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在甘肃的天水和敦煌出土了不少古地图资料.这些地图资料的史学价值很高。天水放马滩秦汉墓葬出土的木板地图是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纸地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地图。敦煌藏经洞所出的星象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全天星图.“坟地图”、“宅舍田园图”是唐宋民众生活生产的真实反映.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反应了唐人绘制地图的一般原则。天水、敦煌出土的古地图资料对于研究中国汉唐文化、社会、建筑及地图绘制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木板地图 放马滩纸地图 敦煌星象图 敦煌坟地图 宅舍田园图 《五台山图》
  • 简介:碑刻文献作为重要的“同时文献”,未经改动,相比经过历代搌转传抄的传世史书,更为真实可靠.利用碑刻文献可正史之讹,补史之缺.本文通过出土碑志来补正《魏书》记载之误,以使这些宝贵的文献材料得到更为科学有效的利用.

  • 标签: 碑刻文献 碑志 《魏书》 补正
  • 简介:廊坊市文物管理所收藏有一件文安县出土的铜戈,全长26.5、高23、援长17.3、内长9.2厘米。形体较大、中脊隆起,两旁有血槽、直援、微上昂;胡刃有三组锯齿状刺,阑内三穿,直内无刃,直内上角方、下缺,内上一穿。内靠阑部两面均有(?)形纹饰(图一)。内上有铭文“郾王职作(?)萃锯”(图二)。

  • 标签: 直内 文物管理所 文安 上昂 锯齿状 燕下都
  • 简介:平头镞是东周时期常见器物,但关于其名称、年代和用途一直不太清楚。本文对楚地出土平头镞的形制进行了初步整理,分为五型,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在此基础上,根据平头镞的出土位置和形制特征,结合有关文献,考证平头镞的用途为弋射用矢。

  • 标签: 楚地 平头镞 形制 用途
  • 简介:在包头地区的召湾汉墓中出土了大批瓦当,这些瓦当是汉文化遗存之一,对我们研究汉代的文化史实,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包头出土的汉代瓦当陶质细腻,坚硬,颜色深灰,采用的是模印制法,瓦当形状为圆形。瓦当面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圆形纹饰

  • 标签: 包头地区 汉代瓦当 纹样 特点 图形文字类 云纹瓦当类
  • 简介:<正>1987年7月10日至18日,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在市区河南轮胎厂扩建锅炉房施工中,发掘清理了一座西汉晚期排券小砖墓葬,出土一件“山阳”铭文陶罐。墓葬距地表5米,平面呈长方形,斜坡墓道,主室带有耳室,出土器物54件。其中有西汉五铢钱4枚,铁剑一把,其余多为汉代墓葬

  • 标签: 墓葬 西汉晚期 出土器物 陶器 汉墓 五铢钱
  • 简介:开元通宝铸行近300年,基本遵循径八分、重二铢四的标准,制未变(图1,径24mm,重4g)。高宗初期、开元盛世、中兴早期,曾出现一些超标准的开元钱(图2,径25.1mm,重5g)。唐代,钱币始终不足,钱荒不断,钱币的购买力一直很高。因而,官炉的减重钱,主要是通过降低钱厚来减轻币重,直径和铸工没有明显变异(图3,径24mm,重2.9g;图4,径25.2mm,重仅3.5g)。私铸开元多选用23.5~24mm的普通开元,磨去大部外轮后充当母钱,再翻铸成轻小式钱(图5,径21.6mm,重2.7g)。也有少数是自制母钱翻铸的,其外轮阔窄不一(图6,径20mm,重2g),文字歪拙模糊。可见,官铸减重钱与私铸是不难分辨的。泉界俗将私铸开元称为小开元。

  • 标签: 出土 开元通宝 开元盛世 开元钱 购买力 私铸
  • 简介:2001年10月14-21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改造地下管网施工过程中,于草堂正门内西侧20米处发掘出一批古代器物。经鉴定。为唐代陶、瓷生活用品及砖、瓦等建筑构件。其中有完整的大小陶、瓷碗、碟、盘18件;莲花边绿釉盘1件、四耳2件、盘口瓶1件、粉盒1

  • 标签: 成都市 杜甫草堂 出土文物 唐代
  • 简介:永德是滇西古人类栖息地之一。有据可考的历史标记主要有:勐汞新石器遗址、永康崖画、莱弄黄铜斧、忙况山红铜插等,这已是地方史志界不争的事实。当然,也留下了缺断的遗憾和未知的存疑。比如青铜时代即公元前16~8世纪,即殷商迄西周时期,在永德,曾长期找不到代表性文物可考。这对于地方史志研究来说,始终是一个沉甸甸的悬念与企盼j1984年,永德县志资料征集工作陆续展开。这时,有一条重要信息从当时的大山区传来,说该区大忙兑乡农民在挖树根时,发现一个“铜雷楔”。风闻此汛,

  • 标签: 青铜钺 中国 历史考证 永德县 云南 文物考古
  • 简介:<正>一九八二年六月七日上午,由南阳地区西峡县丁河公社王集大队一社员将一铜镜送到地区博物馆中,并说明它是刚解放时出土的。它离地表约三米多深。和它一起出土的还有大灰砖,陶盆,,灰色猪、鸡鸭狗等陶器和几枚铜钱;最后才挖着这件铜镜。由于附近群众都把它看作“宝物”,该社员就一直把它珍藏在家中。镜呈圆形,完整,面微鼓,呈黑灰色,上面还保留有当时用以保护镜的丝织品痕迹,故少锈斑,仍能鉴人,但不甚清晰。镜

