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磷酸肌酸钠联合能量合剂用于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心肌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儿均已确诊。结果心肌酶水平显示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研究组较少,比较临床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5.6%(43/4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75.6%(34/4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磷酸肌酸钠联合能量合剂治疗小儿心肌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心肌酶水平,临床疗效较高,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87例缺血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加用ILIB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B治疗缺血性脑病可提高疗效,减少病残率。
简介:摘要目的将能谱CT单能量成像诊断方法应用于胆道系统X线阴性结石患者中,分析和评价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目标是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开展分析和临床诊断的32例胆道系统X线阴性结石患者,分组方法参考随机数字法,常规CT诊断方法实施于参照组(16例),能谱CT单能量成像诊断方法实施于实验组(16例),计算并研究2组患者的检出合计率、检验满意合计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检出合计率参比于实验组患者计算得到的数值,P<0.05,表现出数据值检验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的检验满意合计率参比于实验组患者计算得到的数值,P<0.05,表现出数据值检验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胆道系统X线阴性结石患者采取能谱CT单能量成像诊断方法获得良好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脂肝方对NASH肝细胞自噬、线粒体及其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8w正常组、8w模型组、12w正常对照组、12w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脂肝方低剂量组、脂肝方中剂量组、脂肝方高剂量组,8w正常组及8w模型组在8w末处死,其余组大鼠均于12w末处死。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给药组给药4周后取血用HLPC检测血清AMP/ATP比值,ELISA法检测血清AMPK含量,取肝脏组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细胞自噬及线粒体微结构改变。[结果]与12w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对照组、脂肝方高剂量组、脂肝方中剂量组的AMP/ATP比值降低(P〈0.05),而AMPK含量升高(P〈0.05);用药组中,脂肝方高剂量组的AMP/ATP比值最低(P〈0.05),AMPK含量最高(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12w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较8w模型组严重,线粒体自噬体较8w模型组增多;而用药组肝细胞线粒体结构受损程度较12w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且自噬体较12w模型对照组减少,以脂肝方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脂肝方能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防止线粒体损伤,激活AMPK,可能促进了线粒体自噬降解的快速完成,以减缓或阻止肝细胞炎症坏死的发生和加重,脂肝方对NASH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源CT的双能量头部CT血管造影应用与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31例经介入治疗或手术实证患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能量头部CTA进行诊断,收集所有患者的双能量CTA图像由进行诊断,研究其诊断准确性和诊断有效性。结果实际结果显示,在31例介入患者中,有27例患者为单发动脉瘤,3例患者为双动脉瘤,1例患者为4动脉瘤。通过医疗人员对患者图像进行分析,双能CTA检测显示,检出26例患者为动脉瘤,检出3例双动脉瘤,1例4动脉瘤,漏检5例,其准确性为83.87%,检出特异性为100%。结论双能量CTA检出是一项有效的检测方式,其检查方式较为快速,并且检查过程无需对患者造成创伤即可准确诊断患者的颅内动脉瘤症状,在提高检测准确度的同时,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对于动脉临床检测具有良好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检查的价值,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门诊以及住院部收住入院的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以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接受双源CT二代成像扫描技术,对照组接受16排螺旋CT成像扫描技术。对比两组的颈动脉血管平均CT扫描值、扫描成像噪声、扫描图像质量以及扫描辐射剂量。结果对比两组图像治疗评估数据,研究组的颈动脉CT扫描值高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扫描成像噪声低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脑血管显示效果评分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辐射剂量,研究组的CTDIvol、DLP以及ED值均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检查中,扫描结果图像质量较好,辐射剂量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去骨血管成像(dualenergyboneremoval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DE-CTA)对头颈部动脉开窗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动脉开窗畸形头颈部CTA影像资料和临床表现,观察动脉开窗畸形的位置、形态以及毗邻关系,所有病例均行双源CT双能量去骨CTA检查。结果28例均为单发开窗畸形,凸透镜型5例,裂隙型21例,重复型2例;基底动脉16例,椎动脉8例,大脑前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1例,椎基底动脉结合部1例;男女各半,性别间无明显性差异。结论DE-CTA可以准确显示动脉开窗畸形的位置、形态和毗邻关系,有助于指导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电刀和超声刀两种能量器械在肺段切除术中分离段间交界面效果的差异。方法建立离体猪肺的肺段切除术模型,使用两种能量器械分别行段间交界面的分离,比较两组肺段切除术模型的漏气、切缘损伤等指标。