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穴压豆用于产后催乳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3年3月-2024年2月本科接诊产妇(n=60)。试验组产后催乳采取耳穴压豆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泌乳开始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泌乳开始时间:试验组只有(18.16±5.79)h,但对照组却长达(23.85±6.92)h,比较发现:试验组泌乳开始时间更短(P<0.05)。泌乳量: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达到(98.31±0.83)分,但对照组却仅有(90.06±1.58)分,比较发现:试验组护理质量更优(P<0.05)。结论:产妇用耳穴压豆护理,催乳效果显著,护理质量提升也更加明显。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田湾核电站5、号机组安装交工资料组卷移交的整体工作,从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流程、管理规划,交工资料的收集范围要求、责任划分、质量要求,以及管理中的亮点和管理建议等方面简要描述。旨在通过总结,为后续其他项目部交工资料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简介:中草药作畜禽饲料添加剂,可充分利用天然资源,拓宽饲料添加剂原料来源,且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畜禽的增重。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饲养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出口创汇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城乡兴起养猪热。为发挥中草药的优势,促进饲料工业发展,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我们自1992年以来研制出猪的催长防病中药饲料添加剂—“黄精散”,经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试验猪的选择选自本村养猪场、出生日期相近的长白猪与土种猪杂交所产一代杂种60日龄断乳仔猪20头,这些仔猪均为健康无病且发育正常者。(二)“黄精散”猪催长防病饲料添加
简介:摘要中医认为产后缺乳是由于产妇气血亏虚、不能生化乳汁,或因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致。隋代〈诸病源候论〉将此证列为“产后乳无汁候”。认为其病因是“既产则血水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产后缺乳“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涩当疏之”。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多数产后乳汁缺乏的产妇均伴有先天乳腺发育不良或贫血等慢性疾病的患病史,或分娩时失血过多、产后情志不遂、过食肥甘、劳逸失常及哺乳不当等情况。因此,笔者认为治疗此病应首先根据产妇乳房有无胀痛、乳汁清稀或浓稠以及舌诊和脉诊的情况辨清疾病的虚实,再结合其他症状对症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后缺乳患者采取催乳汤+穴位按摩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8年6月所接收的300例产后缺乳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分别为150例。单一组仅采取催乳汤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加以穴位按摩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治疗前后的乳汁分泌量。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144例(96.00%)显著高于单一组98例(65.33%),两组治疗前的乳汁分泌量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乳汁分泌量(637.85±131.32)ml显著高于单一组(411.52±120.01)ml,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产后缺乳患者采取催乳汤+穴位按摩进行联合治疗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泌乳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孕晚期产妇使用适量米索前列醇催引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的80例孕晚期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配产妇至两组,两组均使用米索前列醇催引产,其中Ⅰ组(n=40)给药量取12.5ug,Ⅱ组(n=40)给药量取25ug,分析评估两组的催引产情况。结果两组在引产成功率、加用催产素率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产妇在引产至临产时间、临产至胎儿娩出时间及用药次数上相比Ⅰ组明显缩短或减少,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晚期产妇使用适量(25ug)米索前列醇催引产,整体效果较低剂量(12.5ug)给药更理想,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给结合氟马西尼进行催醒,同时探究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之间手术时间在三小时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奇偶相关分配方式将82例患者分为数量均等两组,分别是41例对照组以及41例实验组,给与对照组患者实施生理盐水干预,对实验组患者结合氟马西尼干预,探究两组患者实际催醒效果。结果实验组41例患者在经过氟马西尼催醒之后,五分钟催醒率是53.7%(22/41),半小时催醒率是85.3%(35/41);对照组手术以后神志较缓恢复,五分钟催醒率是22.0%(9/41),半小时催醒率是41.5%(17/41),两组患者催醒效果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凭静脉麻醉患者给与氟马西尼催醒,能够起到较好的催醒效果,迅速安全,同时对于呼吸循环的影响较为微弱,具有较少副作用,因此可将该方法实际应用在现今以及后续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