡萄糖浓度会明显抑制麦芽糖和麦芽三糖的吸收。氮源的添加,特别是天门冬氨酸(Asp)的添加,最有效地增强浸出物的利用能力。通过间歇添加天门冬氨酸的方法,使外观浸出物浓度从14%(最初的外观浸出物浓度)降低至3.5%,即当DF达到75%时的发酵时间可缩短至对照试验的72%。Asp的添加也可增进细胞增殖和麦芽糖的吸收能力。

  • 标签: 啤酒酿造 碳源 氮源 酵母 外观浸出物 天门冬氨陵
  • 简介:CO2是啤酒风味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CO2含量的高低对啤酒口感及灌装生产有较大影响,控制过低影响杀口和起泡性,过高造成灌装冒酒,影响酒损和激沫。啤酒生产过程中的CO2含量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 标签: 生产过程 二氧化碳含量 啤酒 控制 CO2含量 组成部分
  • 简介:原料大麦中含有的p-葡萄糖苷酶和内β-1—4葡聚糖酶的数量是很重要的。这些酶在浸麦和发芽过程中逐渐增加,包括内β-1—3、1-4葡聚糖酶、内β-1—3葡聚糖酶和外β-1-3葡聚糖酶。外β-1-3葡聚糖酶在发芽过程中很晚才形成,在未完全溶解的麦芽中它可能是-种限制性的酶。三种外葡聚糖酶彼此分离的存在于麦芽中,每-种都表现出对β-1—3键的分解作用。由于内β-1-3、1—4葡聚糖酶是从非还原性末端分解β-1-4键联结的寡糖,这可能是为什么这种寡糖会在麦汁中残留-定数量的第二个原因。金属离子可能是促进外葡聚糖酶敏感性的三个因素之一,如钾离子、钠离子和镁离子。

  • 标签: 大麦内 外葡聚糖酶
  • 简介:谷物感染玉米镰刀霉对麦芽和啤酒都有严重影响。镰刀霉真菌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在浸渍过程中能够部分去除,而镰刀霉在浸渍、发芽和干燥过程中会又继续生长,产生真菌毒素,因此谷粒发芽过程脱毒作用不大。如何控制发芽期间真菌的生长。本文对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综述。辐射是防止谷物发芽过程中镰刀霉生长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对残余真菌产生真菌毒素及对麦芽质量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化学方法如臭氧在啤酒中将不会残留,也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但对麦芽和啤酒质量的影响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将解毒基因插入发酵用酵母,麦汁得到解毒,真菌就不再是个问题。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例如用镰刀霉感染的谷物酿造啤酒。

  • 标签: 麦芽 啤酒 制麦 酿酒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真菌毒素
  • 简介:由于在酿造和储藏过程中氧化的存在很容易造成啤酒风味的不稳定,产生不良风味.最近几年氧化作用对酿造工艺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中含有 含有多酚类 啤酒酿造
  • 简介:将来自嗜酸乳杆菌K1的胞外阿魏酸酯酶应用于糖化过程,以释放游离酚酸进入到麦汁中.该酶在生物反应器中制成,并部分纯化从而获得单酶.在52℃时,游离阿魏酸和香草酸释放到麦汁中(糖化醪中酶的用量为4.09-14.60U/L),在62℃能检测到阿魏酸(酶的添加量为14.60个单位/L).在26℃时,酶的任一浓度都能使游离P-羟基安息香酸和丁香酸得到有效释放;在52-74℃,游离的P-羟基安息香酸也能释放(酶使用量为14.60U/L);在26-52℃时,游离儿茶酸也能被酶制剂(酶用量为8.75U/L和14.60U/L)有效水解;起源于绿原酸的游离咖啡酸在26-62℃也能有效释放.在糖化过程中,虽有细菌酯酶的活性,但没有P-香豆酸释放出来.而由于其较低的热稳定性,在62℃或74℃时,嗜酸乳杆菌K1的阿魏酸酯酶不能释放酚酸.综上所述,嗜酸乳杆菌K1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生阿魏酸酯酶的来源物质,在糖化初期可用于抗氧化酚酸的释放.

  • 标签: 抗氧化剂 细菌 阿魏酸 阿魏酸酯酶 乳酸糖化 嗜酸乳杆菌
  • 简介:使用未发芽燕麦(AvenasativaL.)进行酿造来降低原料成本是一个潜在的趋势。但使用未发芽燕麦替换大麦芽对粉碎、糖化和发酵的过程控制和质量存在不利的影响。本研究是采用来发芽燕麦(0~40%)和大麦芽,使用60L的中试设备进行发酵试验。在使用不同比例燕麦的条件下,监控其对糖化、过滤及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对最终啤酒产品进行分析。使用Lab-on-a-Chip毛细电泳法,同时采用MEBAK、EBC、ASBC的标准方法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燕麦使用比例增加,糖化过程和麦汁的β-葡聚糖含量和粘度明显上升。另外,在使用燕麦比例达到20%或以上时.过滤时间明显延长。使用燕麦代替大麦芽对总可溶性氮(TSN)和游离氨基氮(FAN)以及麦汁的浸出率也有不利影响。当燕麦使用比例达20%时,啤酒的泡沫稳定性显著下降,但啤酒口感有所改善。

  • 标签: 啤酒质量 酿造糖化 燕麦辅料 麦汁处理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瓶颈空气的来源,提出了在工艺和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瓶颈空气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压盖前残存在瓶颈中的空气,而主要是由压盖压入的空气。并为减少这部分瓶颈空气提出了一个设想。

  • 标签: 压盖 抽真空 排氧 吹氧 排放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