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基。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互生的新常态,江西省吉安市就业局始终将服务就业创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务实笃行,以广大人民群众所感、所需、所愿作为推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服务全市“三个走在前列”,实现“两大战略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着力绘就服务民生的崭新华章。2016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5.62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24.89%;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03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32.95%;“405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61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74.29%;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动态清零,就业安置率100%;培训各类初创人员1.84万人。
简介:摘要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渐入佳境,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获得了长足发展。四川省广安市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实践,落实了相关鼓励扶持政策,取得了较大成效。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应该在土地流转“有序化”和流转用途“非粮化”上把好关,着力加大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支撑,着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业农村工作推上新台阶。
简介:近几十年来,关于福建“南少林寺”寺址真伪的争辩一直不断,多地区卷入所谓南少林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益争夺。这些争议的背后涉及我们如何处理不断被叠加或减损的社会历史记忆和地方历史重构。追溯福建“少林寺”(禅林)与“南少林”(武林)的叠合记忆过程,有助于我们理性地反思福建少林文化记忆背后的国族想象与悲情史观。从永春《临济正传三十四世寿圣兴国禅寺铁山卓天二和尚合藏塔自铭》楔入,可以揭橥作为复数的“福建少林寺”之“灯传黄蘖”的历史记忆何以被地方有意无意地淡化,以及作为“武林传奇”之“福建南少林”所积淀的“抗倭”“反清”的悲情情结,何以被反复的强化,并被变现为当代的“历史真实”。当代“南少林寺”概念的话语构建说明,“叠合记忆”其实是社会记忆、集体记忆、历史记忆的一种固有的表现形态。社会记忆在借用各种“社会文本”如历史文献、神话传说、行为仪式、信仰知识、艺术谱系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文化景观等形式进行传递、保存、建构的过程中,会对不同的记忆传统(个体或群体的记忆、历史或地方的记忆)进行连续、有机的刻写、合成(包括选择性忘却、强化某些要素)、从而叠合为新的社会记忆,并作为建构不同等级的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地方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