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98例为实验对象,将该98例新生儿分为接受鸟巢式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每组有新生儿49例,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以及睡眠时间、出温箱时间和头围、体重量、身高的增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鸟巢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改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体温波动和疼痛评分等各项指标,缩短其出温箱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提高新生儿头围、身高和体重量的增长,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护理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8日至2015年6月1日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新生儿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对100例患儿进行分组,甲组新生儿手术护理采用基础护理模式;乙组新生儿手术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将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家长的满意度评价。结果乙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住院时间短于甲组,家长满意评价高于甲组,上述各组数据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行腹腔镜手术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其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也有效舒缓了患儿家长的紧张、不良心理,提升了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皮肤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新生儿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进行早期皮肤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不同时段体温情况以及母乳喂养情况,收集并整理两组数据,比较两组数据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2、4小时的体温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温,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5%,对照组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57.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皮肤抚触可以提高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温,并且也提高了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210例新生儿,对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通过对210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共有39例新生儿出现医院感染,其感染率为18.57%,同时将患儿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感染部位分别是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以及其他部位感染,在感染因素中革兰阴性杆菌72.2%,革兰阳性球菌7.8%,此外,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早产儿、羊水污染以及气管插管等。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是早产儿、羊水污染以及气管插管,因此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新生儿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28例分娩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产妇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8),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行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比临床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为85%低于研究组家属的满意度96%(χ2=4.206,P<0.05),对照组对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喂养、更换尿布(衣物)等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21.1±2.2)分、(20.6±1.7)分、(19.8±3.2)分、(20.8±2.2)分,研究组对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喂养、更换尿布(衣物)等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23.5±1.3)分、(22.9±1.4)分、(23.6±1.1)分、(23.3±1.4)分,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高于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3%(χ2=4.780,P<0.05)。结论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加强了家属对新生儿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效果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新生儿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73例通气不畅需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行常规通气护理,观察组37例,在此基础上针对新生儿病情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x2=14.3009,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时,需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来确保患儿治疗期间安全,避免患儿通气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采取发育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早产极低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发育支持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胎粪排尽时间及恢复体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踏步反射、跨越反射、托腹抬头及拉起坐直竖头等神经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极低体重儿出生后采取发育支持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缩短胎粪排尽时间及恢复体重时间,促进神经能力改善,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家属的心理护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转新生儿科治疗患儿102例,对患儿家长采取交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焦虑93例,抑郁28例,消沉15例,情绪不稳定29例。我们对102例患儿家长通过高效、完美的护理手段,找出了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利益和需求,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满足患儿家长的合理需要,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论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有利于对患儿的康复。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既是规范人性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原则,又是提高护士素养和品格的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80例来本院接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数目相同三组,护理干预组A(综合护理)、护理干预组B(循环护理)与对照组C(常规护理),每组60例。后记录3组患者胎便初排、胎便转黄时间以及胎儿出生后3-5天黄疸指数及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并比较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儿的平均胎便初排时间为(8.38±1.39)h、平均胎便转黄时间为(39.46±6.41)h,B组患儿的平均胎便初排时间为(8.65±1.66)h、平均胎便转黄时间为(41.22±8.34)h,均明显低于C组患儿;同时,A组及B组患儿出生后3-5天经皮黄疸指数也明显低于C组患儿。结论对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能明显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生概率,采取综合护理与循环护理该类患者则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