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7 个结果
  • 简介:秦岭的《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是第一部表现计划生育如何影响民生的中篇小说,当然,在此之前有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但二者的旨趣明显不同。在《蛙》,莫言以饱满的细节展示了计划生育烙在民间之躯上的累累伤痕,这种对历史创伤的书写以及由此对计划生育的深刻反思使人想起“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秦岭在写作《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时,显然已经将叙述与思考的重心转移到了反思之上。

  • 标签: 秦岭 《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 简介:作为传统修辞手法,拟称在诗歌不表现身份与文化意识。不同的是,在拉金的《行军经过》等作品,说话人具有明显的英格兰文化身份观,并力图通过人称变化、意图控制和提喻、反讽等修辞方式在读者心中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说话人的这种文化意识形态功能源自拉金在《上教堂》中所表达的对民族生存结构的信仰,这种信仰最终指向一种自赏惧外的“电网意识”,成为拉金诗歌的争议之源。

  • 标签: 拉金 拟称 英国性 身份 文化意识形态
  • 简介:《春秋》是“经”又是“史”,它开创了以坚持道德原则与价值判断为核心的中国史学传统,使史学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一个监督系统;它也开创了以文化而不以血统为原则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所谓“春秋大义”,其实就是九个字:定是非,正名分,明责任。《春秋》所倡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 标签: 《春秋》 经学 史学 “春秋大义” 价值观
  • 简介:在文字学的观照下,世界三大原始史诗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成色:荷马史诗得益于其史诗的生长处于两种文字之间一段历史区间中,与文字的关系配合恰好,由此既获得了内容和技巧方面的经典性,又拥有体积上的分量;亚述史诗与文字的结合过早,使得《吉尔伽美什》在与文字的遇合获得了忧思的气质,却失掉了充分演绎自身的可能;印度史诗与文字关系过于稀疏,使其可以在八个世纪的漫游无止境地自由生长,而有其巨型的历史构型,但这种生相却使其难以在时间约束中进行情节布局的精细考量与合理的精度提炼。

  • 标签: 史诗 荷马 亚述 印度 口头 文字
  • 简介:戈迪默以南非特殊历史背景的剧烈政治冲突为语境,以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相互投射为中介,聚焦导致主体遭受磨难与精神错乱的文化根源,探讨了超越国家、民族、性别、阶级、种族及具体文化范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群体性的文化病理,揭示了这种体现个体与文明冲突的文化结构之“年寄话语”本质,提出了治疗或颠覆这种文化病理结构的“青春诗学”式文化政治。因此,《伯格的女儿》通过探索主体成长过程的社会化特征,解析了列维一施特劳斯与弗洛伊德所试图解答的人类生存之基本命题。

  • 标签: 《伯格的女儿》 文化病理 年寄话语 青春诗学
  • 简介:<正>弥尔顿《失乐园》(1665)第二章写撒旦听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决定去一探虚实。第三章,他来到了地球,有这样三行诗。诗人把撒旦比作一只雕,从喜马拉雅山飞下,想飞向印度去猎取食物,但

  • 标签: 弥尔顿 十七世纪 失乐园 作家 英国人 人文主义
  • 简介:2014年5月31日至6月1日,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简称“莎会”)主办、南京大学英语系和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莎士比亚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是莎会自2013年复会以后举办的首次年会。来自全国高校与研究机构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莎士比亚研究 年会综述 中国 南京大学 动态 外国文学
  • 简介: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在李白现存近千首的作品,有许多才气淋漓、风格豪迈的鸿篇巨制,李白的精神个性与诗歌的艺术特质也最于此等篇章见出。相形之下,《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这首五言小律,虽称不上是大篇,也没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但每每读来,都以感情真挚细腻而撩动我们的心

  • 标签: 小律 艺术力量 一瓣 五言 艺术特质 赠新平少年
  • 简介:<正>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最杰出的代表,《纪念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里世系"里的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这篇恐怖、阴森和充满感伤的短篇小说备受历代评论家的关注,也吸引着无数读者饶有兴趣的阅读。通常爱米莉被解读成一个代表传统的纪念碑,一个代表内战前南方价值和南方文化的象征。随着20世纪80年代短篇小说认知批评的发展,批评家们从认知的高度就短篇小说意义解读过程的认知框架设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在认知批评的框架下重读《纪念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该文本有了新的内涵。

  • 标签: 爱米 美国南方 威廉·福克纳 约克纳帕塔法 艾米莉 南方传统
  • 简介:"礼"讲的是"人道"。"人道"即为人之道。当今时代,深入中国"礼"的文化渊源及内涵本质,重温中华民族"礼"的传统价值观,不仅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也有利于中国文明新形象的重塑。本文拟从"礼"的基本含义与功能、"三礼"的基本内容、"六礼"及其意义、"礼"与西方价值观比较等四个方面展开。

