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行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肿瘤电切除术中使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30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用神经刺激器定位穿刺注药.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穿刺注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中麻醉药用量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有1例出现大腿内收肌群收缩反应,优良率为14/15(93%);对照组有7例出现大腿内收肌群强收缩反应,优良率为8/1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局麻药用量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利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闭孔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阻滞的成功率和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系统研究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中,予以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中药四子散热敷的效果。方法:以回顾性方式,遴选60例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重点研究样本,具体时间范围控制在2023年4月-2024年4月,按“电脑排序法”均分为对照组(n=30 常规西药治疗 )与观察组(n=30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中药四子散热敷),重点比较两组的日均排尿次数与单次排尿尿量、残余尿量。结果:就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日均排尿次数、单次排尿尿量及排尿重建时间明显较优(P<0.05);展开治疗后观察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中药四子散热敷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症状,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奇神经毁损术在会阴部及骶尾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于我科就诊5名大肠癌麦氏术后骶尾部疼痛患者采用CT引导下奇神经无水酒精毁损术,观察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5例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疼痛缓解率达80%,其中术后2小时完全缓解3例,完全缓解率达60%,部分缓解1例达20%。术后2天完全缓解2例,完全缓解率达40%,部分缓解2例达40%。术后2周完全缓解0例,完全缓解率达0%,部分缓解3例达60%。结论CT引导下奇神经毁损术在短期内可以完全缓解骶尾部及会阴部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寿胎丸加味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重复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再次行FET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移植前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寿胎丸加味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组(观察组,114例),寿胎丸加味组(对照组,25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内膜厚度、孕激素水平、生化妊娠率以及临床妊娠率。结果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52±1.52mm;8.95±1.25mm);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评分分别为(5.12±3.15;7.12±3.56);观察组的生化妊娠、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生化妊娠率分别为{(79.82%,71.83%),P<0.05};临床妊娠率分别{(61.40%,51.59%),P<0.05}。结论寿胎丸加味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改善内膜厚度及临床症状,进而提高重复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生化及临床妊娠率,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皮穴位刺激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在快速康复理念(ERAS)中的作用,观察经皮穴位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发生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抽取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80例,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rTMS治疗,观察组采用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估,依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多导睡眠图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SDS、SAS评分均出现降低,且观察组SDS、SAS评分分别为(35.18±3.26)、(57.88±2.20)分,低于对照组的(42.38±3.95)、(62.15±2.42)分,P<0.001;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障碍、睡眠效率、使用催眠药物情况、日间功能障碍以及PSQI总分等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长、快动眼(REM)睡眠潜伏期、夜晚睡醒次和睡眠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睡眠潜伏期更短,睡眠总时长增加,REM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效率提升,夜晚睡醒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用rTMS对于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病情、提升其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选择上肢手术患者,对其麻醉情况进行探究,以期证实经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诊的70例上肢手术患者开展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每组例数为35例,前者在传统异感法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者经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通过观察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综合评估经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麻醉优良率(94.29%)较对照组(77.14%)高,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9.99%),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电刺激迷走神经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观察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失血性休克犬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条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失血休克组(SHAM组)、休克组(HEM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GX组)、迷走神经刺激组(STM组)、胆碱酯酶抑制组(THA组)5组,每组6条。采用股动脉快速放血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将左侧迷走神经远端连接刺激电极,于制模成功即刻(0 min),以5 V、2 ms、1 Hz强度的电压持续电刺激30 min。各组犬均行经右颈外静脉置入5F Swan-Ganz漂浮导管,股动脉置管,经压力传感器连接多功能监测仪,股静脉置管备用。使模型稳定40 min,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休克前、0 min和180 min时分别取股动脉血检测乳酸值,模型制备完成后每小时记录1次尿量。并记录氧供和氧耗的数值。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制模成功后,SHEM组平均动脉压MAP(mmHg)高于其余4组[(121.30±8.66)、(40.70±0.82)、(41.30±1.21)、(40.50±1.23)、(41.20±1.17),F=110.156,P<0.01],STM组和THA组在90 min时MAP(mmHg)高于HEM组[(65.30±10.63)、(59.30±5.85)、(54.00±5.66),F=105.649,P<0.01]。犬血乳酸值(mmol/L)在0 min时HEM组高于SHAM组[(5.58±0.57)、(0.79±0.18),F=51.454,P<0.01],在180 min时HEM组高于SHAM、STM及THA组[(9.93±2.04)、(0.86±0.14)、(3.19±0.42)、(3.50±1.12),F=75.875,P<0.01]。120 min及180 min时除SHAM组外其余组尿量均减少,但STM组和THA组均高于HEM组[(11.00±1.80)、(10.00±1.20)、(7.00±1.00) ml/h;(11.00±1.00)、(9.00±1.20)、(4.00±0.82) ml/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772、129.037,P<0.01)。180 min时除SHAM组外,犬血中氧供及氧耗均降低,STM组和THA组氧供[(284.0±14.8)、(260.7±18.1) ml/min]HEM组[(179.1±7.5)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375.026,P<0.01);HEM、VGX、STM和THA组氧耗[(73.6±6.6)、(71.5±4.3)、(78.4±3.2)、(73.6±9.2) ml/min]均低于SHAM组[(138.0±18.4)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667,P<0.01)。