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7月 -2019年 10月收治的 96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每组患者 48例。研究组患者行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传统组患者行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传统组的 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创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长春瑞宾(商品名盖诺)(NVB)、顺铂(PDD)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自2001年8月至2007年8月对96例中晚期NSCLC患者采用长春瑞宾联合顺铂进行化疗:长春瑞宾25~30mg/m^2静脉推注,第1、8天;顺铂总量80~100mg/m^2,分3d静脉滴注。28d为一化疗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46.9%,其中初治有效率为50.7%、,复治有效率为36.0%;Ⅲa期、Ⅲb期、Ⅳ期有效率分别为53.6%、47.8%及36.4%;肺鳞癌和腺癌的有效率分别为46.2%和47.7%。化疗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静脉炎。结论长春瑞宾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
简介:目的观察^125I粒子对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在胸腔镜探察下,于腋前,后线间做8cm切口,辩明肿瘤情况,与术前TPS方案对照,计算出放置^125I粒子的数目和适当位置。各粒子间距2cm。同样在转移的淋巴结处放置。结果症状在术后1周均有减轻。2周后胸片、CT检查,平均体积缩小1/4,2例有中心液化,1例于2周后肿瘤阴影基本消失。1例肿瘤体积缩小1/3,心包积液消失。结论^125I粒子种植于非小细胞肺癌行近距离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患者,可有近期疗效,是值得进一步应用与观察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20例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和治疗组(60例,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进行对比。结果: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良性结节均得到有效治疗,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位小切口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运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手段,其临床实施效果以及患者在院期间各项指标观察。方法:选取2019.02-2021.09期间我院48位甲状腺良性瘤患者,予以常规组24人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24人给予小切口切除术,对比手术指标和术后美观性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同时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常规组短(P<0.05)。并且切口美容评分(7.83±1.24)比常规组(4.24±1.55)高,发生并发症率4.17%更少(P<0.05)。结论:临床治疗甲状腺良性瘤使用小切口切除术能有效保障治疗效果,其安全性更高,术后美观性更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此建议提倡。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典必舒眼膏泪小管填充治疗泪小管炎的疗效。方法 对64例64眼用刮匙清除泪小管内结石,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行泪小管冲洗,向泪小管内及泪点处填充典必舒眼膏。结果随访6个月,痊愈: 48例(75%)泪小管炎症消退,泪小管内内无结石再生,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显效:11例(17.19%),泪小管炎症好转,泪小管内无结石再生,泪道冲洗欠通畅部分液体返流;无效:5例(7.81%),泪小管炎症无改善,泪小管内有少量结石再生,泪道冲洗不通畅。总有效率86.19% 。结论:常规方法清除泪小管结石后,应用典必舒眼膏填充泪小管是治疗泪小管炎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和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进行诊断时,将螺旋CT与X线检查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3年11月进行研究,录入56名确诊为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进行分析,医务人员确诊患者为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将患者记录为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组;同时录入该时段内我院中收入的确诊为肺部良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对照,记名为良性肿瘤组;并按照要求开展治疗工作,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螺旋CT与X线诊断,确认患者的病情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在诊断完成后对两组诊断方式的准确率进行记录。结果:在应用两种影像学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后,发现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相较于X线来说明显更高,医务人员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的病情,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在良性肿瘤组中发现,大部分患者的病灶都不存在毛刺或者锯齿的特征,其病灶结节边缘较为规律,而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组中所有患者中,有绝大部分患者都存在毛刺状的边缘型病灶,病灶边缘呈现不规则特征,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对周围型小细胞肺癌(PSCLC)及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MSCT)相比于传统X线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多层螺旋CT能够更明显地显示出肿瘤边缘的毛刺状或不规则特征,这对于区分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和肺部良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建议在肺部肿瘤的初步筛查和确诊中,优先考虑使用多层螺旋CT作为主要的影像学诊断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比肩袖损伤中关节镜与小切口手术的效果,为患者恢复肩功能提供帮助。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1年1月-2024年1月年间肩袖损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肩袖修复术,考察对二组病人在术后临床效果分析及工作能力(ADL)的评估。结果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对照组优良率70%低于实验组优良率9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当前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针对这一问题,临床上常采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进行治疗。这项手术通过微创的方式修复受损的肩袖组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关节镜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时间更快,患者满意度更高。针对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确实能够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手术必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简介:目的观察含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0例,并与同期未用HCPT联合化疗的患者20例作对照。方法实验组:CTX400mg/m^2静滴第一天,ADM40mg/m^2静滴第一天,DDP30mg/m^2静滴第一天,HCPT10mg/m^2静滴第2—6天,28天为一周期。对照组:CTXADM和DDP剂量及周期与实验组相同,但不用HCPT。结果实验组有效率50.0%,对照组有效率36.0%,联合化疗后治疗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在骨髓抑制方面增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HCPT化疗治疗晚期NSCLC,疗效有一定提高,毒副反应增加不明显,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观察,研究。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诊治肺部结节病变的价值。方法30例肺部结节病变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对患者的肺部结节病变性质进行划分,包括良性病变患者8例、恶性病变患者22例。均以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2例恶性病变患者中,18例为原发性肺癌患者,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4例患者出现转移,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8例良性患者中,对其实施病灶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后期随访,原发癌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7.1±1.3)个月,随访结果为无瘤生存患者17例,仅1例患者术后5个月时出现复发情况。4例转移患者随访时间为1~6个月,在随访期间内死亡。良性肿瘤患者中,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未发现复发情况。结论以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诊治肺部结节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在肢体小切口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选60例需行手及腕部小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盲选原则分为橡皮片引流组(术后橡皮片引流)、自制引流组(术后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引流)各30例,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自制引流组临床疗效评分(8.72±2.08)分,伤口愈合时间(7.12±0.32)d,与橡皮片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引流组并发症率为3.3%(1/30),橡皮片引流组并发症率为16.67%(5/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二次手术清创情况。结论在肢体小切口,尤其是手掌、腕部及指部术后采用自制微型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护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引流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