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骶骨发育不良的腰骶部畸形术后断棒的发生并探讨相应的翻修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南京鼓楼医院手术治疗的19例合并骶骨发育不良的腰骶部畸形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9.6±5.2)岁,通过术后规律的随访评估患儿矫形效果、内固定在位情况,记录出现断棒的时间及位置,并测量侧Cobb角、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平衡等指标,分析相应的翻修手术方案及效果。结果在随访过程中共有3例患儿发生了断棒,因此合并骶骨发育不良的腰骶部畸形术后断棒的发生率为15.8%(3/19)。依据3例患儿各自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方案并行脊柱单纯后路翻修手术,其中,最关键的步骤为骶髂关节缺损处的充分植骨融合。在翻修手术后,有2例患儿的侧Cobb角得到改善(91.5°比47.5°,49.0°比28.0°),1例患儿的冠状面平衡得到改善(40.3 mm比24.3 mm),且均无并发症的再发生。结论合并骶骨发育不良的腰骶部畸形患儿术后断棒的发生比较常见,这可能与其独特的畸形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有关,个性化的翻修策略和骶髂关节缺损处的充分植骨融合将保证翻修术后脊柱平衡的重建与维持。

  • 标签: 骨疾病,发育性 骶骨发育不良 腰骶部畸形 断棒 翻修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关节置换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6月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6例行关节置换患者,统计入组患者围期发生脑梗死情况,通过比较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等一般资料及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麻醉类型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等合并症情况探究影响老年骨关节置换期出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同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入组196例行骨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手术时间介于62min~12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9min,中出血量介于211ml~584ml,平均出血量为369ml,术后引流量介于294ml~512ml,平均引流量为328ml。统计可知,入组患者术后出现脑梗死56例,临床表现包括吞咽困难、肌肉力量降低、四肢麻木、口齿不清等,其中髋关节结核6例(10.71%)、强制性脊柱炎6例(10.71%)、股骨头坏死8例(14.29%)、股骨颈骨折25例(44.64%)、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7.14%)、骨关节肿瘤5例(8.93%)、其他病因2例(3.57%)。患者术后出现的脑梗死症状证实为新发病灶,确诊出现脑梗死症状后给予调节血压、血糖、血小板抗凝、血管扩容、改善血管微循环等相应治疗对策,46例(82.14%)患者治疗有效,脑梗死症状明显改善,6例(10.71%)患者治疗无效,脑梗死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家属及患者同意后自愿放弃治疗,4例(7.13%)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呼吸系统及心血管循环系统出现严重衰竭。统计分析发现,年龄超过65岁、肥胖、有吸烟史及家族史、有低血红蛋白及低蛋白血症、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合并症、疾病类型、麻醉方式、ASA评级Ⅲ及以上是影响行骨关节置换患者围期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超过65岁、肥胖、有吸烟史及家族史、有低血红蛋白及低蛋白血症、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合并症、疾病类型、麻醉方式、ASA评级Ⅲ及以上是影响行骨关节置换患者围期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有上述特征患者应密切注意,并进行精细护理,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 标签: 骨关节置换术 脑梗死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方法将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100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优质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34%、83.56%,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剜除和电切在超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对收治的98例超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9例,实施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实验组患者49例,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然后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指标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指标中没有显著差异,P值>0.05,对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均有明显下降,最大尿流明显上升。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中膀胱冲洗时间等手术指标评分中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统计学意义显著。此外,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38%,P值<0.05。结论通过对超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预后,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超大前列腺增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B超可视下人流与传统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的孕妇在阴道B超的引导下行可视人工流产,对照组的孕妇按照传统方法进行人工流产。观察手术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手术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手术时间更短、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B超下可视人工流产具有直观性,能够动态观察宫腔变化,相比与传统人流,阴道B超下可视人流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中出血量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B超可视下人流术 传统人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栓塞和开颅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比照。方法选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脑动脉瘤患者6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患者。A组患者实施介入栓塞,B组患者实施开颅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要高于B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优良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介入栓塞术 开颅术 脑动脉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治疗重症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围期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重症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行羊膜移植治疗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术后随访30d,观察患者视力情况、复发率、上睑结膜乳头增生和角膜修复情况。结果32例患者随访12个月,视力提高,上睑结膜基本光滑,未见明显增生,角膜透明或形成角膜薄浅,其中10例术后次年五月份复发,用药后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羊膜移植治万重症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安全有效,有针对性的围期护理可以保证手术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羊膜移植术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AIS)后路矫形时是否可以将上固定椎(UIV)选择在上端椎(UEV)下方一个椎体。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选择性后路融合的Lenke 5C型AIS患者28例,其中男4例,女24例,年龄为(15.0±2.0)岁;Risser征2~5级。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下列影像学参数:胸弯、腰弯Cobb角、UIV和下固定椎(LIV)的偏移(translation)及倾斜角(tilt)、胸弯和腰弯顶椎偏移(AVT)、冠状面平衡。根据末次随访时患者是否出现近端失代偿分为失代偿组和未失代偿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参数和脊柱侧研究协会问卷(SRS-22)评分。结果6例(21.4%)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出现近端失代偿。失代偿与无失代偿两组患者的Risser分级(3.8±1.0比3.6±1.6)、术前胸弯Cobb角(25.8°±2.2°比26.3°±6.4°)、主弯Cobb角(43.7°±3.4°比45.2°±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近端失代偿患者的术前腰弯/胸弯顶椎偏移比值(L-T AVT)显著较大(6.3±1.3比4.0±2.0,P=0.048)。结论对于Lenke 5C型AIS患者,若术前胸弯Cobb角>15°,Risser>2级,术前腰弯/胸弯顶椎偏移比值较小,可将UIV设计为UEV下方一个椎体,并不增加近端失代偿风险却可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上固定椎 上端椎 近端失代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全麻扁桃体切除与局麻扁桃体切除对患者中术后的影响,总结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扁桃体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全麻切除)与观察组(局麻切除)各43例,对比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性出血及扁桃体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出血量>100mL30例,手术时间>30min28例,活动性出血2例,术后扁桃体残留2例;观察组中总出血量>100mL18例,手术时间>30min15例,活动性出血有1例,术后扁桃体残留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与局麻扁桃体切除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相对安全、痛苦少,但中出血较多术后易残留。局麻在扁桃体切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关节置换期输血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医院病例系统回顾性纳入2019年1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行初次髋关节置换(THA)、膝关节置换(TKA)的患者数据。对比初次THA及初次TKA患者的输血率及输血与未输血患者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围期输血危险因素。主要观察指标是围期输血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 034例患者,2 072台初次THA及TKA;男705例,女1 329例;年龄(60±24)岁。其中初次单侧THA患者1 099例,同期双侧THA 38例;初次单侧TKA患者897例。在所有患者中,共有11例(0.54%)在围期接受了红细胞悬液输注,平均输血量为(2.6±1.2)U;2例(0.09%)TKA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初次THA患者的平均输血率为0.79%(9/1 137),初次TKA患者的输血率为0.22%(2/897)。输血患者术前血红蛋白(Hb)较低(P=0.041),术前并存血液系统疾病的比例更高(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术前Hb未达标是围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5.663,P=0.018)。结论在加速康复理念及现代血液管理策略的干预下,初次THA和TKA围期输血率已显著降低;术前Hb水平达标应是围期血液管理的重要门槛。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加速康复外科 异体输血 血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