结果使用电刀和超声刀分割后,段间交界面的漏气程度无明显差异[(17.3±1.0)cmH2O对(16.4±2.9)cmH2O,1 cmH2O=0.098 kPa,P=0.17]。超声刀导致的切缘热损伤深度显著小于电刀[(354.35±98.81)μm对(819.70±158.00)μm,P<0.01]。结论使用电刀和超声刀分割段间交界面各具优缺点,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情况合理选择能量器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能量冲击波治疗(LI-ESWT)外伤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62例外伤后尿道狭窄行尿道吻合术后诊断为外伤性ED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36±11)岁。其中骨盆骨折尿道断裂46例,骑跨伤尿道断裂16例。患者均诉外伤后即出现ED,病史(12.2±4.7)个月。62例中30例采用LI-ESWT(冲击波组),年龄(33±11)岁,病史(12.7±5.1)个月,阴茎勃起硬度评分(EHS)(1.50±0.51)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8.57±3.98)分,其中轻度(12~21分)6例、中度(8~11分)9例、重度(≤7分)15例。32例未接受任何治疗,仅与冲击波组同时间点进行定期随访(对照组),年龄(39±12)岁,病史(11.7±4.4)个月,EHS(1.47±0.51)分,IIEF-5评分(8.50±5.24)分,其中轻度(12~21分)8例、中度(8~11分)9例、重度(≤7分)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组对3个不同部位(阴茎干和左右侧阴茎脚),发射3 000次冲击波,能量强度为0.09 mJ/mm2;每周2次,治疗全程共6周。两组分别于入组前和冲击波治疗后4、8、12周评价观察指标,包括IIEF-5、阴茎夜间勃起测试(NPT)和EHS、性生活日记(SEP2)。结果治疗后冲击波组和对照组的IIEF-5分别为(15.67±3.89)分和(9.41±4.66)分,IIEF-5增加值分别为(7.10±3.79)分和(1.03±0.97)分,EHS分别为(2.60±0.62)分和(1.53±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冲击波组和对照组治疗后SEP2问题2回答"是",即阴茎勃起后能成功插入阴道的比例分别为67%(20/3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IIEF-5增加5分计算有效率,冲击波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0%(21/3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EHS评分为≥3分计算有效率,冲击波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20/3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PT监测冲击波组治疗后符合正常有效勃起16例(53%),对照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1)。冲击波组和对照组随访至治疗后8周和12周,两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组治疗过程和治疗后均未发现并发症。结论LI-ESWT能显著改善外伤性ED患者的勃起功能,是外伤性ED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中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新安国际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3例,对患者分别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取材送病理检查。分析患者宫腔镜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及ROC曲线面积。结果73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显示,非息肉组35例,息肉组38例;三维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标准误分别为0.93、0.04;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标准误分别为0.92、0.03;两种检查方法的ROC曲线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度高,与宫腔镜检查效果相似。
简介:目的探究双能量CT(DECT)评价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30例进行化疗栓塞,于术后4周行DE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了解患者肝脏病灶情况。对DECT图像分别采用双能量成像处理法(A法)和常规成像处理(B法),根据病灶碘油缺损区和(或)周边区强化显示结果进行评分,并DE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法取得图片的评分显著高于B法(P〈0.05)。DSA检出42个病灶,A法和B法分别检测出38个和32个病灶;A法的病灶阳性检出率为90.5%、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86.0%,显著高于B法(阳性病灶检出率为76.2%、敏感性为76.2%、特异性为58.0%)(P〈0.05)。结论DECT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效果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该研究为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手术治疗的34例胫骨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4例患者3个月内愈合骨折愈合16例,4至6个月骨折愈合15,3例在7至8个月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5.29%(29/34)。3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经治疗痊愈。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手术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切口小,在达到内固定的同时,减少了软组织损伤、感染和皮肤坏死的发生,使骨愈合时间和效果提升。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脏功能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0例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发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狭窄患者,并行DSA检查,分析其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灌注改变。结果:60例LAD不同程度狭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心肌质量(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心肌灌注异常情况:正常组无灌注异常;轻度狭窄组2例,中度狭窄组11例,重度狭窄/闭塞组21例。结论: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可评估左心室功能、心肌灌注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