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心理社会干预对创伤者创伤后成长(PTG)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有关心理社会干预对创伤者PTG效果的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8月。使用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纳入最终的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RCT研究,共91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团体心理社会干预[WMD=8.49,95%CI(2.74~14.25),P<0.01]和个体心理干预[WMD=6.78,95%CI(2.13~11.44),P<0.01]均提高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心理社会干预提高创伤者的情绪状态,提升乐观水平[WMD=1.87,95%CI(1.18~2.56),P<0.01],降低抑郁水平[SMD=-0.76,95%CI(-1.03~ -0.49),P<0.01];不同的随访时间亚组分析发现,随访时间<3个月、3~6个月、>6个月,创伤者的PTG均有增高趋势,但随访时间仅在3个月以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7.16,95%CI(2.70~11.62),P=0.002]。结论心理社会干预能提高创伤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还能提高创伤者的情绪调控能力,有利于创伤后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时机理论结合社会支持多维模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手术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不同社会支持需求进行纵向研究,为实施精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诠释性现象学研究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7月应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某2所三甲医院心内科的21例急诊P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程对患者分别进行4次半结构访谈,结合参与式观察。采用诠释性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应用社会支持多维模型归类结果。结果共提炼出主题23个。各期信息支持需求依次为诊断及危险性,AMI和PCI相关知识、医疗告知权,个体化的纸质出院指导,不适的原因和急救知识(后2期一致)。各期工具支持需求为紧急医疗服务,先进的支架和急诊PCI技术、绿色通道,经济支持,移动式卫生保健资源(后2期一致)。各期情感支持需求为陪伴和安全感,接纳与鼓励,心理调节与建设(下期同),增强独立性。各期社会网络支持需求为陌生人协助送医,医护人员德艺双馨、同伴支持,重新融入社会(后3期一致)。各期自尊支持需求为相信自己可以生还,尽量自理,病情保密,康复情况得到认可,回报他人。结论急诊PCI患者的社会支持需求随病程的变化而改变。建议医护人员采用动态连续的照护观念,建立和完善符合当地人文的社会支持需求框架,以利于教育、评估与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保证和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0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687名低年资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问卷、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情绪智力量表、护理组织氛围量表进行调查,用结构方程分析低年资护士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的影响因素。共回收问卷687份,有效问卷649份,有效率为94.47%。结果649名低年资护士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频率得分为(80.21±18.67)分,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得分为(226.83±32.39)分,情绪智力量表得分为(131.42±20.56)分,护理组织氛围量表得分为(87.47±10.81)分;结构方程模型显示,临床沟通能力、情绪智力、护理组织氛围对护患语言和社会交往有直接效应(效应值为0.45、0.34、0.31),情绪智力和护理组织氛围可以通过影响临床沟通能力对护患语言和社会交往产生间接影响(效应值为0.17、0.13)。结论低年资护士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受临床沟通能力、情绪智力、护理组织氛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护理管理者可通过营造关怀性组织氛围、提升低年资护士情绪智力,提升临床沟通能力,最终达到促进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和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念与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量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对苏州九龙医院及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214例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志与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发生率高达67.8%,社会支持低下(30.64±10.93)。社会支持量表各维度能解释自杀意念52.3%的变异。结论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念高发,社会支持度低下,社会支持水平对患者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显著,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可以降低患者自杀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压力在产妇社会支持与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间的作用机制,为产妇心理健康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上海市某三甲妇产科专科医院的1 178名进行产后检查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围生期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中文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妊娠压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 178份,回收有效问卷1 162份,有效回收率为98.64%。结果社会支持与妊娠压力、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负相关(P<0.01),妊娠压力与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正相关(P<0.01);妊娠压力在社会支持与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间的中介效应为-0.229,占总效应的58.9%。结论妊娠压力是产妇社会支持与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间的中介变量,社区保健人员及医务人员应关注产妇的妊娠压力水平,在产妇进行产检时进行妊娠压力水平的评估,为后续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降低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提升医学生职业社会能力的方法。方法选择同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简称"规培生")82人,采用自编的职业社会能力培养校本教材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同时选择临床实践案例定期进行情景还原教学。在规培生入科时与规培12个月后,采用规培生职业社会能力评价量表分别评分并比较,评估上述培养模式对提升规培生职业社会能力的价值。用SPSS 18.5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经上述模式培养后,入选的规培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提升(P<0.05);与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领导满意沟通交流评分较低,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P<0.05),但评分较低,需要着重培养。结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采用上述培养模式可显著提升规培生职业社会能力,需注意加强与领导满意沟通交流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新模式(以下简称"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选择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2014级和2015级28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级144名学生设为试验组,采用新教学模式;2014级142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出勤率、发言率、交作业率、优秀率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94.8%比79.1%,92.4%比57.0%,89.3%比76.2%,61.8%比40.1%), (82.08±7.70)分比(71.37±5.00)分],且试验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同意和非常同意课程知识内容印象深刻[84.7%(122/144)]、课堂活动师生参与充分[84.7%(122/144)]、课堂活动互动积极[83.3%(120/144)]等占比较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新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课堂积极性。
