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场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细胞癌与肝硬化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1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MRI资料,均行T1WI、T2WI和T2WI压脂平扫,17例行Gd-DTPA动态增强T1WI扫描。结果15例见再生结节,11例见退变结节,6例见原发小肝细胞癌。再生结节为肝内弥漫的小于1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略低信号影;小肝细胞癌为直径小于3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影;Gd-DTPA动态增强见小肝细胞癌于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消退。结论依据结节大小、信号改变,MR可区分大部分再生结节与小肝细胞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细胞癌与肝硬化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高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在鉴别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以及50例健康的常规体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结果红细胞计数缺铁性贫血组低于正常组和地中海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高于正常组,三者之间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含量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均显著低于正常组,且缺铁性贫血组明显低于地中海贫血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之间(P>0.05),无统计学差异;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但是缺铁性贫血组要显著高于地中海贫血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的结果可有效的鉴别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以及正常人群,鉴别方法简单、快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与Coat'病(渗出性视网膜炎)的CT及MRI表现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34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及2例Coat'病,行CT检查32例,MRI检查8例,回顾性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及Coat'病的CT及MRI表现。结果34例视网膜母细胞瘤中30例CT表现眼环后方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伴斑片状或斑点状钙化,2例无钙化,钙化率约94%。8例MRI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表现为眼环后方软组织肿块,T1WI信号高于玻璃体,T2WI信号低于玻璃体,4例瘤体内见低信号钙化灶,2例视神经增粗。2例Coat'病,表现为视网膜后方积液,视网膜脱落,增强脱落视网膜明显强化,积液不强化。结论CT与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CT具有优势,瘤体内钙化可视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定性诊断,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分期及视网膜下积液较CT有优势,瘤体钙化、视网膜下渗出积液及视网膜脱落强化可视为视网膜膜细胞瘤与Coat'病的鉴别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CK-19和Ki-67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80例甲状腺癌、6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4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进行CK-19与Ki-67检测。结果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CK-1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滤泡癌组、良性病变组、正常组(P<0.05);2.Ki-67在正常组无表达,余各组均阳性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滤泡癌组Ki-67LI显著高于乳头状癌组、良性病变组、正常组(P<0.05);4.CK-19、Ki-67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大小、进展分期正相关(P<0.05)。结论CK-19、Ki-67的表达分别在乳头状癌、滤泡癌上调,随肿瘤进展而增高,可作为甲状腺癌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良好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碱性磷酸酶染色对于胸腹水脱落细胞良恶性的鉴别效果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并且对同期收治的30例非恶性疾病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胸腹水脱落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胸腹水脱落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中有13例(43.33%)同时可见单个散在及成团脱落细胞呈不同程度阳性;而非恶性组中只有2例(6.67%)患者可见单个散在脱落细胞呈阳性,并且其阳性程度比较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于胸腹水脱落细胞良恶性鉴别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此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CRP及血IgE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淮安市二院儿科患儿,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0例(CVA组),支气管肺炎患儿30例(支肺炎组)以及25例健康对照儿(对照组),分别检测FeNO浓度、CRP及血IgE浓度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VA组患儿FeNO、CRP及IgE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支肺炎组患儿CRP及血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FeNO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在CVA诊断中,FeNO比CRP及血IgE特异性更高,同时FeNO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支气管肺炎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感染与免疫因素在儿童CVA中起了一定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对于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5例感染患者(细菌感染45例,病毒感染40例)及63例非感染者,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非感染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对于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患者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核磁共振诊断系统(MR)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以及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胰腺癌患者共95例研究对象,按患者的疾病不同进行分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组共56例,以及胰腺癌组组患者共39例,采用MR扫描的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对两组患者的MR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MR在鉴别诊断两种疾病间的应用价值。结果根据MR扫描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胰腺肿胀发生率高于胰腺癌组,病灶处密度低于胰腺癌组,血管侵犯发生率低于胰腺癌组,被膜样边缘、肾脏受累发生率高于胰腺癌组,两种患者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MR扫描检查能够准确的区别判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和胰腺癌。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12年1月份到2015年7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对所选患者采用CTA检查方法进行真假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效果。结果CTA检查清晰的显示了患者的内膜破口,内膜片以及真假腔,分型结果为(DeBakey分型)1型者10例,2型者2例,3型者31例以及(Stanford分型)A型者12例,B型者31例。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快速和准确以及无创的优点,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尿中红细胞大小、血红蛋白分布和形态特征,辅助鉴别肾性及非肾性血尿。方法采用Leica-DM2000相差显微镜,对我院已临床诊断的40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血尿标本进行镜下红细胞形态观察,计数100个红细胞,计算畸形红细胞百分率,并将血尿分为均一性和非均一性,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肾性组与非肾性组血尿红细胞形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肾性血尿红细胞以非均一性为主,占90.48%;非肾性血尿红细胞以均一性为主,占78.21%;混合性血尿,肾性组占9.52%,非肾性组占21.79%。红细胞变异率>80%时,肾性血尿所占百分率为78.57%;当变异率<20%时,非肾性血尿所占百分率为100%。结论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实验标本来源方便、操作简单、快捷经济、无创伤性,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不同感染类型的诊断鉴别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3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3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PCT及CRP检测,并对不同感染类型患儿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CT及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患儿的PCT、CRP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单用PCT、CRP诊断各感染类型的准确率均低于PCT联合CRP(P<0.05)。结论PCT联合CRP对儿童不同感染类型具有鉴别诊断作用,且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与肿瘤标志物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鉴别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9例为A组,良性胸腔积液患者54例为B组,对两组患者ADA及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及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予以测定,并观察ADA单独检测、AD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准确率。结果A组ADA水平与对B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NSE、CEA、CYFRA21-1水平与B组对比,显著较高(P<0.05);AD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准确率为99.03%,明显高于ADA单独检测71.84%的准确率(P<0.05)。结论ADA及肿瘤标志物NSE、CEA、CYFRA21-1是胸腔积液诊断重要指标,对其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鉴别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CT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3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前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34例,诊断正确率为97.1%。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24例(68.6%),良性11例(31.4%),瘤体直径3.7~23.5cm,平均(11.6±1.7)cm。CT可见肾脏向后方移位19例,胰腺及脾静脉向前移位13例,瘤体侧后方无肠管8例,腰大肌受压变形或直接浸润6例,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分离5例。其中,脂肪肉瘤10例,纤维肉瘤7例,平滑肌肉瘤5例,恶性淋巴瘤2例,良性畸胎瘤7例,良性间叶瘤3例,囊性间皮瘤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