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比研究比索洛尔和乌拉地尔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将76例EH伴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乌拉地尔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12及24个月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D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IN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A峰/E峰比值(ME比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LVEF、CO均无变化,而A/E比值则明显降低;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IVST、LVPDWT在比索洛尔组明显下降,而在乌拉地尔组则无变化。结论比索洛尔和乌拉地尔均能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且比索洛尔能明显减轻左心室肥厚。
简介:尝试用不同方法构建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乌拉苔草(Carexmeyeriana)的高光谱植被指数,建立水上鲜/干生物量高光谱估算模型,并比较了不同模型的反演精度。通过实测不同覆盖度和水深状况下乌拉苔草的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水上生物量的数据,采用高光谱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及其微分光谱波段(350—1050nm)逐波段构建FNDVI、FRVI、FDVI、FDNDVI、FDRVI、FDDVI植被指数,分别找出与水上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具有最佳相关性波段组合的植被指数,建立乌拉苔草水上生物量的最佳估算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反射率光谱植被指数(FNDVI、FRVI、FDVI)模型和微分光谱植被指数(FDNDVI、FDRVI、FDDVI)模型的反演精度。结果显示,微分光谱与乌拉苔草水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比反射率光谱好;微分光谱植被指数与乌拉苔草水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比反射率光谱植被指数好,尤其以微分光谱植被指数FDRVI与FDNDVI建立的二次函数模型反演乌拉苔草的水上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的效果最好,精度分别达74.9%、71.4%,其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744和0.0262,通过了P〈0.01极显著验证。这表明,采用微分光谱植被指数FDRVI、FDNDVI对乌拉苔草水上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的估算可以取得较高的预测精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拉地尔与尼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控制降压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1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乌拉地尔组(n=74)与尼卡地平组(n=74);乌拉地尔组予以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治疗,尼卡地平组予以静脉注射尼卡地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并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和心率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乌拉地尔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心率变化差值均明显高于尼卡地平组患者(P均<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与尼卡地平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均可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首选药物。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为例,按照平均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4例,采用静脉注射方法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3.70%,低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氨溴索以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上有很高的价值。
简介:摘要:巴彦淖尔乌拉特草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地区。这片广袤的草原不仅孕育了独特的乌拉特民族文化,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艺术传统。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这片草原及其文化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简介:摘要:巴彦淖尔乌拉特草原,作为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这片古老草原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旨在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探讨巴彦淖尔乌拉特草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以期为保护这一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简介:摘要: 根据乌拉特前旗农村牧区供水工程现状及需求分析,提出乌拉特前旗农村牧区供水工程高质量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加快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将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麻醉后高血压急症的具体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乌拉地尔治疗麻醉后高血压急症的具体效果,探讨针对麻醉后高血压急症患者运用乌拉地尔进行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将麻醉复苏室在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间监护的46例麻醉后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乌拉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5min后均出现了明显的血压下降,60min后,观察组血压下降了25%,而对照组下降了2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心率没有明显的变化,对照组用药后心率出现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短时间内的降压效果与硝酸甘油相似,但使用乌拉地尔进行降压治疗,不会引起患者的心率加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治疗更加安全,可以作为治疗麻醉后高血压急症的首选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尼卡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和尼卡地平组,每组44例。分别采用乌拉地尔与尼卡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时间点血压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乌拉地尔组治疗各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下降差值均明显高于尼卡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与尼卡地平均可以快速、有效的降低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血压水平,且安全性均较高;与尼卡地平比较,乌拉地尔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更加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尔与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对比,是否可以获得额外临床收益。方法选择老年女性患者46例,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24例,乌拉地尔50~300μg/min,硝酸甘油组22例,硝酸甘油5~20μg/min,总给药时间48~140h,根据血压及心功能状况调整药物浓度。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3、7d观察血压、心率、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乌拉地尔组治疗后7d收缩压控制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组[(108.12±6.54)mmHgvs(116.36±11.09)mmHg,1mmHg=0.133kPa,P<0.05],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较硝酸甘油组明显下降[(2378.42±956.12)ng/Lvs(4546.14±457.73)ng/L,P<0.01]。结论在老年女性患者中,乌拉地尔较硝酸甘油在降低和稳定收缩压方面有更好的疗效。并且在减轻心脏后负荷及改善心功能方面都优于硝酸甘油。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术中乌拉地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控制性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行DBS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患者179例,术中使用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降压,分为乌拉地尔持续泵注组(C组,92例)和乌拉地尔分次静脉推注组(D组,87例)。C组将MAP降至目标值(患者基础MAP的80%)后继续持续泵注乌拉地尔5~25 mg/h,D组降MAP至目标值后根据MAP波动分次静脉推注给药。记录控制性降压期间(MAP降至目标值后1 h内每5 min)两组患者MAP的波动幅度、心率、SpO2,同时记录控制性降压期间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血压异常增高、低血压、空气栓塞、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和乌拉地尔使用总剂量。结果MAP降至目标值后,C组T1~T10时MAP波动幅度小于D组(P<0.05),T11、T12时MAP波动幅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控制性降压期间心率、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围手术期血压异常增高、低血压发生率低于D组(P<0.05),两组空气栓塞、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控制性降压期间乌拉地尔使用总剂量低于D组(P<0.05)。结论PD患者行DBS,与分次静脉推注乌拉地尔相比,持续泵注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降压的患者MAP更稳定,围手术期血压异常增高、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且乌拉地尔总使用剂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