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苏尼特左旗,位于内蒙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北部。气候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蒸发量高达 2678 mm 。年平均日照为 3196 h,年均气温 1-2 C,最低气温 -36 C,最高气温 39. 3 C。平均风力 4级左右,主风向为西北风,全年 8级以上的大风日不少于 76 d。灾害频发 ,年平均风沙日为 110 d,常见干旱雪灾,十年九旱 ,三年遇雪灾。地貌类型以高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土壤类型以淡栗钙土和棕钙土为主。植被类型为以小针茅为建群种的荒漠草原。 关键词:气象站;气候分析 引言:根据锡气发〔 2019〕 35号《 WMO百年观测站历史资料整编及标识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深度挖掘苏尼特左旗国家基准气候站 1956年至 2018年气压、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降水、积雪、日照、蒸发、地面温度、风向风速、冻土深度、天气日数等要素历史数据,通过多种历史数据提取,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把数据分析成果运用到业务和服务中,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环境气象业务、气象科研提供基础数据集。
简介:适应性治理通过边学边做,针对各地方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生态系统、地方知识文化等基本特征,基于一个动态、自下而上和自组织的过程不断测试和修正制度安排与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循环过程。通过内蒙古3个地区案例的对比分析研究,基于对其气候变化风险和社会脆弱性的评估,发现其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程度的社会脆弱性正是源于不同的草原利用机制和基于此的社会合作机制。正是因为3个案例地的牧民有着不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记忆,所以他们面对极端天气导致的自然灾害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牧户可以依赖于社会资本移动牲畜来渡过难关,有的牧户则可以在嘎查范围内重启社会记忆,通过合理安排草场利用和移动牲畜提高自身的抗灾能力,而有的牧户则只能通过买草料独立抗灾。这样不同的结果有力证明了适应性治理在提升这些地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地区层面引入适应性治理,可以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有利于自然、社会及管理的多学科协同,与“未来地球计划”的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和协同推广理念不谋而合,是“未来地球”思想在气候变化适应研究中的实践。
简介:自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适应和风险管理文献都在增加.第五次评估报告取得了进展.主要包括:气候变化风险、脆弱性与所受的影响在全球范围不同规模、不同经济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城市中心均在增加.改善基本服务不足的状况以及建设有恢复力的基础设施系统,可以显著降低城市地区的脆弱性和暴露度,特别是对于风险和脆弱性最高的人群来说.气候变化对农村地区的主要影响将体现在对淡水供应、粮食安全和农业收入的影响等方面.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更容易遭受多种非气候压力,包括农业投入不足、土地与自然资源政策问题和环境退化.包括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给、鼓励生物燃料种植或发展中国家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而造成的碳排放(REDD+)项目等在内的气候政策,将对有些农村地区有重要的间接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增加就业机会),也有负面的影响(景观变化和稀有资源冲突增多).
简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玉龙雪山地区居民对当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适应的感知认识。结果表明:居民对玉龙雪山地区气候变化的感知强度与科学研究结果总体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居民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影响的感知不很强烈,认为气候变化并未影响到农作物长势和产量,但对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略有增加和作物生长期延长的感知却持较高赞同度。居民对气候变化及其适应的感知强度总体上与海拔高度相关显著,而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感知则与年龄显著相关。气候变化已促使山区居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水农业经济,并积极参与山区旅游、外出打工,以弥补微薄的农业收入。同时,居民也期望政府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弥补由于干旱和倒春寒等带来的经济损失。
简介:1.IntroductionTibetanPlateauisregardedasaweathervaneorstartupofglobalclimatechange(CC)whichhasattractedtheattentionofscientificcommunity.Climatechangeimpactsarebecomingincreasinglyevidentwithinthishighlyvulnerableandfragileregion.1Temperaturesarerisingatratessubstantiallyhigherthantheglobalave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