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传播者,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即马克思意识形态的解读历程、路径以及其当代意义,是今天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维度。本文认为,历经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以及40年代之后这三个历史时期,通过其相应的代表作,借助于翻译和介绍国外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著作(特别是苏联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借鉴和学习国内学术同行(特别是艾思奇)相关论点,以及解读与研究政治领袖经典著作(特别是毛泽东的"两论"),李达以其独特的方式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中国式的解读,这一解读所提供的社会学式的视角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和对经典作家文本的翻译和解读路径,这些都为之后直至当代的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与理论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简介:马克思主义打破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神话,创立了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唯物史观的精髓与核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概括提升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标志着我们党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主体观犹如一根红线和精髓,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贯彻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简介:1980年7月5日至6曰,邓小平视察四川省峨眉山景区,就如何加强景区资源保护、做好景区管理开发等事关旅游景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发表了系列谈话。谈话要点集中体现在加强保护、合理开发、搞好规划、重视效益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主题性、逻辑性和指导性。峨眉山旅游谈话既与黄山旅游谈话一脉相承,又是对黄山旅游谈话的发展创新,体现了1978年以来邓小平对如何发展旅游业的系列思考和整体考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深化邓小平峨眉山旅游谈话对旅游景区建设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必须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新时代景区发展的根本要求,把全面深化旅游领域改革作为新时代景区发展的根本任务,把全民共享旅游成果作为新时代景区发展的根本目标。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清晰的管党、治党思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从数量上看,立案查处人数创历史新高;从态势演变看,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从体制机制看,“三不”协同反腐机制进一步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基本经验是多方面的:核心要义是要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基本思路是要反腐败顶层设计与问题导向相统一;重点对象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反腐败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相结合是反腐败的可靠保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反腐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切实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
简介:《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开始参与现实的政治生活,初次遇到了要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并取得了关涉物质利益难题的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他得出了资本主义国家和法是维护有产者私人利益的物质手段,社会群体的物质利益分化直接导致了社会的阶级对立,共产主义应以最贫苦居民阶层的真正物质利益为基础,物质利益关系是隐藏在各种社会关系背后的客观本性等结论,展现出以物质利益理论为其思想主题的鲜明特点。这些思想成果不仅为马克思后来以物质利益为视角并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观察分析历史活动提供了基本前提,而且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科学调处社会利益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南、方法导向和价值原则。
简介: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深刻体现了邓小平的政治远见。1979年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出现的种种波折,表明统一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社会上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认识以及对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认识,为保证刚刚开启的改革开放的正确航向,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吸取以往经验教训作出的深刻总结,反映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并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坚定四个坚持立场不动摇,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