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选取在我院接受临床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皮内针结合穴位按摩探讨该种合并治疗方案在缓解术后疼痛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正式开始于2021年6月,结束于2021年12月,选取在上述时间范围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以及病例的结尾数字单双号情况进行分组,其中45例患者应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案,另外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皮内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结果:合并应用皮内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疼痛评分相对较低,并且各项功能指标情况更为优良,与应用常规治疗方案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的术后治疗中皮内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的应用价值较为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具有较为优越的应用优势。
简介:摘要 回归分析41例骨折术后恶心呕吐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中医护理经验。通过采取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措施,39例患儿恶心呕吐症状明显缓解或消除,穴位按摩止呕显效率为95.1%,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儿童骨折术后恶心呕吐时采用穴位按摩止呕为主导的中医整体护理,安全显效,且操作简便、为非侵入性操作,可降低药物使用率,患儿接受度及满意度高,加速了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抽动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小儿抽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针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针灸针刺特定穴位,并在穴位上贴敷中药贴敷物,每周治疗3次,持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接受口服药物治疗,每日服用常规药物。采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评估抽动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YGTSS评分明显降低,抽动症症状得到缓解。对照组治疗后,YGTSS评分也有所降低,但降幅较观察组明显减少。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抽动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抽动症症状。该治疗方法可以作为小儿抽动症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微生物组对胚胎植入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取的不明原因RIF患者15例为观察组,以同期第一周期IVF成功妊娠患者15例为对照组。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提取总基因组DNA,对16S rDNA V3~V4区基因扩增,经Illumina Miseq测序后,比较两组阴道微生物组的丰度和结构。定义阴道乳杆菌丰度>90%为乳杆菌主导(LD) 患者,乳杆菌丰度≤90%为非乳杆菌主导( NLD) ,比较两者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LD和NLD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6.67%及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阴道乳杆菌丰度与IVF临床妊娠率相关,乳杆菌主导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诊断产后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间收治的50例拟诊为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扫描诊断,回顾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表现,计算胎盘植入的检出率,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MRI诊断符合率。结果50例拟诊为胎盘植入的患者经MRI检查,共确定胎盘植入患者39例,检出率为78.0%,26例患者可见胎盘粘连表现,30例患者可见植入表现,其中,17例同时合并粘连及植入表现。将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符合率为100.0%。结论MRI诊断产后胎盘植入能对胎盘的不同结构及子宫肌层的侵袭浸润情况进行准确诊断,诊断的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同步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克塞)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8例胃癌、6例直肠癌、5例结肠癌、7例卵巢癌、8例淋巴瘤、6例白血病共40例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第1天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静脉血栓5000单位皮下注射1次/d,应用时间〈20d作为实验组,并与以往应用同样置管方法未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的40例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40例实验组患者在携带中心静脉导管1个月内未出现机械性静脉炎及静脉血栓症状。留置导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患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期间应用抗凝治疗可以改善机体高凝状态,有效降低肢体静脉血栓发生率,延长了患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时间,减少药物对外周静脉刺激,减轻患者用药时的痛苦,帮助患者完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