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2组均采用克拉霉素及甲硝唑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临床效果,Hp清除率,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腹痛消除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5%,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观察组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腹痛消除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物,埃索美拉唑较雷贝拉唑治疗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合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本院2017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67%、96.67%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腹泻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予以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缩短了症状恢复时间,生活质量随之升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治疗新疗法。方法:对68例CVA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BDP)300μg/日吸入,加服茶碱缓释片(舒弗美)100mg,早晚各1次,息斯敏10mg,晚睡前服。对照组33例:给予息斯敏10mg,晚睡前服,并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疗程两组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71.4%),有效10例(28.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10例(30.3%),无效23例(69.7%),总有效率30.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小剂量激素吸入联合小剂量茶碱、息斯敏治疗CVA疗效满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共选取42例患者,均在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来我院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并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将4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铝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另外观察组患者接受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以及铝碳酸镁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胃镜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镜评分在治疗后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患者胃镜评分得到明显降低,并且安全性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建议推广于临床其他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口服及穴位贴敷配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胃肠炎的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至2023年期间收治非感染性胃肠炎患儿,共计人数78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蒙脱石散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中药口服及穴位贴敷配合蒙脱石散治疗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口服及穴位贴敷配合蒙脱石散治疗能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究木布病(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藏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这一期间,抽取本院治疗的88例木布病(消化性溃疡)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比组予以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实验组实施藏医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对比组总有效率84.09%,与实验组的88.64%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0%、4.55%,均低于对比组的11.36%、18.18%(P<0.05)。结论木布病(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藏医药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与复发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皮炎湿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将咪唑斯汀与雷公藤多苷进行联合应用的实际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102 例皮炎湿疹患者为样本,将入组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 n=51 )和分析组( n=51 ),对照组患者接受咪唑斯汀治疗,分析组对象则需同时接受雷公藤多苷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分析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整体疗效好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针对皮炎湿疹患者的治疗,将咪唑斯汀与雷公藤多苷联合应用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性较高。
简介:目的观察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AR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巴斯汀片口服,观察比较2组血清白介素IL-4、IL-6及IL-10水平变化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70.27%(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1)。结论采用依巴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更为有效地改善AR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且安全性高,操作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