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外伤患者8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治疗的同时均行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并分别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鼻饲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日常生活活动完全完成的比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腹泻、便秘、呕吐返流、高糖血症、误吸、堵管等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和并发症的减少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外伤 鼻饲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起搏植入术后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29例植入心脏起搏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囊袋血肿5例,电极移位3例,切口感染1例,囊袋破溃1例,脂肪液化1例,误穿锁骨下动脉1例,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病人均恢复正常.[结论]围术期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处理并发症,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起搏器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探析永久起搏植入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了2018年9月-2019年9月某医院收治的植入永久起搏的患者50例,把这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性的护理,而实验组采用的是综合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明显的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实验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永久起搏植入术后近期会出现电极脱位、肺部感染、囊袋出血、便秘和排尿困难等并发症情况,但是在术后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手术 后期 并发症 护理观察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植入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因素,总结护理措施。 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形式,对 2015 年 7 月到 2018 年 7 月期间记录的 108 例永久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37% ,其中 10 例( 45.45% )、 6 例( 27.27% )囊袋积血、 4 例( 18.20% )起搏感知功能障碍、 2 例( 9.09% )起搏综合征。 结论: 永久心脏起搏植入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电极脱位和囊袋积血,合理术后记录和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永久心脏起搏器 植入手术 并发症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腔起搏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58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29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治疗,起搏组实施双腔起搏治疗。对比两组直立倾斜试验(TTT)转阴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结果起搏组TTT试验转阴率62.07%(18/29),高于常规组34.48%(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起搏组HR、SBP、DBP水平分别为(83.87±13.65)次/min、(103.58±15.27)mmHg(1 mmHg = 0.133 kPa)、(73.47±13.66)mmHg,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起搏组复发率5.56%(1/18),低于常规组50.00%(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起搏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能显著提高TTT试验转阴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双腔起搏器 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流动力学 直立倾斜试验转阴率
  • 简介:洋地黄类药物可加强心肌收缩,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适合于各种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对伴有快速室率心房颤动的心力衰竭效果特别显著。但用药不当可引起洋地黄毒性反应而出现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此时,应及时安装临时起搏。我科于2003年9月8日收治了1例洋地黄中毒并安装临时

  • 标签: 临时起搏器 洋地黄中毒 安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起搏植入术后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起搏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80例。A组给予优质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与睡眠质量。结果A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B组的整体护理满意度(88.75%,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B组。结论对起搏植入术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具有满意的效果,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起搏器植入术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对不同病因行心脏永久性起搏植入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指标的观察与分析。方法根据病因将入选患者分成冠心病组(78例)、退行性变组(62例)和心脏术后组(30例)。观察三组患者右心室电极固定所需X线曝光时间、心室起搏参数和并发症等。结果心脏术后组与冠心病组、退行性变组在X线曝光时间、起搏阈值、感知、阻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心脏术后组与冠心病组、退行性变组术后一周内囊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因不同行永久性起搏植入均安全有效,但因心脏手术引起传导功能异常,行起搏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发生率高,其X线曝光时间及起搏的阈值、感知、阻抗值亦有所增加。

  • 标签: 不同病因 永久性起搏器 并发症 起搏器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在乌头碱中毒所致电风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总结16例乌头碱中毒所致电风暴的急救中,笔者使用临时起搏并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临时起搏应用的机制,时机,疗效。结果16例乌头碱中毒所致电风暴的急救中,使用临时起搏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作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临床医生应该予以充分重视1.在乌头碱中毒导致的电风暴的急救中,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差。2.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存在潜在危险。对乌头碱的负性频率作用应该有充足的认识。3.对于QT综合征合并尖端扭转性室速者,提高心率,缩短QT间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临床方法。结论临时起搏在乌头碱中毒所致电风暴急救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并且选用起搏治疗应果断,及时。

  • 标签: 临时起搏器 乌头碱中毒 电风暴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本院植入DDD起搏以后,分析不同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表现。方法在(2015—2018年6月)期间,到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30例,把其中患有传导阻滞的65例患者选为研究一组,把其中患有窦房结功能异常的65例患者选为研究二组,观察两组患者佩戴起搏以后的各项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的起搏比例在60%或以上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起搏比例在60%以下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本院植入DDD起搏以后,根据观察患者的起搏状态,能够更好监测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病 DDD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苗丛胡凤琼杨锐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紊乱损害了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综合征,是心内科治疗上的难题,也是心血管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部分患者虽然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仍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自1958年首个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应用到临床以来,起搏器治疗发展迅猛。起搏器治疗的适应症也在40余年来不断扩大,目前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某些晕厥和严重的心力衰竭。三腔起搏器同步化治疗(CR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非药物治疗手段,不仅能缓解临床症状,而且可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病死率。三腔起搏器在治疗顽固性心衰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目前三腔起搏器治疗顽固性心衰的护理现状做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 简介:摘要国内植入的1.5 T磁共振成像(MRI)全身扫描兼容起搏,虽然解决了起搏术后患者无法做MRI的问题,但随着影像质量要求的提高,对3 T MRI扫描兼容起搏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现报道国内率先植入3 T磁共振全身扫描兼容起搏的病例1例。

  • 标签: 起搏器 人工 磁共振 兼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治疗中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高龄患者永久起搏植入术46例次,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7年1月~2018年4月,医院高龄患者永久起搏植入术34例,纳入观察组,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计划外镇静剂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提升了护理质量,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好评。

  • 标签: 高龄 永久心脏起搏器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探析心力衰竭应用三腔起搏(CR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均运用三腔起搏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收缩时间差(SPWMD)、二尖瓣反流面积、QRS时限以及血浆脑钠素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三腔起搏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一方面可以缩短心电图QRS时限,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三腔起搏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起搏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植入心脏起搏后发生各种深静脉血栓的患者26例,然后对这26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然后判断各种因素与植入心脏起搏后深静脉血栓是否存在着相关性。结果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因素、肥胖因素以及既往血栓病史是起搏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结论年龄较大、既往有血栓病史以及身体较肥胖的患者在起搏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较高,因此对于这个群体的患者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起搏器植入 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