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少先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也是美丽文明校园的接力与传承。如何帮助少先队员树立和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是当下校园建立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和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引导他们“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初心与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简介:摘要:在当今社会,小学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道德品质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班级荣誉感是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对于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以德育为基础的小学班级荣誉感培养策略,为小学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
简介:本文通过阐述荣辱观的道德内涵——整合社会与完善人格的统一,时代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规范与实践的统一,彰显出当代革命军人崇尚荣誉的道德意义,揭示出崇尚荣誉的道德心理,相应指出了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出发点、基本规律与落脚点。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崇尚荣誉道德心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构成部分,尽管相互之间并不独立、平行,却从各自的范畴,在不同的层面阐述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要求。其中,崇尚荣誉作为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首次提出来的。它的意义在于以荣辱这一对道德范畴作为崇尚荣誉的核心问题,通过阐述荣辱观的本质内涵,彰显崇尚荣誉所反映出的道德情感、道德精神和道德价值追求,体现道德心理培育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一、荣辱观实现了整合社会与完善人格的统一,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履行使命的客观要求与个人全面发展的自觉性的体现,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出发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荣辱作为一对道德范畴,其确立依据在于人的社会性存在本质。道德的本质要求是善;而最基本的善是公正,也就是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的统一;个体对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的统一关系的深切体认是良心;凡按良心去选择道德行为的人们,必将受到舆论的褒奖,并引发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享受到人生的幸福。荣辱观就是认同道德原则的社会评价,是良心的外化,它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评价准则,伴随着一种道德情感和自我意识得以确立。作为体现价值评价的观念,荣辱观凝聚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价值共识、集体意识和良知,表现为外化成的规范系统和内化成的内心德性,一方面为合理的的社会行为提供了具有外在特征的参考架构与内心的价值支撑,参与社会的整合并维系社会的有序性。另一方面,使个体的德性得以养成,人格得以完善,确认人生目的的追求和幸福的实现。荣辱观通过道德的反思力量,在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激发下,将社会价值评价内化成特定的道德自我,成就德性和培育人格。而此时人格的完美,不仅体现在心灵秩序中,也体现在社会秩序的良好中。因此,整合社会与完善人格的统一是荣辱观的本质内涵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们较多谈到的是国家、社会对军人的要求,而促进自我发展的行为,仅就其自身来说,被认为没有道德价值,也就谈不上产生荣誉。崇尚荣誉的提出,重申了国家、集体利益,同时也肯定了个人发展,将国家对军人的要求与军人的生命价值及军人的积极性统一为一个整体。一方面,崇尚荣誉遵循荣誉产生的客观规律,强调当代军人要在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使命任务的过程中争创一流、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另一方面,崇尚荣誉符合当代革命军人全面发展的自觉要求,提倡在履行使命任务中,要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包括道德素质的的发展,形成正大、深厚、坚定的心灵品质,并以此保障使命任务的完成,这是军人崇尚荣誉的根本价值所在。二、荣辱观突显了时代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内在品质的体现,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传承与创新相统一。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关系相适应,荣誉观体现出不同存在形态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而这种价值标准和尺度对人类社会又具有普遍意义一是任何社会都会产生既定价值评价下的荣誉观,并以此来规范社会秩序与内心秩序;二是在社会变迁和道德观念的延续、发展中传承下来的荣誉观,蕴含着有指导作用的普遍价值。荣辱观的这种时代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内涵,体现了道德的进步和荣誉观的自我完善。时代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实质上是扬弃的客观表现;扬弃体现在主观上,即为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统一。崇尚荣誉的提出,承载了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中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体系含有的超越时代的基本行为准则,并传承了我军长期革命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着眼我军新的历史使命,赋予这些优良道德传统以新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崇尚荣誉这个命题下符合时代发展主题的具体内容与要求。