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西方媒体对中国长期的偏见和误读,加上达赖集团“美化”和“神化”旧西藏、“妖魔化”新西藏,误导了外国公众.全国西藏代表团对北美进行访问,各位代表讲述了自己和西藏的真实故事,这令许多西方人士感到耳目一新,并产生了积极效果.这次活动为我们今后开展涉藏公共外交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贴近外国公众的口味和习惯;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积极影响国际涉藏舆论;重视发挥智库、非政府组织等社会机构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海外侨、学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

  • 标签: 公共外交 全国人大 代表团 西藏 北美 桥梁纽带作用
  • 简介:当前中国的崛起已经让美国人惴惴不安,中国人自己把中国的崛起上升为一种模式、一种理论更让很多美国人忧心忡忡.考察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十分必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也发生诸多变化.

  • 标签: 中国人形象 美国人 人眼 “新”
  • 简介:真正深入人心的“中国”,是真正走出去的“人”,人的表情、举动、气质,才是代表中国的.公共外交永远是以人为本,靠人推动的.它不仅是政府的任务,更是每一个走出去的企业家、留学生、游客等民间人士的责任.同时,中国人新形象的塑造也需要外国媒体和民众摆正态度.

  • 标签: 公共外交 中国人 大使 “中国” 以人为本 民间人士
  • 简介:多数韩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是认为中国和中国人具有“威胁性”.其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中国的经济、军事和国际影响力的快速增长.然而,中国的佛教却是能让韩国人心动的“魅力因素”,韩国佛教信徒一直对中国佛教有着非常好的印象.通过佛教交流向韩国民众展现中国和中国人的魅力十分必要.

  • 标签: 佛教交流 中国人 国际影响力 韩国人 中国佛教 威胁性
  • 简介:近十几年,中非关系迅猛发展.随着双方经贸的稳步推进,将有更多的中国人前往非洲求职、创业.如果中国人不主动融入非洲,中非民间关系就难以健康发展,中非关系全面发展也就难以推动.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在非中国人与中国企业需要从以下四点做好功课:把自身的发展同非洲发展联系起来,多雇佣非洲员工;采取开放的态度,多接触非洲人;在前往非洲以前,应当对当地的法律、政策、文化以及政治(战争)风险进行研究评估;重视企业社会责任.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非洲人 中国人 中非关系 稳步推进 民间关系
  • 简介:国人的国际新形象和中国的国际形象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大陆中国人形象,应该还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中国人,甚至包括在海外华人社会的华族华裔,他们的形象是中国人国际新形象的延伸,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社会展示出一个构成中国人国际新形象的完整画面.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国际形象塑造的困难与挑战,在形象的塑造和文化传播等方面我们仍然属于弱势族群.

  • 标签: 中国人形象 形象塑造 国际形象 海外华人社会 港澳台地区 弱势族群
  • 简介:中日两国是近邻,复杂且变化的中日关系正处于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推进两国人民之间客观地相互认知,传播正确信息,解释中国相关外交政策,清除民众心理认识障碍,可以适当化解当前中日关系的紧张局面.

  • 标签: 中日两国 认知 人民 中日关系 邦交正常化 外交政策
  • 简介:2010年元月,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代表团访问日本.在有限的时间内,代表团成员访问了日本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大学和企业,就广泛的话题,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了深入的交流,真正体现了公共外交的特点和优势,加深了中日之间的了解和互信.

  • 标签: 公共外交 全国政协 代表团 日本 2010年 国会议员
  • 简介:作为一部研究中国“丝路战略”软环境的著作,《丝路学研究》(时事出版社,2014年9月)一书重点研究了丝路辐射空间内的中国人文外交.从“新的视角”重审作为“文化线路”之一的丝路后发现,“丝绸之路”已衍化为“丝路辐射空间”,并从历史梳理、主要项目、反思与展望这三个方面论述中国人文外交,整理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外交的项目.

  • 标签: 中国特色 外交 人文 阐释 塑形 沉淀
  • 简介:公共外交活动要以是否取得实际效果来衡量.如何做得这一点呢?吕凤鼎大使告诉我们:首先,我们要把国内的事情做好;第二,我们要把政府外交与公共外交结合起来,第三,我们交朋友要真诚,方式方法要有针对性,要坚持不懈地持续沟通.

  • 标签: 公共外交 委员会 全国政协 大使 外事 专访
  • 简介:艺术本身就是世界语言,不需翻译,就可以沟通全人类的心灵.这是艺术在国际交流方面的巨大优势.在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文化和艺术给人带来的感动力量和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广袤土地上丰富的民间艺术样式,这都是艺术公共外交宝藏中的重要财富.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结合他自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他对艺术公共外交的思考.

  • 标签: 艺术家 世界语言 全国政协常委 韩美林 专访 中国
  • 简介:正当国内外就“中国梦”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做出各种解说之际,美国资深中国问题学者奥维尔·谢尔和约翰·德勒里二人合作,在2013年出版了《富强-中国21世纪的长征》(WealthandPower-China’sLongMarchtotheTwenty-firstCentury,RandomHouse,2013)一书.

  • 标签: 21世纪 中国梦 长征 外国人 解读 著作
  • 简介:如果说王林旭教授的超象艺术从具体问题上来说是想回答“中国美术如何与世界对话”的问题,那么这项艺术所取得的包括在美国社会产生的巨大成功,从思想层面揭示了中国文化如何与世界互动与融合的途径.公共外交的内涵就是传播中国文化,但绝不是要掩盖一个发扬另一个,而是要超越文化差异,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文化交融.

  • 标签: 公共外交 全国政协常委 艺术 著名画家 林旭 专访
  • 简介:很多宗教传播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国际交流史和外交史.宗教给不同国家、民族的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桥梁和渠道.当代人类面临着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教派纷争、种族歧视、邪教猖獗、恐怖主义盛行等诸多问题,佛教则蕴涵着十分深刻的和平内涵,慈悲、无我、平等、圆融的和平教义,感召着佛教徒通过自身的净化成为和平使者.学诚法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思考,给我们讲述了他对佛教国际交流与公共外交的思考.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国际交流 公共外交 学诚法师 全国政协常委 副会长
  • 简介:我国是侨务资源大国,拥有数千万海外华人华侨。他们在传播中华文化、塑遣中国形象和支持祖国发展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认为,我们要加强侨务公共外交,就要以中华文化为纽带,鼓励华人华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为住在国的发展以及住在国与我国的友好合作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增进海外华侨华人住在国民众对中国的亲近感,借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 标签: 中国侨联 中华文化 侨务资源 公共外交 全国政协委员 副主席
  • 简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海外权益越来越多,中国推动公共外交和参与全球治理的步伐明显加快.党的十八大报告既提到“全球治理”又提到“公共外交”.全球治理与公共外交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公共外交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为解答这些问题,本刊编辑部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

  • 标签: 全国政协常委 全球治理 公共外交 国际关系 北京大学 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