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课程设计的地位和作用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界围绕如何进行21世纪人才培养的问题不断探索,提出了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创造力培养等一系列问题。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这些年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等有了很大的改革:增加一系列与新科技相关的课程,进一步压缩传统课程。如机械类的学生增加了有关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课程,机械设计等传统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时相对减少,课程设计作为工科学生大学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学时基本没有减少。一般机械设计课程的计划学时为46~58个。而课程设计的计划学时就有2~3周(每天按4小时计算也有40~60学时)。由此可见课程设计在大学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简介:我国加入WTO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新形势的严峻挑战。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于2002年初来到珞珈山麓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弘远教授。记者:杨院士,您一直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都发展得很快,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种形势下,您认为高校教师应当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杨院士: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形势逼人,师资队伍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要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首先要解决人才问题。(1)继续引进高水平的人才。每年都有
简介: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思想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整体战略要求。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形成,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深刻回答了哲学社会科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求完成新时代党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任务,对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作出科学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做到“育人”“育才”的内在统一。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目标、“三学一体”的实现路径、“人才、学科、教材、学术、话语”的保障体系四个核心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