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温馨助产模式进行研究,并深入分析其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助产效果。方法 采集2021年1-6月80例在我院接受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产妇分成两组,研究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加上温馨助产模式(患者40例),参照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患者40例),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产妇各产程用时为研究组产妇用时依次为(300.41±60.15)min、(34.69±6.71)min、(5.61±4.93)min,参照组产妇用时依次为(420.23±88.37)min、(46.23±7.17)min、(12.54±4.53)min;疼痛评分以及产后出血量,研究组数据分别为(3.12±1.17)分、(60.03±8.41)ml,参照组数据分别为(4.89±1.81)分、(115.96±16.84)ml;产妇满意度,研究组总满意度39(97.50%),参照组总满意度30(75.0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温馨助产模式应用于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可明显缩短产妇产程,并能使产后疼痛感减轻,使产后出血量减少,提高母婴结局,应用效果令产妇满意,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后其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救治并出院的40名新冠肺炎患者,根据出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自我相关护理知识知晓率、护理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自我相关护理知识知晓率为65.0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45.00%明显提高20.00%。实验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为95.0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为55.00%明显提高40.00%;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在有效保障患者出院后肺功能得到有效锻炼,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疾病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的同时,大大降低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中优质护理模式对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并分析该护理方法对患者并发症的降低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至2021年1-12月114例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对比组,实验组利用术中优质护理模式,对比组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QLQ-C30评分、住院时间、木后并发症发病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5. 26%,对比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15. 78%,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QLQ-C30评分、住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术中护理措施十分重要,对患者开展术中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康复护理中康复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入院接受治疗并处于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中选出64例,以不同康复护理方法分为32例对照组与32例观察组,前者采用传统康复护理法,后者以康复护理模式为主,对两组患者后遗症率、负性情绪、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脑卒中后遗症率为3.13%、1.77%;抑郁情绪(31.01±0.83)分、(44.75±2.57)分,焦虑情绪(30.35±0.78)分、(42.78±1.32)分;NIHSS评分(8.35±0.42)分、(15.85±3.27)分,Fugl-Meyer评分(87.85±3.93)分、(73.83±3.64)分,组间数据比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中,康复护理模式具备突出效果,有利于降低后遗症率,促使患者在积极心态下,改善神经功能损伤与运动能力,应当扩大此种模式应用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分娩全程护理模式的作用价值。方法:此次探究中,需要筛选110位符合实验探究要求的产妇,配合实验工作人员进行探究。实验对象的筛选场地锁定在我院,且要求这些产妇的生产时间均处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之间。依照产妇的个人想法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为两组病患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实验组病患在产房分娩过程中应用分娩全程护理方案,对照组则选用普通护理方案。产妇分娩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产妇的产程、生产方式以及出血情况等。结果:统计每位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耗时、自然分娩率以及出血情况,实验组的表现均比对照组更为出色。结论:在围绕产妇开展产房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分娩全程护理策略的使用不但减少了分娩产妇在不同阶段的产程和总产程,同时也增加了自然生产几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后大出血事件的发生概率,是一种效果理想而且安全系数较高的护理方案。
简介: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人们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上门护理服务的需求激增,互联网的便利与快捷,使得“互联网+护理服务”应运而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健康需求。随着国家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0号)文件,国内和省内已经有多个地方开始试行,不少地区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尤其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处于常态化防控阶段,“互联网+护理服务”更能有效地应对这种局势,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得出,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具有现实的使用需求。对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内涵及原则、如何开展实践以及强化发展措施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这个模式的实践以及评价中进行探索,这也是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着重开展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产后康复护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分娩的168例产妇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84例产妇。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应用人性护理方式。护理工作完成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工作完成后,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住院天数比较少,各项数据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产后康复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有效的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保护母婴安全,对产妇的产后身体恢复有着重要的帮助,提升医护水平,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重症患者运用多学科护理的策略,并且评估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采取数字随机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来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于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指导方法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而实验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团队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在干预后的三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素养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在干预之前,实验组的50例患者与对照组的50例患者健康素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在干预之后的三个月,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素养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取多学科健康素养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心血管重症症患者的健康素养以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在此次探究过程中,重点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作用价值,该护理模式在文中针对的受众人群为接受维持性血透的病患。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众多维持性血透病患中抽选出100位符合要求的,将其作为此次探究的主要对象,要求病患的就诊时间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之间。经过筛选得到合适的实验对象后正式展开实验探究。依照病患自身的想法进行分组,使其划分为两个人数均等的小组,并为两个小组的病患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服务。实验中总共涉及到两组护理模式,其一是常规护理,选择该护理模式的病患自动归为对照组;其二是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选择该护理模式的病患自动归为实验组。自护理环节结束后,分析评估两组病患的整体表现。结果:评价指标涉及较大,主要包括休养环境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宣教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综合对比下来,各方面均显示实验组的情况更优(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护理疗效明确,能有效提高宣教水平和医护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医院就住条件,降低病患负性情绪,降低透析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从而促进病患的生存质量提升,因此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炎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慢性肾炎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后高血压、水肿、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也更高,对比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慢性肾炎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肾炎的发展,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可以使护理工作有章地进行,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使用且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患者在急诊抢救中施实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救治的危重患者30例做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分析,分组办法为数字随机法,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n=15),采取全程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为研究组(n=15),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用时、家属的焦虑情绪、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焦虑情绪评分(SAS)及对疾病的不确定感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将全程护理模式应用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可以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缓解患者家属的焦虑以及不确定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