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腕尺侧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大体结构和腕关节镜下相对应部位的结构的表现,为腕关节镜下组织结构辨认提供解剖学上的依据。方法采用正常新鲜冷冻人尸体上肢标本5只,先在腕关节镜下,分别通过"桡腕关节入路"和"远侧桡尺关节表面直接入路",观察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远侧和近侧组成结构(三角纤维软骨,掌侧和背侧桡尺韧带)的外观、起止点和走行。然后,切开腕关节囊,肉眼大体观察以上各个组成的形态;并在开放状态下,再次用关节镜观察,对比辨认相应位置的组织结构。最后,将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从尺桡骨远端切下,测量、记录。结果大体解剖测量表明,三角纤维软骨延续于桡骨远端关节面月骨窝的尺侧部分,覆盖于尺骨小头的表面,中间菲薄,呈三角形,其掌侧和背侧部分增厚,形成远侧桡尺韧带。该韧带的桡侧起点处融为一体,向尺侧走行,逐渐分开形成浅部和深部,浅部包绕止于在尺骨茎突根部,深部汇聚止于尺骨茎突基底的小凹处。通过和大体观察的对比,腕关节镜经常规的"桡腕关节入路",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平滑地起于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尺侧月骨窝的尺侧缘,三角纤维软骨与月骨窝的关节软骨没有明显的界限,三角纤维软骨的掌侧和背侧部分增厚,形成掌侧和背侧桡尺韧带的浅部,与尺侧关节囊融为一体。通过"远侧桡尺关节表面直接入路",可以较为"自由"地观察到三角纤维软骨的近侧面、远侧桡尺韧带的深部、尺骨小头和桡骨的乙状切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呈"穹窿状"从桡侧走向尺侧。结论腕关节镜是观察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有效工具,"远侧桡尺关节表面直接入路"可以用作观察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近侧组成结构。镜下结构的表现和大体相应部位的对比观察,可以提高关节镜下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56例腕关节损伤患者,按照CR检查结果将其分成骨折组与无骨折组,同时均通过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联合检查患者骨挫伤、软骨损伤、隐匿性骨折、移位碎骨折片、关节脱位以及骨折等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的优点在于对移位碎骨折、关节脱位以及骨折的诊断率较高;而核磁共振的优点在于对骨挫伤、软骨损伤、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较高。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检查腕关节损伤的诊断效果明显提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的腕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7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4月到2022.4月,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两者联合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将其自动分为CT组,磁共振成像组以及联合组,对比三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与多层螺旋CT组以及核磁共振成像度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采用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联合诊断,与单一诊断相比,疾病检出率更高,应用价值更加突出,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核磁共振诊断腕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1-2023.12,医院收治60例腕关节损伤者,均实施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诊断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 单一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脱位检出率、骨折检出率、隐匿性骨折检出率、移位骨折检出率20.00%、60.00%、6.67%、24.00%,单一核磁共振50.00%、90.00%、35.00%、10.00%,联合诊断63.33%、93.33%、41.67%、45.00%,均是联合诊断更高,P<0.05。结论 腕关节损伤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可提升疾病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功能锻炼操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膝关节炎患者54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膝关节功能锻炼操护理及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经过3周的康复后,利用Lequesne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膝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指数。结果试验组中患者的Lequesne评分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膝关节功能锻炼操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锻炼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膝关节功能锻炼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股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具有安全、简便的特点,可在患者居家、社区康复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骺因素导致腕关节畸形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应用Ilizarov技术矫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应用Ilizarov技术矫治并获随访的4例由骨骺因素导致腕关节畸形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病例。创伤性桡骨远端骨骺早闭所致的腕关节桡偏畸形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8、11、17岁;畸形角度20度、18度、20度,桡骨较健侧短缩3cm、2.8cm、3.9cm。多发性骨软骨瘤病侵犯尺骨远端骨骺所致的腕关节尺偏畸形1例,女,6岁;畸形角度23度,尺骨较健侧短缩3.5cm。结果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分别至术后11、22、31、39个月。3例创伤性桡骨远端骨骺早闭所致的腕关节桡偏畸形患者,1例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术后3月,拆架20天后发生截骨延长区骨折;1例在术后1.5月调节外固定支架矫正畸形期间发生钢针切割穿出骨质引起剧烈疼痛,故复诊时当即拆除外固定支架终止畸形矫正;1例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术后5月,拆架初期手腕外观基本接近健侧,但半年后随生长发育再次出现进行性的桡偏畸形。1例因多发性骨软骨瘤病侵犯尺骨远端骨骺所致的腕关节尺偏畸形患者,带架至术后14月复诊发现肱桡关节脱位并腕关节再发进行性尺偏畸形,即予外固定支架拆除。按照Cooney腕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优1例,差3例,优良率仅25%(1/4);按照Paley对应用Ilizarov技术出现的问题分类方法进行评定,产生并发症者3例,发生率为75%(3/4)。结论对骨骺因素导致腕关节畸形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需谨慎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矫治。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矫治骨骺因素导致儿童及青少年腕关节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应用Ilizarov技术矫治并获随访的4例由骨骺因素导致腕关节畸形的儿童及青少年病例。其中创伤性桡骨远端骨骺早闭所致的腕关节桡偏畸形3例,多发性骨软骨瘤病侵犯尺骨远端骨骺所致的腕关节尺偏畸形1例,结果:4例患者随访时间分别至术后11、22、31、39个月。按照Cooney腕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优1例,差3例,优良率仅25%(1/4);按照Paley对应用Ilizarov技术出现的问题分类方法进行评定,产生并发症者3例,发生率为75%(3/4)。结论:对骨骺因素导致腕关节畸形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需谨慎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矫治。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73例为腕关节损伤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手术病理诊断,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将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骨折、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关节脱位、骨挫伤、移位骨折的符合率,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腕关节损伤患者展开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有助于明确骨折详情,并指导临床进一步工作的有效展开,进而积极影响腕关节损伤患者预后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73例为腕关节损伤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手术病理诊断,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将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骨折、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关节脱位、骨挫伤、移位骨折的符合率,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腕关节损伤患者展开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有助于明确骨折详情,并指导临床进一步工作的有效展开,进而积极影响腕关节损伤患者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