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与解决方案分析。 方法: 将 3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 患者进行血常规化验之前将血样保留时间、是否有效与患者进行沟通、检测人员因素纳入考察。并且在进行血常规化验的时候格外注意这些误差因素,按照标准化血常规化验的操作来实施,并且成立相应的血常规化验质量监控小组,强化关于血常规检验的管理;对照组按照检验科常规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血常规检验。 结果: 观察组因患者个人因素、血样保存规范性、技术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血常规化验误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 患者个人因素、血样保存规范性、技术人员操作不当会导致血常规化验误差,在进行血常规化验的时候,注意避免这些因素可以有效降低血常规检验的误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生化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择取70例资料完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7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常规生化检验,并就其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在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常规生化检验,能够通过各项指标来确定患者的肝功能,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结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5月在我院医治的 205例尿路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205例例体检者为参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常规检查。观察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等相关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尿沉渣 白细胞计数> 10个 /HP为 94.63%、亚硝酸盐阳性为 88.29%以及尿白细胞酯酶阳性为 97.56%,参照组均为 0.00%,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06—2021.7收治的37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为研究组,取同期37例行血常规检查的妊娠期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均行血常规检验,观察与比较组间孕期各阶段贫血情况、血常规指标。结果:小细胞性贫血在孕早期(80.00%)、孕中期(81.82%)的发生率较高,大细胞性贫血在孕晚期的发生率较高。研究组的RDW(19.42±1.87)%、MCH(33.48±0.75)pg水平相比对照组要高,MCHC(302.32±10.58)g/L、Hb(94.25±3.95)g/L、MCV(84.59±3.74)fI、RBC(3.05±0.39)×1012/L水平相比对照组要低(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3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各15例,再选取同时健康人员30名,所有实验人员均采取血常规检验,观察实验人员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RBC、Hb、MCH、MCV指标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具有较大差异(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RDW指标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没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贫血鉴别诊断过程之中给予血常规检验,可以明确的诊断贫血类型,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采用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性。方法 以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首先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结果正常和异常各80例,然后对所有的样品采用血涂片检测方法进行复检,比较假阴性率相关指标。结果 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正常的80例血液样本中,经血涂片复检有4例异常,假阴性率为5.00%;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的80例血液样本中,经血涂片复检有4例正常,假阳性率为5.00%。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血片分析法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检,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检验依据,降低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中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的接受血常规检查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左臂肘窝正中静脉采血和左手无名指末梢采血,理邦DS-58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t检验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指标。结果:末梢采血方式取血,血液RBC、WBC、Hb、HCT水平显著低于静脉采血方式取血(P<0.05),末梢血采血方式取血,血液PLT水平显著高于静脉采血方式(P<0.05),两种方式取血MCHC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采血方式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静脉采血量大,可重复检验,末梢采血量少,易发生误差,临床以静脉采血检验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血常规检验并诊断炎症性肠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4年2月之间诊断的68例炎症性的肠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6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均作血常规检验,随后对两组各项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蛋白浓度HGB、C反应蛋白CRP等)的结果数据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从两组血常规检验数据来看,炎症性肠病患者(试验组)的PLT(185.32±22.65)、CRP(27.94±2.42)、RDW(15.23±2.36)的数值与对照组的数值(165.33±20.11)、(12.12±4.21)、(13.22±3.21)相比较高,同时MPV、HGB、等数值与对照组相比较低。两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还对试验组炎症性肠病患者病情的三个阶段血常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其中初期肠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和血沉均小于中期和后期的肠病患者指标,血蛋白浓度高于其余两阶段的患者,且(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诊断时,可以明确得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也可以诊断出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而提升医院整体治疗水平,具有临床检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中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的接受血常规检查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左手肘窝正中静脉采血和右手食指末梢采血,BC-3000Plus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t检验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指标。结果:末梢采血方式取血,血液RBC、WBC、Hb、HCT水平显著低于静脉采血方式取血(P<0.05),末梢采血采血方式取血,血液PLT水平显著高于静脉采血方式(P<0.05),两种方式取血MCHC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采血方式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静脉采血量大,可重复检验,末梢采血量少,易发生误差,临床以静脉采血检验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尿路感染病症在诊断的过程中,研究尿常规检验对其干预的价值及其作用,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时间选取在2023年3月~2024年4月期间,共计有51例接受本院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将其划分纳入检验组,再选取同期接受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共计有51例,将其划分纳入参照组。参照组以及检验组均实施尿常规检测,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具体对比内容为:白细胞计数以及细菌计数,阳性检出结果。结果:经过对比白细胞计数以及细菌计数得出,检验组的结果均明显比参照组的结果更高(P<0.05);经过对比阳性检出结果得出,亚硝酸盐阳性检出率、细菌阳性检出率以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中,检验组相较于参照组的结果更高(P<0.05)。结论:尿路感染病症在诊断的过程中,尿常规检验发挥着较大的优势,其操作简单便捷,并且检验时间相对较短,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及时并且有效的相关依据,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可以实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