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我国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助力,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给社会环境造成了破坏,影响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为了能够建设生态型社会,减少废弃物排放量,提高环境保护效果,我国提出了节能减排政策,对各个企业排放的污染污量进行了规定,利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式,减少能源消耗量。循环经济具体是指改变以往过度依赖资源的经济模式,将资源循环使用作为经济发展基础,以此来避免能源浪费,提高生态效益。生物化工企业也应当正确认识节能减排政策要求,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对发展模式进行改进,此来使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趋势相匹配,促进生物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分析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对居室氡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哈尔滨、佳木斯、沈阳、西宁、银川共5个城市的25户住宅,密闭门窗24 h测量氡浓度及其子体和换气率。采用RAD7测氡仪连续测量室内氡浓度,BWLM-PLUS工作水平氡子体测量仪连续测量氡子体,采用示踪气体稀释法测室内换气率。结果25户住宅密闭门窗24 h,室内氡浓度均值为122 Bq/m3,范围为33~255 Bq/m3,室内氡浓度24 h均值有36%超过了150 Bq/m3。室内氡子体平衡因子均值为0.47,范围为0.20~0.72,换气率的均值为0.19次/h,范围为0.05~0.39次/h。室内氡浓度随房屋建筑年代的变化呈现增高的趋势,而换气率随房屋建筑年代的变化呈现降低趋势。结论严格的建筑节能设计是近年我国居室氡浓度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节能居住建筑的室内氡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远程航行对作业人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的影响,以及姬松茸多糖(ABMP)联合维生素C对其改善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0例某单位远航作业(40 d)人员按1∶1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在远航期间,每日服用ABMP 400 mg、维生素C 100 mg进行营养干预,对照组服用淀粉安慰剂,服用期均为40 d。2组于远航前后各抽取空腹静脉血1次,检测血常规、T-AO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NF-α、红细胞溶血度、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等指标。结果远航前,对照组和干预组T-AOC、GSH-Px、MDA、TNF-α、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红细胞溶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航后,对照组T-AOC、GSH-Px、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较远航前降低,而MDA、红细胞溶血度和TNF-α升高;干预组远航后的T-AOC、GSH-Px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较对照组升高,而MDA、TNF-α和红细胞溶血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航行可造成作业人员T-AOC和TNF-α等指标的变化,ABMP联合维生素C的应用可提高远航人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调节水平。
简介:【 摘要】 : [目的 ] 分析某活性炭生产企业自主创新活性炭节能改造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及防护措施,为该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分析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情况和职业病发病风险,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议。 [结果 ]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木尘、活性炭尘、一氧化碳、碳酸钠、磷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声、高温等,现场检测粉尘检测合格率为 50%,化学毒物、高温及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结论 ] 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进料、压滤、包装、供热、装车等岗位,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活性炭生产企业自主创新活性炭节能改造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及防护措施,为该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分析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情况和职业病发病风险,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议。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木尘、活性炭尘、一氧化碳、碳酸钠、磷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声、高温等,现场检测粉尘检测合格率为50%,化学毒物、高温及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进料、压滤、包装、供热、装车等岗位,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供体来源的P5代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免疫调节功能的差异性。方法随机选取3株不同供体的hUC-MSCs培养至P5代并检测其表面标志物、细胞周期及分化能力。将P5代hUC-MSCs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直接接触培养,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供体来源的hUC-MSCs对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效果。收集P5代细胞上清液加入到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的培养体系中检测BV2细胞的存活率。多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供体来源的P5代hUC-MSCs实验组中淋巴细胞增殖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47.47±2.48)%比(23.83±0.96)%,(16.33±0.50)%,(16.23±1.02)%,F=312.96,P<0.01];实验组中Th1细胞亚群的增殖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5.48±0.20)%比(3.23±0.04)%,(4.49±0.08)%,(3.82±0.05)%,F=143.072,P<0.01];实验组中Th17细胞亚群的增殖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1.33±0.06)%比(0.85±0.01)%,(1.00±0.01)%,(0.76±0.02)%,F=161.762,P<0.01);实验组中BV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0±0.00)%比(15.92±0.02)%,(12.91±0.011)%,(79.86±0.08)%,F=168.85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Treg细胞增值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8.07±0.33)%比(11.47±0.57)%,(11.87±0.64)%,(11.57±0.72)%,F=28.079,P<0.01]和对TNF-α分泌量的抑制效果(360.74±7.98比24.24±0.44,27.90±0.90,34.89±1.90,F=3 224.6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供体来源的P5代次hUC-MSCs均有分化潜能,但免疫调节能力存在差异,在临床应用中应先对hUC-MSCs进行筛选以保证免疫调节能力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