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对照研究,从2015年11月筛选患者,截至2017年5月,入选对象80例。分别采用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持续7日,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组内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CK-MB、LDH、a-HBDH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心肌损害效果肯定,可减轻心肌损伤。

  • 标签: 新生儿 心肌损伤 磷酸肌酸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新生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科新生呼吸衰竭患儿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护理。结果患儿成功撤机,并获得满意疗效,成功率99%。结论对呼吸机治疗新生呼吸衰竭的的护理是新生成功撤离呼吸机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呼吸衰竭 呼吸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新生脓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患脓疱疹的新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使用同类抗生素的同时,观察组采用稀释聚维酮碘液沐浴,一日一次;对照组采用百多邦软膏外涂,一日三次。结果经稀释聚维酮碘液沐浴的脓疱疹患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根据观察组病例,采用稀释聚维酮碘液治疗脓疱疹患儿,疗效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聚维酮碘 新生儿 脓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康复护理。方法选50例本院换血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给予患儿实施康复护理。结果患儿在换血治疗中主要常见的三种不良反应为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生率依次为48.00%、30.00%、22.00%。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实时关注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提供优质的康复护理措施,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换血治疗 不良反应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赛肤润治疗新生输液外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3例输液外渗的新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涂抹赛肤润治疗,对照组用50%的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治疗48小时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愈率85.71%,对照组治愈率29.26%。结论赛肤润能有效的治疗新生输液外渗,而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赛肤润 新生儿 输液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13年我院收治的24例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通过对24例患者实行有效的治疗后,20例患者有显著效果,3例有所好转,1例疗效较慢。结论采用相应方法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局部氧疗与药物配合治疗新生尿布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新生尿布皮炎的护理观察。结果本组37例新生尿布皮炎的患儿中,入院时不同程度的尿布皮炎30例治愈,6例好转,1例未愈,总有效率达97.3%,治愈率81%。

  • 标签: 新生儿尿布皮炎氧疗配合药物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肺炎治疗中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基础性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67%,较对照组的86.05%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儿的气促、鼻阻、肺部湿罗音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更短(P<0.05)。结论在新生肺炎治疗中联用布地耐德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有助于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布地奈德值得在新生肺炎治疗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肺炎 新生儿 布地奈德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ARDS患儿36例临床治疗策略以及预后,并比较应用机械通气与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改善时间以及死亡率。结果应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组有着较高的存活率,住院时间以及血气分析改善时间与非P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生ARDS多为足月或近足月儿,临床表现复杂,治疗策略主要是综合治疗,积极应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提高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新生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新生窒息的治疗中苯巴比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分娩并且出现了窒息现象的新生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对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苯巴比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新生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新生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常规组的新生,而实验组新生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要低于常规组的新生(P<0.05)。结论将苯巴比妥运用于新生窒息的治疗当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苯巴比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沐舒坦治疗新生肺炎的最佳给药途径。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80例新生肺炎患者,均使用沐舒坦予以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1组应用雾化吸入法给药、对照2组应用静脉滴注给药,研究组应用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法联合给药,分析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除所需时间和对照1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2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常在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时,只要通过静脉给药就能够较好的减少临床症状消除时间,若患者肺部罗音较为显著,大量痰液,对通气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时,需要将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进行联合应用才能够有效消除症状。

  • 标签: 沐舒坦 新生儿肺炎 给药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脐动脉血气分析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853例单胎新生分为三组,健康组4822例,轻度组27例,重度组4例,针对所有入选新生均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三组的血气指标项目。结果健康组的pH指标为(7.33±0.06),轻度组为(7.30±0.10),重度组为(7.07±0.11)。健康组的PCO2指标为(43.31±7.77)mmHg,轻度组为(44.22±6.26)mmHg,重度组为(58.45±8.26)mmHg。健康组的PO2指标为(30.09±6.56)mmHg,轻度组为(28.67±5.78)mmHg,重度组为(19.10±8.01)mmHg。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方法能揭示新生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脐动脉血气分析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新生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血液标本合格和检验准确,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随机抽取我科350例新生进行不同部位采血,在采血的过程中比较几种采血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每种采血方法各有利弊。结论应根据患儿胎龄,体重,病情、静脉条件选择合适的采血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窒息的预防、复苏和护理。方法1.预防产前、产时、产后预防措施。2.复苏复苏的准备、复苏的方案(ABCD),复苏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呼吸气囊面罩复苏,药物辅助复苏)。3.护理复苏时的护理、复苏后的护理、喂养时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结果本院通过加强孕妇及新生的预防措施,并及时准确处理新生窒息,大大地避免或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提高对产前预防措施及高度重视新生抢救成功率,当前仍属围产医学领域中进一步探索的难题,护理人员对新生窒息在抢救过程中的配合及监护成功率经验总结。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预防 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阐述了新生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内涵,国内外新生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现状、研究范畴,并以此为鉴,对我国培养新生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进行类分析,从而为我国培养新生专科护士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新生专科护士的发展。

  • 标签: 新生儿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抢救新生窒息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出生的76例新生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儿都实施对症药物治疗、心肺复苏、保暖、呼吸道清理以及辅助建立呼吸循环等干预措施,观察抢救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有效的抢救护理之后,76例患儿有2例死亡,其余患儿全部抢救成功。结论对于新生患儿来说,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实施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大大提高新生窒息患儿的成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窒息患儿 抢救 护理干预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减轻新生操作性疼痛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将收住院100例新生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在疼痛刺激时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相应护理干预,两组新生在进行疼痛性操作的过程中使用多功能的监护机对操作过程中新生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记录,联合应用新生疼痛评定量表(NeonatalInfantsPainScales,NIPS)由专人观察疼痛刺激时及刺激30min,两组新生各项反应进行评估。结果应用护理干预能减轻新生疼痛并能减轻新生呼吸、心率上升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症状,两组患儿在行护理干预半小时后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轻,并发症发生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以及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重视鼓励应用护理干预方式对新生的疼痛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及处理,减少其产生的不良后果。

  • 标签: 缓解 新生儿 疼痛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