  • 标签: 南阳地区 丝织品 铜钱 铜镜 博物馆 西峡县
  • 简介:去年十月,庄浪县南坪乡一村民手持一尊铜鎏金佛像来博物馆要求鉴定,声称在取土时发现的,共二件。我们问明情况后,及时将这批文物征收入库,经鉴定属唐代铜鎏金菩萨造像。

  • 标签: 铜佛像 出土 菩萨造像 唐代 文物 情况
  • 简介:宋嘉泰四年丞相周必大墓志周必大墓志于1982年出土于吉安市。志石现存吉安市博物馆。志题“宋故左丞相少傅赠太师益国周公墓志”。志尾署”纶泣血谨书以纳诸圹,甥婿朝请大夫田橡填讳”。周必大墓志全文为:“先公讳必大,字子充,初字洪道。周氏世为郑之荥阳人,因先大夫秦国公倅庐陵,遂家焉。曾祖衍□□□□□赠太师秦国公;曾祖妣秦国夫人郭氏。祖诜,故任左朝散大夫,累赠太师秦国公;祖妣秦国夫人潘氏,祖妣秦国夫人李

  • 标签: 出土墓志 吉安市博物馆 公讳 周必大 尾署 袁州府
  • 简介:<正>近年来,湖南澧县相继出土一批元明地券,现收藏在澧县博物馆。今简述如下。一、元代地券元代地券三道,皆为青灰砖朱书。1.元至元年文寿地券。青灰方砖朱书;正面券文,为楷书略显行草,自右至左计12行,每行8至30字不等,共309字;无券额或券首单行标题,为不分券额券首连续书写,券尾加画有符篆,整面券文被一幅八卦图案所圈围;背面压印纹饰为菱形几何图案;长、宽、厚尺寸为29.5×29.5×4厘米。地券全文如下:至元年已亥闰十二月已卯朔越十二日庚寅澧州路在城孝德坊冯家升泉土地分居殒故父亲文公寿原知事元命于乙未年五月十六日寅时生寿年四十岁大限甲戊年二月有二日约寅卯时分在家因疾终于正寝停柩在堂龟筮协从刻地袭古宜于本州澧阳县同由乡安

  • 标签: 湖南 几何图案 刘氏 出土 元代 标题
  • 简介:广东出土明代戏文共计两部,为嘉靖抄本《蔡伯皆》与宣德抄本《金钗记》。学界对广东出土明代戏文的研究取得较大的成就,将《蔡伯皆》与《琵琶记》进行对比,从而探寻出其与高明原作之关系。又明确了《金钗记》的戏曲史地位及故事流变情况等,但目前的研究仍有部分问题存在争议,未有定论。广东出土明本戏文的研究仍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

  • 标签: 广东 明代 戏文 《蔡伯皆》 《金钗记》
  • 简介:1985年12月9日。在建宁县黄埠乡封头村白虎山下的旱坑自然村,农民刘光发在新建房屋挖坡清基时,发现了一个直径1.5米,深1.1米,上大下小,呈水缸形的地窑,里面埋藏有大量的古钱币。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对古钱币进行鉴定。多数人认为,这些古钱币,

  • 标签: 古钱币 建宁县 考古工作 货币特征
  • 简介:一1982年12月6日,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勘探队在东山县城关镇码头东北距海岸约100米的海域作业时,于1.5米深的海泥中钻掘出银币、铜钱及瓷片等文化遗物。主要有:银币四枚,可分二类:Ⅰ式3枚,大小基本相同。由于受钻机挤庄,形体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扭曲。其中一枚保存较好,尚可看出是手工打制。币面高低不平,呈不规则圆形,边缘未加修整,留下明显的锤打痕

  • 标签: 文化遗物 万历通宝 交通规划设计 福建东山 海泥 背文
  • 简介:红山文化是距令约6500~6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在红山文化晚期出土了大量造型奇特的精美玉器,如玉猪龙、卡鸭形佩、玉鹰佩、玉凤佩、勾云形佩、马蹄形器等,这些玉器在史前玉雕史中占有十分光彩的一页。迄今为止,在陕西境内也发现了3件较为典型的红山文化玉器。

  • 标签: 红山文化 玉器 出土 陕西 新石器时代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
  • 简介:<正>1989年3月6日,巴中县医院住院部在修理水池时,发现窖藏,立即上报县政府。县政府非常重视,很快通知县文管所。我所闻讯后立即派文物考古人员到现场进行抢救性的清理,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宋代窖藏 巴中 足径 瓷器 影青瓷 瓷碗
  • 简介:满城汉墓共出土铜器600余件,其中30件刻有铭文,计52处近800字。这批铜器铭文集中体现了西汉前期器物刻铭的面貌,对研究西汉的度量衡制度、诸侯国制度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本文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对刻铭重新做了录文,更正了个别错讹之处,并分别做了考释。

  • 标签: 满城汉墓 铜器铭文 录文 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