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失血性休克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脊髓电刺激(SCS)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测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采用SCS治疗的81例N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选择双极刺激模式,频率为30~60 Hz,脉宽为180~260 μs,电压为0.5~2.0 V。以疼痛改善率作为SCS测试是否有效的主要评估指标,计算公式为:疼痛改善率=[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VAS] /术前VAS×100%;其中疼痛改善率>50%为测试有效,≤50%为测试无效。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NP患者SCS测试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8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电极。81例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率为(45.9±2.9)%;术后VAS为(4.5±2.5)分,较术前[(8.3±1.2)分]显著下降(t=13.67,P<0.01)。根据SCS测试有效的评估标准,45例患者为测试有效,36例为测试无效;测试有效率为55.6%(45/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病程、术前VAS、病因、疼痛侧别及疼痛区感觉均不是SCS测试效果的影响因素(均P>0.05),而疼痛部位是SCS测试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位于下肢是影响SCS测试效果的保护因素(OR=3.14,95%CI:1.26~7.83,P=0.013)。结论采用SCS治疗NP的测试有效率较高;疼痛位于四肢,特别是下肢的NP患者测试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过程中功能性电刺激(即FE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到2016年1月1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通过低频脉冲治疗仪—神经肌体仪对其进行功能性电刺激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即EMG)、运动功能评定(即SS)和感觉功能评定(即MS),对其受损神经所支配肌肉的EMG变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即SCV)的变化和受损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即MCV)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完成后,有45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到S3M3及其以上,有效率达到75.0%,并且根据神经电生理研究的结果表明,有19例患者在治疗后再生电位出现,有效率为47.5%;患者MVC的平均值与治疗前相比也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患者在经过功能性电刺激的治疗后,其受损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明显恢复,FES能够为周围神经受损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
简介:背景:局部电刺激下食管括约肌(LES)作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新理念正处于起步阶段。目的:探索局部电刺激的理想参数,并初步探讨抑制LES收缩的局部神经反射通路。方法:构建抗胃食管反流的电刺激活体动物模型。观察胃食管反流量变化,探索电刺激抗胃食管反流的理想参数。在理想参数刺激下,分别加入不同药物干预,观察对胃食管反流量的影响。结果:频率10Hz和脉冲0.4ms时,电压10V或15V的胃食管反流量明显减少(P<0.001);电压10V和脉冲0.4ms时,频率10Hz的胃食管反流量明显减少(P<0.001);电压10V和频率10Hz时,脉冲0.4ms的胃食管反流量显著降低(P<0.001)。食管壁局部浸润筒箭毒碱或辣椒素可显著提高胃食管反流量(P<0.05);给予NK1受体阻断剂L-732,138或NO合酶抑制剂L-NAME后,胃食管反流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考虑到电能对组织的损伤,理想电刺激参数为电压10V、频率10Hz和脉冲0.4ms。食管壁内TRPV-1阳性的初级传入速激肽类神经元与肌间氮能神经元组成的局部反射通路可削弱电刺激诱发的LES收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疼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TERESA-神经肌体仪进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腰腿功能评分调查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愈显率分别为82.22%和51.1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2.89±0.78)分vs对照组(5.74±1.46)分和Oswestry评分治疗组(14.36±3.17)分vs对照组(24.26±4.53)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效果肯定,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腰腿部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脊髓电刺激(SCS)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测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采用SCS治疗的81例N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选择双极刺激模式,频率为30~60 Hz,脉宽为180~260 μs,电压为0.5~2.0 V。以疼痛改善率作为SCS测试是否有效的主要评估指标,计算公式为:疼痛改善率=[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VAS] /术前VAS×100%;其中疼痛改善率>50%为测试有效,≤50%为测试无效。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NP患者SCS测试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8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电极。81例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率为(45.9±2.9)%;术后VAS为(4.5±2.5)分,较术前[(8.3±1.2)分]显著下降(t=13.67,P<0.01)。根据SCS测试有效的评估标准,45例患者为测试有效,36例为测试无效;测试有效率为55.6%(45/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病程、术前VAS、病因、疼痛侧别及疼痛区感觉均不是SCS测试效果的影响因素(均P>0.05),而疼痛部位是SCS测试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位于下肢是影响SCS测试效果的保护因素(OR=3.14,95%CI:1.26~7.83,P=0.013)。结论采用SCS治疗NP的测试有效率较高;疼痛位于四肢,特别是下肢的NP患者测试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纯性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吞咽障碍与肌肉神经电刺激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比较。方法将3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实验组给予常规吞咽治疗康复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吞咽治疗康复训练。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等级与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吞咽障碍评分与等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吞咽治疗康复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明显改善卒中吞咽困难程度,提高疾病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0例P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和MNES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MNES治疗),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认知康复训练、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MNES组在此基础上行右MNES(RMNS)治疗(一只电极置于右侧腕关节掌面腕横纹上2 cm正中神经点,另一只置于右侧大鱼际肌;单个刺激持续时间40 s,间歇时间20 s。),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1次/天,每周治疗5 d,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和治疗6周后,对MNES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表(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和比较。另选15例作为近红外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NIRS)技术对接受RMNS刺激前及刺激时该组患者的脑氧变化进行监测观察。结果①治疗3周后,对照组和MNES组患者的MMSE、FMA和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MNES组的MoCA评分亦明显改善(P<0.05)。②治疗6周后,对照组和MNES组患者的MMSE、MoCA、MBI和FMA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MNES组的MMSE和MoCA评分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3周时相比,2组的MMSE、MoCA和FM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的MBI评分亦有明显改善(P<0.05)。③治疗6周后,MNES组的MMSE评分在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言语即刻记忆、注意力和计算能力、短程记忆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MoCA评分在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定向力及记忆方面亦有明显改善(P<0.05)。④NIRS显示,近红外组接受RMNS刺激时的双前额氧合血红蛋白浓度较刺激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MNES治疗可辅助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水平;MNES治疗过程中脑双前额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该部位神经活动可能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