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做好关节功能影响比较。方法:选取60例桡骨远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常规组、研究组),分别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掌背侧联合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做好相关指标比较。结果:研究组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3.46±3.53ml、30.52±4.25d、47.47±5.24d,经比较,研究组效果较好(p<0.05)。研究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疼痛、固定物松动整体比例分别为3.33%、0.00%、3.33%,经比较,试验组情况较好(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整体情况较好。
简介:目的:比较经伤椎万向螺钉固定与跨伤椎单向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经伤椎组(52例)和跨伤椎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术前2组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术前与术后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经伤椎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与术后3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跨伤椎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与术后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维持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方面,经伤椎固定优于跨伤椎固定。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索椎体成形术(PVP)联合高电压脉冲及射频消融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住院区92名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四组,A组22例B组24例C组24例D组22例。A组采用PVP联合高电压脉冲调节及射频消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PVP联合靶点射频消融。C组采用PVP联合高电压脉冲调节。D组只采用PVP治疗。结果 四组治疗后与治疗前VAS评分明显下降,且远期效果A、B两组下降程度较C、D组两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联合高电压脉冲及射频消融使用较PVP单独使用效果更好,对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无论是单独或联合使用,在术后短期内均能迅速缓解疼痛症状取得肯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总结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转移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共护理16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均采用Dennis腰痛分级、止痛药使用评分和直观模拟量表(VAS)判断疼痛变化,健康调查评分表(SF-36)评价其生活质量变化。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6~20个月,患者疼痛均较术前改善或消失,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无临床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成形术由于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能明显改善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已成为治疗骨转移瘤的一种有效的姑息方法,但由于患者病程长,病情复杂、心理压力大且手术方法是近年新开展的,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不仅在心理上给患者以持续、有计划的护理,还要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上有所侧重,以使患者早日减轻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对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94例为研究样本,经电脑随机分组,将上述 94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7例。临床治疗期间,对照组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保守治疗,研究组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运动功能,减轻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多加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与讨论改良腰椎正骨整脊手法对老年腰椎小关节炎(Lumbar 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LFJOA)作用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60例老年LFJ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在2021年6月至2023年6年。运用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n=30)以西医治疗,研究组(n=30)在上述基础上加改良腰椎正骨整脊手法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治疗情况。结果 VAS评分经对比,治疗前比较未有差异(P>0.05),治疗后经对比差异明显(P<0.05),评分以研究组更低;SF-36评分经对比,干预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以研究组高于对照组;IL-6、TNF-α、COX-2水平经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腰椎活动度经对比,治疗前无差异(P>0.05),经对比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腰椎关节间隙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老年LFJOA患者经改良腰椎正骨整脊手法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度和腰椎关节间隙,减轻患者疼痛情况,降低IL-6、TNF-α、COX-2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双侧会阴阻滞麻醉来探讨进行降低会阴侧切率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240名产妇项目数据进行计算,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120名患者,对实验组产妇在抬头拨露时进行会阴冲洗消毒,并采用双侧会阴阻滞麻醉,而对比组产妇则进行常规的日常分娩,根据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缝合时的疼痛及产后伤口的疼痛等来进行对比。结果:在对实验组进行采用双侧会阴阻滞麻醉之后,实验组产妇在会阴缝合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比组;实验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比对比组要短;实验组的产妇在会阴裂伤程度上比对比组产妇要低;实验组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比对比组要少(P0.05)。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双侧会阴阻滞麻醉之后,能够大大的降低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和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减少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因此对产妇进行双侧会阴阻滞麻醉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对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优点以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3月收治的 6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开放减压 PLIF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然后利用功能障碍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判。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观察组也要少于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能够更快的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也较短。在经过综合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都较低,而且术后下地时间明显要优于传统开放 PLIF术,所以说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背景:手指背侧缺损为手外伤中较常见损伤之一,修复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不足。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13例患者,缺损面积:0.8cm×1.2cm至1.0cm×1.5cm。切取皮瓣面积:0.9cm×1.3cm至1.1cm×1.6cm。结果:13例13指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3个月。患指皮瓣血液循环良好,两点辨别觉8~12mm,指间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结论: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且感觉、外观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简介:目的评价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0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在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术,其中97例行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8例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从行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的患者中选取9例与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的患者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两种吻合方式的术后咽食管功能.结果97例行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的患者无手术死亡,吻合时间为15~30min,平均为(21±3)min.1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并发症7例,经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声带麻痹4例,其中2例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2例为喉返神经损伤所致永久性声带麻痹,但无需进一步处理;吻合口漏3例,经更换敷料痊愈;吻合口狭窄2例,经扩张1~2次痊愈.术后咽食管功能:行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患者的吻合口直径为(3.01±0.17)cm,而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患者为(1.69±0.26)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5);2例行食管胃颈郎侧-侧吻合及4例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的患者主诉有吞咽困难.结论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是简单、安全、有效的吻合方法,吻合区的功能明显优于食管胃颈郎手工端-端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