简介:摘要:缓和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多种因素影响了我国缓和医疗的发展,研究社会舆论对我国晚期妇科病人的缓和医疗发展,有利于深入了解社会舆论在我国缓和医疗发展中的阻力,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缓和医疗的发展提出可行化建议,推动缓和医疗在我国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对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武汉某社区的老年慢阻肺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 -- 2021年6月收治的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后,奇偶数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者在临床上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33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受循证护理模式下护理措施,护理相同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效果,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评分(BPRS、SDSS、MRSS评分)数据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 < 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会依据患者自身病情情况调整护理手法,明确护理问题,从而更好的实施护理计划,有效帮助患者更好恢复,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采集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整理分析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因素特点。同时根据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50例,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1.04±0.21)h]、症状缓解时间[(1.44±0.69)h]症状消失时间[(3.57±1.23)h]短于对照组[(2.22±0.58)h、(3.34±1.08)h、(5.35±1.87)h](P<0.05);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量表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社会心理因素特征,根据其社会心理因素特征行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取较好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自愿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人口学与临床特征,为相关部门开展酒精成瘾的研究与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近6年来在我院非自愿住院形式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了解他们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特征,加以分析、归纳,得出一般规律性的结论。结果:非自愿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外地务工人员为,他们平均年龄(40.90±8.00)岁、文化程度普遍较低(75%在初中及以下)、因出现了危害他人或社会秩序的行为被非自愿住院,疾病类型主要是急性酒精中毒、酒精依赖综合征、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结论: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倡导健康饮酒、科学饮酒,预防酒精成瘾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实践精细化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2019.7-2020.7,选取9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实施循证护理实践精细化行为干预、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6月、12月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实践精细化行为干预,社会功能改善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制管理结合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7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责任制管理;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并统计患者入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3项功能指标,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失眠症状及总体健康状态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7/75),低于对照组的24.0%(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责任制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在降低人工肝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进行人工肝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以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研究组44例予以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依从性、导管感染、深静脉血栓、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率(90.91%)高于对照组(68.18%)(P<0.05)。研究组导管感染发生率(2.27%)、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45%,9.09%)(P<0.05)。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27%)与对照组(4.5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在进行人工肝治疗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导管感染率及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压力感知、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及产后抑郁三者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压力感知量表、中文版产后社会支持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2019年6—8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78名产妇于产后6~8周复查时进行问卷调查,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及应用Bootstrap法分析中介效用。结果压力感知得分为(26.50 ± 2.50)分,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得分为(25.30 ± 5.79)分,产后抑郁得分为(14.60 ± 2.10)分,以产后抑郁得分≥10分为诊断标准,产后抑郁发生率为37.4%(104/278)。路径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χ2/df值为0.265,Tucker-Lewis指数为1.0,比较拟合指数为1.0,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标准化残差均方根为0.04)。压力感知对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及产后抑郁均具有正向影响(P<0.05),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对产后抑郁具有正向影响(P<0.05)。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在压力感知与产后抑郁间起部分作用(Estimate=0.285,95%CI0.197~0.352)。结论压力感知直接或间接通过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对产后抑郁起作用,医务人员可构建全面的支持系统,降低产妇压力感知的体验,提高社会支持满意度,进而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