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抗美援朝运动史料的比较中,考察史料运用方面存在的真实与虚假、新闻与宣传、上层与下层、表述与客观、文本与口述等几个关系,研读中共新闻史料资源的类型与价值,可以发现中国当代新闻史研究中不同类型的史料并非或真或假、非此即彼的简单对立关系。以辩证的历史思维与正确的研究方法,将公开性史料、内部史料与原始档案史料、口述访谈史料等有机结合,摒弃真实与虚假的纠结,理解新闻与宣传的异变,对接上层与下层的逻辑,融通表述与客观的矛盾,平衡文本与口述的互补,搁置新闻与宣传有效或无效的价值性考量,可以消解不同类型史料间的矛盾性问题,找到打通各类史料的切入点。唯其如此,方能书写出具有动态性、多维性从而更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中共新闻史全貌。
简介:1970年代初,台湾留美学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与主权。台湾当局对钓鱼岛的态度软弱,让台湾留美学生开始认同新中国,布朗大学会议通过决议,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代表中国的政府。中美关系缓和后,知名华裔学者和台湾留美学生归国参观,重新认识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新中国取得成就的认识与赞扬,更加深了台湾留美学生对新中国的认同。台湾留美学生对新中国的认识/认同,经历了由保钓运动的感性认识到归国之旅的理性认同的过程。国家认同包括“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台湾留美学生只是转变制度认同,不能将“制度认同”简单等同于“国家认同”,认为台湾留美学生转变了“国家认同”。
简介:共和国建立初期是大规模群众运动的高发时期,特点是多个运动同时进行,内容基本涵盖了国家各项重要工作,也大大增加了运动过程的复杂性。本文围绕'黄逸峰事件',透过华东交通专科学校从创办到终结的全过程,描述了复合群众运动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内在矛盾冲突,及其间学生如何利用运动目标的多样性及话语表达自己的意愿,领导者如何组织斗争和运动中权力位置的移动,并分析了批评、反批评和大批判所使用的话语特征,以及掩盖在意识形态话语之下的行为特征。本文揭示,由于目标选择和参与行为的不确定性,复合群众运动的可控性很弱,运动过程的偶然性增强,并往往背离运动的既定目标。在'黄逸峰事件'中,学校领导、学生和学校本身,以及作为运动传媒的报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损害,或无法发挥预想的作用和使命,或远远超出了各自行为的原本期待。
简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在全国首先创建的一门新学科。长期以来,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等特色学科反映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发展轨迹,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的孵化和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作为这门学科的倡议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之一,作者依据自己亲身经历的60多年往事,记录了这门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创建并走向全国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以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成立80周年,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发展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供参考。
简介:在这里所叙述的,是毛泽东主办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前前后后的事情,是一段真实、生动、感人的史实.他从上海来1926年11月,那是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长江流域的风雪日夜拼命地吹着飘着.这时,中共中央农委书记毛泽东,身穿棉布长袍,颈上围着一条毛线围巾,脚踏一双布鞋,手里拎着一只竹箱,由上海匆匆往武汉赶来.正当北伐军一举攻克了武汉,国民革命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在汉口设立中央农委办事处.毛泽东主持制定了《目前农运计划》,提出与国民党左派密切合作,采取集中的原则,在武昌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分子.他的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中央批准,于是他立即离开上海,踏上征途,顶风冒雪赶来武汉.
简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在全国首先创建的一门新学科。长期以来,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等特色学科一起共同反映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发展轨迹,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的孵化和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作为这门学科的倡议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之一,作者依据自己亲身经历的60多年往事,记录了这门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创建并走向全国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以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成立80周年,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发展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