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初步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取病理证实或临床诊断及符合受试标准的中晚期HCC患者17例,行TACE治疗,术后口服非尼,400mg/次,每日2次,每4~6周根据RECIST标准进行肿瘤应答的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近期疗效无部分缓解病例,进行独立评价的12例患者中,共10例获得疾病稳定。观察时间内的患者总体存活率为76.5%。17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3%,经相应处理后绝大多数获得明显缓解。结论:TACE联合非尼治疗中晚期HCC患者有可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和疾病稳定状态,安全性好,值得扩大病例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分子靶向治疗 索拉非尼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70例中晚期HCC患者,其中35例给予TACE联合非尼治疗(观察组),35例单纯行TACE治疗(对照组)。每4-8周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行肿瘤应答评价,评估临床疗效及非尼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0s分别为14_8个月和8.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TIP分别为10.3个月和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用非尼后有27例(77.1%)患者出现毒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TACE联合非尼治疗中晚期HCC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有望成为中晚期HCC的一种治疗模式。

  • 标签: 肝肿瘤 肝细胞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索拉非尼
  • 简介:背景和目的目前研究已表明非尼、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与射频消融(RFA)联用对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有效。由此,本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比较联用非尼和RFA及单用RFA对BCLC0-B1期肝癌的疗效,为临床联用非尼及RFA提供证据。方法研究最终纳入了来自中国多个地区12个中心的128名肝癌患者,其中64名患者接受非尼+RFA治疗,与之配对的余下64名患者仅接受RFA治疗。入选标准包括:18~75岁、病理确诊或至少两项影像学研究同时证实诊断、肿瘤数目≤3个、最大肿瘤直径≤7cm、肿瘤为BCLC0-B1期、不愿行肝切除或肝移植术、肝功能储备良好、ECOG状态评分≤2分。剔除标准为:主要血管癌栓形成和/或肝外转移、既往或现在有难以控制的腹水、肝性脑病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其他恶性肿瘤史、心、肾或其他器官严重功能不全、除外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活动期。非尼的剂量为400mgBid,并在RFA治疗前后60天内开始应用。在毒副反应较大的患者中,减少非尼剂量至200mgBid,如还无缓解则停药。研究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包括临床评估、肝功能、AFP、超声检查、动态CT扫描等。随访至2013年10月31日。结果两组的主要治疗并发症均包括消化道出血、胸腔积液、发热等。非尼+RFA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38%,RFA组为4.69%,无统计学差异。RFA组中位肿瘤复发时间为41.1周,1年、2年、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2.8%、85.4%和92.7%。非尼+RFA组患者中位肿瘤复发时间为65.1周,1年、2年、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0.5%、62.9%和74.5%。RF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8.6周,1年、2年、3年、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7%、47.2%、30.9%和30.9%。非尼+RF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61.8周,1年、2年、3年、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6%、64.0%、58.7%和50.3%。统计学分析�

  • 标签: 索拉非尼 BCLC 0-B1 射频消融 肿瘤数目 复发率
  • 简介:目的:利用滑窗式调强技术设计上段食管癌两前野(前八字野),以改善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剂量分布不均匀状况。方法:对10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用多叶光栅(MLC)适形前八字野和用滑窗式调强技术的调强前八字野。为了避开脊髓,两个照射野的机架角度分别设为60°-65°和300°-295°,机头和治疗床的角度均为0°。GTV、CTV、PTV等的处方剂量均为64.4Gy/28F,设计计划时使得每个计划PTV最小剂量不小于处方剂量的95%(61.4Gy)。脊髓最大剂量限制为〈40Gy。结果:在每个计划PTV最小剂量均等于95%的处方剂量时,调强八字野计划的GTV、CTV、PTV的最大剂量、平均剂量等均明显小于适形八字野(P〈0.001),GTV的最大剂量由109.67%降至103.58%,CTV的最大剂量由110.27%降至104.07%,PTV的最大剂量由110.63%降至105%以下。调强八字野PTV的靶区适形度(CI)明显高于适形八字野(0.67:0.54,P〈0.001);靶区不均匀度(HI)也明显高于适形八字野(1.06:1.13,P〈0.001)。调强八字野脊髓受量均小于40Gy。结论:滑窗式调强技术的前八字野照射,有效地提高了靶区内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和靶区剂量适形度,同时大大降低了脊髓受量。相比较多野调强,两个照射野又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因此此项技术是解决上段食管癌两前野剂量分布不理想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上段食管癌 滑窗式调强放疗 适形放疗
  • 简介:目前肿瘤的最终诊断主要依赖于鉴别良恶性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诊断,以激光镊子曼光谱鉴别肿瘤良恶性的物理诊断方法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研究的又一热门课题,虽然该技术被广泛用于胃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诊断方面的研究工作,但至今在临床上尚无法单独作为癌细胞检测的依据,关键原因是尚未找到癌细胞真正的特征性荧光峰。激光镊子曼光谱诊断肿瘤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就激光镊子曼光谱在肿瘤诊断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拉曼光谱 诊断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米夫定预防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HBV激活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0例舍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米夫定治疗,并持续用至化疗结束后6个月;历史对照组40例患者未接受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HBVDNA、肝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化疗结束后的HBV濑活率:历史对照组为52.5%,治疗组仅为10%;化疗后肝炎的发生率:历史对照组为55%,治疗组为16.7%;历史对照组22.5%延迟化疗,12.5%中断化疗,死亡率5%;治疗组仅3.3%延迟化疗,无中断化疗或死亡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应用米夫能明显减少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HBV濑活,进而减少化疗后肝毙的发生率和化疗延迟或中断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
  • 简介:目的对比传统手术方法,探讨绕肝提法前入路在右半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行绕肝提法(liverhangingmaneuver,LHM)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2006年至2008年传统手术方法右半肝切除的26例患者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构成比、合并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酶、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19例LHM的患者手术均无因盲穿损伤出现肝短、肝静脉主干、下腔静脉出血,LHM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传统手术组(P<0.01),平均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LHM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及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绕肝提法前人路右半肝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可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又可避免术中挤压肝脏引起肿瘤血行播散,符合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

  • 标签: 绕肝提拉法 前入路 右半肝切除术
  • 简介:目的比较氟达滨(FLU)联合米托蒽醌(MIT)、地塞米松(DXM)(FMD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惰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73例初、复治惰性淋巴瘤病人分3组。A组:FMD初治组;B组:FMD复治组;C组:CHOP方案治疗组。结果A组的CR率为59.1%,高于B组的CR率28.6%(P〈0.05),A组的总有效率(CR+PR)86.4%,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CR+PR)57.1%(P〈0.05)。A组的CR率亦高于C组的CR率26.6%(P〈0.025),A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的总有效率63.3%,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初治惰性淋巴瘤病人采用FMD方案疗效优于复治病人;初治惰性淋巴瘤病人采用FMD方案疗效优于CHOP方案。

  • 标签: 氟达拉滨 CHOP持续滴注 惰性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