  • 标签: 人道 “三礼” “六礼” 传统价值观 西方价值观
  • 简介:魏微的短篇小说《化妆》在阅读上颇具挑战性。可以肯定地说将会见仁见智,歧义纷呈。这倒不是由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复杂,也并非叙述手段的新奇,相反,这一切都十分庸常,传统;而是由于女主人公不可理喻的变态行为,不该作秀的作秀,不该发烧的发烧,不该癫狂的癫狂。

  • 标签: 魏微 《化妆》 短篇小说 人物形象 人性精神
  • 简介:本文基于《杜伊诺哀歌》第八首,探讨里尔克的“敞开者”概念以及与此相关但不等同的“世界内在空间”。前者是除“敞开”之外再无界定可能性的“纯粹空间”,它对知晓自身局限性的常人是封闭的。相对人类所处的“被阐释的世界”,“造物”的存在则是无边无际的,不受讲究区分、是否等意识的拘束和限制,尽管无论人还是动物都有上下等差和临界状态。第八首哀歌的人兽对比,与其说是呼吁回归,毋宁说是意在批判。在里尔克看来,若想拯救《祈祷书》、《马尔特手记》等作品抨击的现代世界,出路在于以诗的语言营造“世界内在空间”,构建一个扬弃时间线性、消弭包括生死在内的各种界限的大一统空间。

  • 标签: 里尔克 《杜伊诺哀歌》“敞开者” “世界内在空间” 界限
  • 简介: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描绘的是世俗生活普通的小市民家庭的真实生活场景,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生活缩影,更塑造了世俗生活中小人物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探索人物形象背后的内涵和体现的普通小人物的生活与精神困境。

  • 标签: 世俗生活 小人物 生活困境 精神困境
  • 简介:内容摘要荷尔德林的小说《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在主题和人物设置上都体现了对立观。本文首先分析影响荷氏对立统一思想的精神史背景,然后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三组对立关系:1、主人公许佩里翁与朋友阿拉邦德和恋人狄奥蒂玛之间对立的人物设置2、以《命运之歌》为代表的众神与人的对立关系;3、古希腊雅典人与现代德国人的对立关系。

  • 标签: 荷尔德林 许佩里翁 对立观 对立统一 人物的对立设置
  • 简介:<正>霍夫曼属于德国文学史上问题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作家之列。围绕着这位作家的思想倾向、艺术手法和历史地位等问题而展开的一场国际性的大论战,已历时一个半多世纪了。尽管他和他的作品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遭遇,但是不可否认,在十九世纪,他与歌德、席勒和海涅一起,并列为最负盛名的德国作家。《公猫摩尔》标志着霍夫曼文学创作的高峰。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德国浪漫派的一部优秀小说。作品内容新颖,形式独特,风格怪异。探索一下这部小说的问题会有助于我们了解霍夫曼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 标签: 霍夫曼 作品 艺术特色 艺术手法 艺术家 代表作
  • 简介:<正>由大同市委宣传部、大同市文联、《小品文选刊》杂志社联合举办,《小品文选刊》杂志社具体承办的2009国散文期刊年会,于2009年6月19日至21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隆重举行。来自《散文》、《散文海外版》、《美文》、《随笔》、《散文选刊》、《散文百家》、《海燕都市美文》、《小品文选刊》、《华夏散文》等九家散文期刊社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散文 小品文选刊 山西大同 期刊信息 九家 《随笔》
  • 简介:本稿以《1Q84》青豆与天吾的情爱为切入点,兼顾村上其他文学作品的情爱叙事方式,探讨情爱之于村上文学的位置和意义。从小说的结局来看,《1Q84》一改村上文学情爱叙事的迷失、寻找、再迷失,孤独、相遇、重回孤独的路线,把对爱情的信念与对宗教的虔诚和奉献精神融为一体,将宗教作为情爱的媒介和催化剂,使其变得坚定与明朗。由此,从《挪威的森林》开始,经过《斯普托尼克恋人》《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一直到《1Q84》,村上春树文学的情爱叙事,形成了一条"孤独·寻找·超越"的轨迹。

  • 标签: 《1Q84》 青豆 宗教 现实
  • 简介:<正>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五日是埃尔温·施特里马特诞辰七十周年,我写这篇文章以资纪念。在民主德国文学,施特里马特可说是仅决于安娜·西格斯的重要小说家。这里,我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爱好者介绍这位作家。我们在本文中从几个方面考察他在民主德国文学的地位。一方面,这个题目要求我们集中研究作家的具有本质意义的成就,因为只有这种成就才能决定一个作家在民族文学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作家不能孤立考察,而要联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

  • 标签: 创造者 本质意义 历史意义 根本问题 教条主义者 沃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