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近20年来,随着生物制剂出现,银屑病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调节细胞因子平衡白细胞介素10及白细胞介素11,抑制T细胞活化阿法西普及依法利珠单抗在银屑病治疗中均取得一定疗效,但阿法西普与依法利珠单抗因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均已退出市场。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1 阿法西普 依法利珠单抗 银屑病
  • 简介:伴鱼鳞病中性脂质贮存异常(NLSDI;Cha-narin-Dorfman综合征)是一种鱼鳞病样综合征,经常伴有脂质水解酶CGI-58突变。组织活检经油红O染色证实存在中性脂滴,以及(或)在血涂片中可见白细胞,同时伴有多系统相互异常影响和瘙痒性鱼鳞病样红皮病,这些都可以作为NLSDI诊断依据。作者调查了3例临床诊断为NLSDI非亲缘关系患者鱼鳞病样红皮病发病机制。基底层存在渗透功能障碍和角质层(SC)缺乏完整性,但如特应性皮炎患者一样,这种障碍恢复率也较正常人快。基底层屏障异常与脂微粒分泌有关,其首先在板层状小体中分离,然后在角质层小间隙内形成无层相,这可由四氧化钌经防油脂白色树脂包埋固定后显示。在胶体硝酸镧注入后,多余水/溶质移动被限制于角质层小间隙内,并进一步固定在非层体区域。多余储存脂类层相分离机制不仅对NLS-DI,也包括其他几种遗传性鱼鳞病样脂质代谢疾病如隐性X-连锁鱼鳞病和2型Gaucher病提出了统一发病机制。伴鱼鳞病中性脂质贮存异常发病机制和屏障功能障碍(Chanarin-Dorfman综合征)@DemerjianM.@CrumrineD.A.@M...

  • 标签: 中性脂质 伴鱼鳞病 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痤疮是毛囊、皮月旨腺慢性炎症所导致损容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古籍称之为。“皶”、“肺风粉刺,等。白彦萍教授应用“卫气营血”理论辨证.治疗痤疮,通过清宣肺卫、清气分热、清营透热、凉血活血等治法,并随证加减用药,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疗效,其思路与经验值得椿宽学习。

  • 标签: 卫气营血 辨证论治 痤疮 经验
  • 简介: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凡是本刊刊载稿件,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提供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网络系统,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作者如不同意,请投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 标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著作权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网 网络系统
  • 简介: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外用传统软膏剂紫色消肿膏主要成分、药理机制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紫色消肿膏有效化学成分、制药基质、剂型、质量标准、药理作用进行探讨。为中医外用药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经过临床使用,紫色消肿膏确实为有效、安全传统外用软膏剂。

  • 标签: 紫色消肿膏 药理机制 临床应用
  • 简介:43岁男性患者,双手多发结节20余天,全身泛发性斑疹5d。曾于当地医院误诊为化脓性肉芽肿、血管瘤、寻常疣。液氮冷冻治疗无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1:128,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最后诊断:二期梅毒。注射用苄星青霉素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3周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误诊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整体性观念状况及其对性知识需求,并对大学新生及非新生性观念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成都某高校817名本科生进行性知识、性观念及对性教育需求调查。结果:新生对于某些性观念接受程度不如非新生;新生中承认性是人基本需求比例显著低于非新生,新生倾向于把自慰看成自制力差表现,而非新生更多认为自慰是正常需要;大学生获取性知识最主要途径是通过阅读相关书本杂志以及与朋辈群体交流,非新生相比于新生,更多靠书本杂志获取性知识;新生相比于非新生,更希望获得"异性交往"、"性伦理道德"方面的性知识,而非新生最希望获得是"性健康"方面的知识。

  • 标签: 大学新生与非新生 性观念 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妊娠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和先天性梅毒发生影响.方法:将近4年来在我院生产治疗62例妊娠梅毒患者按孕期发现和治疗时间,分为A组(早孕期<12周)、B组(中孕期12~27周)和C组(晚孕期>27周),三组均按足量规范抗梅毒治疗,观察三组不同孕期治疗时间对妊娠梅毒结局及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影响.结果:三组治疗后足月分娩率分别为85.7%、58.8%、42.9%;早产率分别为9.5%、29.4%、57.1%;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流产、死胎、低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三组治疗后A组无梅毒新生儿发生,B组中新生儿梅毒发生率为6.5%,C组为42.9%;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早期对妊娠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

  • 标签: 梅毒 妊娠 梅毒儿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对艾滋病防范意识和行为差异,为把艾滋病蔓延阻止在以男性为主阶段、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小组访谈及个别深入访谈定性调查方法.结果:男性对性病、艾滋病防范意识薄弱,缺乏保护性伴、阻止艾滋病蔓延社会责任感;女性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可提高自我保护条件和能力.结论:必需加强艾滋病防范意识宣传教育,把增强男性责任、提高女性自我保护能力与行为干预结合起来.流动人口性问题是艾滋病流行隐患,故必需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减少艾滋病性传播危险因素.主张发动各界力量,形成政府领导、多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体系.

  • 标签: 艾滋病 防范意识 性别差异 防范行为
  • 简介:他克莫司软膏(普特彼)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免疫调节剂,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脱磷酸,干扰细胞因子表达,下调T细胞激活,有效应用于皮肤科疾病。该文主要回顾他克莫司作用机制、在皮肤科临床中应用以及新进展。

  • 标签: 他克莫司 皮肤病
  • 简介: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统所引起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皮损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损害。自1898年报道第一例孢子丝菌病后,对孢子丝菌病认识越来越深刻,包括孢子丝菌病原体变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改进。病原体从申克孢子丝菌单一菌种到目前孢子丝菌复合体认识。诊断方法包括真菌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孢子丝菌素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治疗方法包括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口服以及物理和手术疗法等。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变迁
  • 简介: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STD)误诊因素,旨在提高临床医生正确诊断.方法:对临床15例STD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STD患者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急慢性咽喉疾病、口腔赘生物、鼻息肉、病毒性疱疹、皮肤病等,但根据STD自身临床特征仍可鉴别诊断.结论:干预STD误诊措施,医师应警惕与性疾病有关致病因素,重视病史详细询问,对可疑患者应及时做一些特殊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STD 误诊因素 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治疗对策
  • 简介:光电物理治疗技术是现代皮肤科学必备治疗手段之一,许多难治性损容性皮肤病得益于光热效应及其它相关生物学效应得到很好治疗,但这些光与组织相互作用仍会导致不同程度皮肤皮脂膜、皮肤“砖墙结构”等损害,破坏皮肤正常结构,使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文中就皮肤性病学科常用强脉冲光、铒激光、点阵激光、调Q激光和超脉冲光对皮肤屏障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

  • 标签: 光电治疗 皮肤屏障 强脉冲光 铒激光 点阵激光 调Q激光
  • 简介:目的观察12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应用果酸换肤治疗临床疗效,并探讨该疗法治疗过程中护理要点。方法将120例痤疮患者根据轻重程度进行分级分类,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多种护理措施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影响。结果经果酸换肤和配合多种护理措施,患者治疗后4、8、12、16、20周后,皮损减退率分别为29%、38%、65%、73%、82%,有效率分别为78%、89%、95%、100%、100%,不良反应主要为白霜、烧灼感、刺痛,红斑以及色素沉着。结论果酸换肤治疗是治疗轻中度痤疮非常有效一种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多种护理措施,会明显降低该治疗方法过程中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痤疮 换肤 果酸 疗效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