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过高状态的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0例,均伴有下肢肌肉张力过高,主要分布于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均以2~3级为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ESWT治疗组(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组除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外,还对患者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进行EWST治疗,每周2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周后分别进行膝关节伸膝肌群肌张力、踝关节跖屈肌群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两组肌张力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MAS评分(7.90、8.20分)小于对照组(12.33、12.00分),P<0.05。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下肢FMA评分[(16.00±1.41)分]大于对照组[(10.56±2.56)分],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可以降低患者肌肉张力过高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对脑卒中后肌张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张力过高 肌张力 体外冲击波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3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采用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的X线组(180例)与的采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B超组(18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休克、高热等不良反应,也未对其他脏器造成损伤。X线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147例,结石清除率为81.7%。一次碎石手术时间为(53.2±11.2)min;其余33例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手术成功30例,碎石成功率为90.9%,碎石手术时间为(42.7±9.8)min,术后随访,101例患者并发血尿,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B超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145例,结石清除率为80.6%。一次碎石手术时间为(54.8±10.8)min;其余35例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手术成功32例,碎石成功率为91.4%,碎石手术时间为(41.8±10.2)min,术后随访,,103例患者并发血尿,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两组在结石清除率、碎石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中,均无统计差异(p均>0.05)。结论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够达到B超定位碎石的效果,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良好选择,值得推广。

  • 标签: X 线定位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83-02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减少运动量和充分休息局部制动。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胫骨结节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2.2±1.3)分比(7.9±2.4)分、(4.8±2.6)分比(8.2±2.5)分,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83.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是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能量冲击波 胫骨 骨软骨炎 康复
  • 简介:体外冲击波作为骨科领域一种新兴的物理治疗方法,现已被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增多,其治疗范围也不断扩大。而由于治疗时,关节软骨常常被暴露于冲击波的治疗范围,冲击波对关节软骨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其对关节软骨作用的生物学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本组就体外冲击波对关节软骨的作用机制和前景展望做一综述。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3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在X线定位的基础上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患者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0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休克、高热等不良反应,也未对其他脏器造成损伤。术后随访,203例患者并发血尿,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3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一次手术成功294例,结石清除率为81.7%。一次碎石手术时间为(53.2±11.2)min;其余66例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手术成功60例,碎石成功率为90.9%,碎石手术时间为(42.7±9.8)min。结论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现阶段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良好选择。

  • 标签: X线定位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泌尿系统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利用数字抽签法对2017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接诊且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病患88例进行分组,实验组44例应用综合护理法,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法。分析两组的碎石效果,同时对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5.45%,比对照组的77.27%高,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比对照组的29.55%低,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法对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病患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其碎石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采纳。

  • 标签: 综合护理 泌尿系统结石 并发症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认识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5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0例,治疗组采取体外冲击波结合中药排石治疗,对照采用体外冲击波结合西医抗炎,利尿治疗。结果临床痊愈率治疗组73.5%,对照组临床痊愈率5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排石疗效较好。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冲击波 中医药排石 西医抗炎利尿
  • 简介:目的评价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通过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AGD-800)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6例患者,每位患者都以痛点定位冲击点,每次治疗一个或多个冲击点(疼痛区域),每个冲击点次数2000次,治疗周期7d/次,连续治疗3次,分别为0、7、14d,治疗时间为5~10min,并随访记录治疗前、治疗后、7d、14d、21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医生评价评分、患者反应评分及总体评分。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获得完全随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治疗次数增加逐渐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治疗效果较满意,总有效率末次随访达到50%。结论冲击波技术无明显损伤、安全、简便、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综合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颈肩肌筋膜 疼痛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临床7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地分析。结果通过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减轻患得的痛苦,临床治疗疗效满意。结论治疗前应先控制感染,住院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老年患者 体外冲击波碎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就诊的ED患者22例,采用微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治疗2次,连续3周,间隔3周,再每周治疗2次,连续3周,共12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10周评估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勃起硬度分级(EHS)和不良反应。结果22例患者IIEF-5、EHS在治疗后4周、10周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而治疗后4周、10周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10周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16/22)和68.18%(15/22)。结论微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微能量体外冲击波
  • 简介: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概况20世纪80年代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掀开了泌尿外科泌尿系结石治疗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由于泌尿系结石在很多地区占泌尿外科疾病发病率的首位,且结石病因复杂,治疗后有一定的复发率.预防有一定困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ESWL机的不断改进及治疗经验的积累。95%以上的泌尿系结石可通过采用ESWL及辅助内腔镜技术治疗.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手术的危险。但由于适应证选择不当,未对影响ESWL效果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导致ESWL治疗后有较高的残石率及复发率,应摒弃在泌尿系结石ESWL治疗时只管结石,不管病因;只管碎石,不管随访;只管治疗,不管预防的错误治疗思想.力使ESWL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泌尿系结石 预防 复发因素 ESWL治疗 结石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周炎患者治疗中联合实行关节松动手法与体外冲击波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70例肩周炎患者,源自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所收治,基于“随机数字表法”1:1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前组纳入35例实行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后组纳入35例联合实施体外冲击波技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2组UCLA评分呈不同程度升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联合实施关节松动手法与体外冲击波用于肩周炎治疗中,可发挥改善疼痛、改肩关节功能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关节松动手法 肩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杜派推拿手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确诊的肩周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杜派推拿手法和体外冲击波,患者年龄在35-64岁,平均年龄(45.36±2.51岁),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对照组采用局部痛点封闭疗法或者神经阻滞疗法,患者年龄在35-65岁,平均年龄(46.18±1.35岁),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 标签: 杜派推拿手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 肩周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骨骼-肌肉疾病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热磁疗治疗,观察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骨骼-肌肉疾病 疼痛康复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我院2020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用完全抽样法分为参照组(37例)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37例)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组间治疗前后MAS评分、BBS评分、FMA评分。结果:组间MAS、BBS、FMA评分治疗前相近(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MAS评分(0.77±0.48)分相比参照组(1.38±0.51)分要低,BBS(40.69±1.48)分、FMA评分(18.37±3.24)分相比参照组要高(P

  • 标签: 脑卒中 体外冲击波 肢体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橘皮蜂窝组织修复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橘皮蜂窝组织修复患者中,从中选择了10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56例,前者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后者则接受射频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的平均厚度分别为(28.22±6.48)cm、(28.30±6.51)cm,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的平均厚度分别为(26.62±6.03)cm、(27.25±6.19)cm,两组数据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I分别为(1.72±0.26)、(1.57±0.19),PSV分别为(22.52±3.20)cm/s、(18.51±3.05)cm/s,两组数据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橘皮蜂窝组织修复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能够减轻橘皮组织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橘皮蜂窝组织的有效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橘皮蜂窝组织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