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1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性,以盆栽垂穗披碱草中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为试验,并进行样品采集与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能有效增加盆栽垂穗披碱草中所施各种矿物元素营养(P〈0.05),而使盆栽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降低较小(P〈0.05),即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盆栽垂穗披碱草,由于饥饿效应而使相应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也就是说饥饿效应是驱使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内动力之一。

  • 标签: 盆栽垂穗披碱草 矿物元素 蓄积性 液体混合肥
  • 简介:青海湖滨区草地蝗虫适生于海拔3100~3500m,植被盖度60%~85%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上坡度≤9℃缓坡区;其种群数量主要受胚胎期和蝗蝻期温湿(或温雨)系数影响,当胚胎期温湿系数为9%~14%、蝗蝻期温湿系数为11%~16%时,有利于草地蝗虫发育和为害.

  • 标签: 草地 蝗虫 环境因素 关联性
  • 简介: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原及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介绍,分析了目前呼伦贝尔在畜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认为立草为业转型升级是草原畜牧业发展出路。

  • 标签: 草原 畜牧业 发展 出路
  • 简介:以青藏高原“黑土滩”为研究对象,采用围栏封育、围栏封育+人工补播进行“黑土滩”草地改良,测定了2010~2014年度“黑土滩”草地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鲜重。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人工补播,“黑土滩”样地内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和牧草鲜重显著增加(P〈0.05),而不可食牧草并未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围栏封育相比,人工补播样地垂穗披碱草比例、可食牧草比例显著增加(P〈0.05)。其中,2014年度的人工补播样地内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分别为67%和73%,较2010年度分别显著增加了2.52倍和2.17倍,而围栏封育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并未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围栏封育相比,短期内人工补播是退化天然草地改良更为有效措施。

  • 标签: “黑土滩” 生物量 围栏封育 人工补播
  • 简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不同密度、刈割高度对老芒麦生物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返青初期老芒麦种群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成熟期,老芒麦种群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刈割高度,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

  • 标签: 密度处理 刈割处理 生物量
  • 简介:经调查分析,青海省肉牛羊育肥规模,犊牛为15万头,绵羊羔育肥规模为200万只,每年可增产牛羊肉产量2.75×104t,相当于全省牛羊肉总产量(13.3×104t)20.68%.肉牛羊集约化育肥将成为青海省农牧业特色经济中主要产业.

  • 标签: 肉牛羊 集中育肥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典型草原区两种不同退化程度草原,即轻度退化草原和重度退化草原对水、氮这两种资源响应规律,意图找出这两种主要生态因于作用于不同退化程度草原时最适值,为典型草原区退化等研究方向提供相关依据。

  • 标签: 土壤有机质 水分梯度 氮素梯度
  • 简介:在总结青海省牧草种子生产现状基础上,论述了青海省发展牧草种子产业化有利条件及发展思路。

  • 标签: 牧草种子 产业化 发展思路
  • 简介:本文对海晏县沙岛地区进行生态综合治理进行了阐述,对其效益用调查总结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沙岛地区实施退化草场补播改良、沙丘网格固沙及草地围栏封育综合治理手段,是有明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以期让更多科技工作者及有关部门对沙岛乃至整个环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给予更多关注并付诸行动.

  • 标签: 青海 海晏县 沙岛地区 生态综合治理 效益分析
  • 简介:简要介绍了优质高产饲草作物—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来源、生态习性、优良性状、适口性、利用方法、适植范围及在栽培利用时应注意问题,提出了在我省种植意见和建议。

  • 标签: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 简介 栽培意见
  • 简介:猴头菇营养价值极高,含有的猴头菇多糖、猴头菇低聚糖、萜类物质、甾体化合物、吡喃酮类化合物、酚类物质等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本文论述了猴头菇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和所含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猴头菇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猴头菇 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 活性成分
  • 简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提法,是对“草”地位肯定,对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里程碑式重大意义.本文以锡林郭勒盟草原为例,根据锡林郭勒盟近年来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实际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总体思路,从落实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制度、提高草原生态保护水平,加大草原建设力度,巩固草原建设成果方面剖析了锡林郭勒盟如何做好“山水林田湖草”中“草”文章.

