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房内肝病患者的院内感染特点以及防控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传染病房内20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特点,以及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传染病房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7.5%(15/200);其中有12例(80%)患者在住院一个月内发生院内感染;呼吸但感染的几率最高,为60%(9/15);经过相应护理和治疗后,14例患者病情改善。感染得到良好治疗,1例患者引发了其他并发症。结论传染病房内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后一般可得到良好的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胆结石患者作为样本,以治疗方法的不同作为划分依据,将其分为保胆组与切除组2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保胆组手术时间(30.69±1.69)min、术中出血量(14.00±2.37)ml、胃肠功能恢复(9.15±0.80)h、有效率97.73%、并发症发生率2.27%、生活质量(97.51±1.30)分;切除组手术时间(67.89±2.48)min、术中出血量(39.64±2.50)ml、胃肠功能恢复(15.00±0.30)h、有效率90.91%、并发症发生率6.82%、生活质量(90.13±1.27)分。结论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效率高、安全性强,患者预后更佳,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异常分泌物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HPV转阴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异常分泌物持续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8个月,干预组的HPV转阴率分别为52.5%、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57.5%(P<0.05);干预组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减联合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联合麝香保心丸,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检测,。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麝香保心丸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常见血液病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同时采集患者血象标本展开血细胞形态学显微镜复检,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结果异常与血细胞形态学显微镜复检异常的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对血细胞形态学与血液分析仪对学籍表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98例患者中,经血细胞分析仪检查,证实异常者与血细胞形态学显微镜复检异常者的符合率为71.43%;血细胞形态学显微镜复检时,血小板异常率、幼红细胞异常率、淋巴细胞异常率均显著高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P<0.05)。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具有良好筛查效果,对细胞形态的观察、白血病、血小板疾病的诊断,需要血细胞形态学观察,进而提高临床血液疾病诊断率,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简介:遵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第3版教材以“临床微生物学导论”作为桥梁,保证教学从医学微生物学向临床微生物过渡。本教材的临床细菌学、临床真菌学和临床病毒学等三篇是主体内容,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微生物的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性性和微生物检验等四方面,其中确定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是本书的特色。根据临床要求,强调了标本直接检验的重要性。微生物检验篇可在临床专业实习阶段,结合国内外的进展与本医院的实际状况进行消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的细针穿刺细胞学常规涂片检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并结合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标本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35名甲状腺疾病患者,超声引导下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常规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涂片检查,同时采取血液标本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甲状腺激素和自身抗体检测。结果通过χ2检验和Kappa检验对常规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进行分析后发现,二者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一致性不理想(0<Kappa<0.4),诊断结果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常规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常见疾病的分类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液基细胞学检查提高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与特异性。TSH对甲状腺疾病具有良好的提示作用,但是对常见甲状腺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并无特异性。TgAb与TPOAb对桥本病的筛查有重要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建立我国健康男性志愿者服用西酞普兰(CIT)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并比较PPK模型与非房室(NCA)模型法估算CIT生物等效性的价值。方法:23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服用CIT后采集0~144h血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分析血浆中的CIT浓度,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评估CIT的PPK模型,并用NAC模型法和PPK模型法评价CIT的生物等效性。结果:CIT的PPK模型符合一房室模型,估算的CIT清除率和分布容积分别为(15.90±0.70)L/h和(702.0±19.2)L。采用NCA和PPK模型估算的CIT相对生物利用度90%可信区间分别为96.4%~105.4%和92.5%~103.4%,达到生物等效性的标准。结论:NONMEM法可用于评价CIT的生物等效性。
简介:一般认为,结外淋巴瘤缺乏影像学特征,且易与病变脏器良恶性肿瘤、肿瘤性病变甚至炎性病变等混淆,误诊率极高。而结外淋巴瘤对化疗和放疗非常敏感,患者预后较相应脏器的原发恶性肿瘤好。临床工作中,无原发淋巴瘤病史的结外淋巴瘤患者术前诊断很难,大多患者多因误诊而行手术。结外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较少见。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皮性的浆液性卵巢癌细胞是否可以通过上皮间充质转换,形成梭形的肿瘤细胞,以及梭形的卵巢癌细胞在肿瘤细胞中的分布。方法选择浆液性卵巢癌组织50例,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染色较深、细胞形态呈梭形改变的肿瘤细胞及其分布,连续切片进行细胞角蛋白CK和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61.54%的低分化(8/13)和18.75%(6/32)的中分化的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存在细胞染色较深,细胞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其细胞核形态明显不同于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且多分布于细胞密集区域近血管处。而5例高分化的肿瘤组织中未观察到这些梭形的肿瘤细胞。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这些梭形的、细胞核染色较深的肿瘤细胞CK染色为阳性,部分肿瘤细胞CK和vimentin染色可以表现为同时阳性,表明上皮样的肿瘤细胞可表达间叶组织标志物,肿瘤细胞呈间叶细胞分化。结论细胞密集排列区域中央肿瘤细胞处于相对缺氧状态。肿瘤细胞通过上皮间充质转换适应局部缺氧状态,并获得侵袭转移能力。
简介:主体性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积极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检验人才。为此,在《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课程的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大胆实践了“专题讨论式”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