这种继承与创新,是我军内在的优良品质的体现和旺盛的生命力所在,是我军保持革命化,迈向正规化、现代化的内在机制与思想上的动力。我军正是凭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时代精神,努力践学科学发展观,履行新的使命任务,实现战略转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这种时代精神与历史积淀相融合的道德内涵,决定了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传承与创新相统一。一、以积极的态度挖掘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价值。中国传统道德具有浓郁的人本主义特征与伦理特征,并注重道德的反思力量,其基本精神与目前提倡的核心价值观有相当的契合性。应以这种契合性为着眼点,引发当代军人道德上的共鸣,用凝聚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鼓舞、引导当代革命军人树立崇高的核心价值观。二、以开放的姿态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华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身就是一个开放体系。正是由于与其它异质文化相互比较、借鉴,融合,才形成了今天博大精深、包容延绵的现代中华文化。这种开放性的文化当中蕴含的价值观自然也是一个开放体系。因此当代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以开放、平和的心态看待、认识多元文化存在的事实及其意义,在交流中比较,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符合时代精神的军事文化,为传统道德注入新的内容与标准。一方面应顺应社会前进、个人发展的趋势,弘扬积极向上军营文化,使道德的内容与标准能够站在较高层次引导军人树立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从军事建设实际出发,针对当代革命军人的使命任务,弘扬有使命特色的军营文化,提出具体的、在当前具有指导意义的道德内容与要求。三、荣辱观是规范与实践的统一,崇尚荣誉是优良传统的体现,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落脚点——听觉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荣辱观作为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褒贬评价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准则,其现实效力的体现,要通过其现实化,即规范形式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规约作用,因而具有规范性的特征。就表现形式而言,它呈现为道德上的规范约束。而规范具有无人格、外在于个体的特征。它要得到人们的遵守,还要求人们具有与规范相适应的德性品质。而这种相应的德性品质的养成,就实现于现实的个体的实践活动中。由此,荣辱观又具有个体的实践性。根据崇尚荣誉所提出的具体的规范性内容与要求,可以提炼出明确的价值宣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这三者是我军的优良传统的基本内涵。其中,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是人民解放军的根本原则和宗旨,也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体现出更强的规范性倾向;而英勇善战是人民解放军履行职能使命的根本要求,其强烈的实践意义突出了崇尚荣誉的价值诉求和最终目的的实现途径。崇尚荣誉的规范与实践相统一的本质内涵,在军人核心价值观体系中表现为核心价值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是追求思想道德的纯洁性与行为选择的正确性。要将价值观深入到军人个体的道德意识之中,内化到其心中,实现社会价值要求和个人价值认同的统一,进而实现个人行为选择和自我道德评价的统一。首先,要促使军人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军人个体通过既定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来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从而为树立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判断标准。事实上,道德修养的题中之义本身就是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过程。当代军人应在理论学习与日常养成中树立坚定的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追求当代革命军人应达到的崇高的道德境界。其次,促使当代军人实现正确的行为选择。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并非仅仅使军人具有何为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更在于使之在行为选择中,成为有道德的军人。对于当代革命军人,正确的行为选择从根本上说,就是在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原则下,英勇战斗。结合当前战略转型建设实际,革命军人应当全面提高素质,为实现我军建设的战略目标而全力履行历史使命。参考文献程祥国,詹世友.荣辱观与和谐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作者戴榕,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研究生队硕士研究生孙向辉,中国人民解放军92538部队助理
简介:军史馆(荣誉室)建设,是我军存史编史、学史用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党中央、中央军委对纪念馆、史馆建设非常重视。2010年6月,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史遗址保护,搞好纪念场馆建设。2011年8月,军委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史军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抓好军史场馆建设,开发利用革命传统资源。2011年12月,总政治部制定下发《关于加强部队军史馆(荣誉室)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军史馆(荣誉室)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标准要求和组织领导。我军的政治工作条例、纲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等法规性文件,对建好用好军史馆(荣誉室)提出明确要求。2012年7月,总政治部组织军队党史军史专家、文博人员和档案工作者,深入部队一些团级以上单位,开展部队军史馆(荣誉室)建设巡回指导服务活动。可以说,部队军史馆(荣誉室)建设已进入了“快车道”,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