  • 标签: 锡林郭勒盟 草原生态 保护建设
  • 简介:采用分区放牧方法,对不同载畜率处理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确定最适宜载畜率。研究结果表明,过高载畜率和过低载畜率都不利于草地群落正常演替,载畜率为1.8只/ha处理有助于维持草地生产力。

  • 标签: 内蒙古高原 荒漠草原 绵羊放牧 盖度 密度 高度
  • 简介:"3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各个领域.针对利用"3S"技术在三江源区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意义、特点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根据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制定了动态监测主要内容.

  • 标签: “3S”技术 三江源区 生态环境 动态监测
  • 简介: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开始探索通过节水灌溉方式在严重沙化草地上建设人工草地,到2013年全旗节水灌溉牧草基地完成规划面积35800hm2,全旗苜蓿干草总产草量达到200000t,年产值达到4亿元。逐渐形成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带动、牧民积极参与4个投资建设模式。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节水灌溉牧草基地建设情况,对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牧草基地发展建议。

  • 标签: 节水灌溉 牧草基地 建设情况 存在问题 建议
  • 简介:于2014年在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典型草原上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三个年代气温变化、降水量变化和植被特征变化数据,分析各年代气温、降水量和植被特征变化规律和植被特征变化对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响应。结果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温逐渐上升,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1世纪初和2014年年均气温分别为4.52℃、4.75℃、5.94℃和6.14℃,54年间上升1.62℃,平均每年上升0.03℃。随着气温增加植被特征逐渐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气温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P〈0.05);平均降水量逐年下降,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1世纪初和2014年年均降水量分别为177.08mm、176.93mm、169.27mm和167.8mm,其下降率分别为0.85%、4.4%和5.2%。54年间下降9.28mm,平均每年下降0.17mm。随着降水量下降植被特征也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降水量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植被特征 影响
  • 简介:通过对黄南州、海南州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实地调查,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0.81万hm2,占计划任务94.95%.针对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在今后工作中应着重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因地制宜原则,切实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 标签: 退耕 还林还草 试点工作 调查 建议
  • 简介:以12个不同经度(从低到高依次为94°16′、94°46′、95°28′、95°58′、96°22′、98°0′、98°54′、99°26′、99°46′、102°26′、103°09′、105°03′)梯度内野外观测和土壤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种群裸果木与土壤有机质、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沿经度梯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裸果木叶C、P含量(319.15~493.98mg·g-1,0.55~1.36mg·g-1)随着经度增加而显著升高,裸果木叶N含量(5.41~32.71mg·g-1)随经度升高而显著降低,土壤C、N、P含量及碱解氮均随经度升高而增加,土壤pH、速效磷以及速效钾随经度增加而降低.裸果木叶片元素除C含量、C:N与土壤含水量之间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 标签: 裸果木 经度梯度 化学计量学 土壤有机质 土壤氮 土壤磷
  • 简介:研究不同物候期及不同刈割留茬高度下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指标、营养成分指标及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可为优质苜蓿青干草适时刈割及奶业安全、高效生产技术指标的确定提供有效依据。在不同物候期,即现蕾期(50%植株现蕾),初花期(10%植株开花)和盛花期(50%植株开花),刈割频率分别为3次、2次、1次,刈割留茬高度分别为2-5cm,5-8cm,8-10cm情况下对试验地苜蓿进行刈割,每个试验组均设置3个重复。综合考虑苜蓿生长特性、营养指标及根系生再生情况,在刈割物候期为现蕾期时苜蓿鲜草产量达最大,平均值为52216.51kg·hm^-2;初花期苜蓿全年干草产量达最大,平均值为11630.84kg·hm^-2;在不同刈割频率下,其CP含量、CP产量在现蕾期达到最大,分别为20.37和163.4kg·hm^-2,而RFV现蕾期比盛花期高出11.12个百分点;在留茬高度为5-8cm时,苜蓿全年干草产量最高(P〉0.05),为16279.95kg·hm^-2,再生相关系数最大出现在留茬高度为8-10cm时,为0.9401。紫花苜蓿最适刈割物候期为现蕾期至初花期,刈割频率以3次为宜,留茬高度为5-8cm,末次刈割时留茬高度为8-10cm时有利于其安全越冬及有效增加其分枝数。

  • 标签: 紫花苜蓿 刈割物候期 留茬高度
  • 简介:侯学煜先生(1912-1991),安徽省和县人,193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农学院农化系。1945-194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先在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任研究员,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室并任主任30余年,是新中国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奠基人之一。他曾兼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教授。

  • 标签: 侯学煜 植物学家 生态学家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植物生态学 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