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新旧两种复苏方法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及新法复苏成功率,普及新法复苏方案,以减少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及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12月与2005年1月至12月间采用不同方法复苏成功率的比较。尤其对新法复苏的建通气道方面,形成了操作的常规。结果:两组新旧复苏窒息新生儿的成功比较,以阿氏评分≥8分为复苏成功。比较新旧两组生后5分钟成功率2005年94%明显高于2000年67%(旧法)。结果显示,采用新法复苏方案优于旧法复苏,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结论:新生儿窒息的轻重及并发症可对新生儿产生永久性神经损害,致精神神经发育异常。因此,对所有高危因素的胎儿要加强监护,减少胎儿宫内窘迫,选择适当分娩方式,尽快结束分娩。对窒息新生儿积极普及、有效正确实施ABCDE复苏方案,降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和围产新生儿死亡率。
简介:目的:实施PICC置管,彰显护理人文关怀理念,对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减轻多次静脉穿刺造成患者痛苦有其积极的临床意义。适应症:目测外周静脉条件差、穿刺难的患者,避免化疗药物外渗造成血管硬化、堵塞、局部皮下组织坏死。方法对常规PICC置管失败及目测外周静脉血管差的患者,采取B超探测肘部血管直径、走向、弹性,引导穿刺针进入拟穿刺血管并置入导管。结果选择常规PICC失败及肉眼目测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87例,实验组:63例(含常规PICC置管失败者4例),此法穿刺成功62例,成功率98.41%。对照组:24例在目测条件下常规穿刺成功13例,成功率54.17%,失败11例,其中10例转麻醉科行锁骨下或颈外静脉穿刺置管(CVC),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研究B超探测肘部血管直径、走向与PICC置管成功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指导实施PICC置管,避免了穿刺盲目性,提高置管成功率,建立患者生命保障线,并节流医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