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及研究。方法:选取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来我院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100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其中对照组为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组为合并冠心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及心界扩大发生率方面进行分析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症状受体征影响,容易漏诊、误诊,加强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每组各45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至对照组,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至观察组,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该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分析,可以发现对照组的救治效率比观察组要低,80.00%是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是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电轴左偏、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心绞痛与心悸的发生率均比观察组要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当对症进行治疗,患者的发病原因众多,且容易反复病情,导致死亡率与漏诊率都较高。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微创技术对脊源性相关病的特殊疗效。方法:对 60例有脊源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分组处理,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组,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开放式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微创技术来治疗脊柱的创伤。在一段时间过后,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的好转,并且发病的机率减少,患者身体恢复快,同时心情阳光;对照组的患者伤口出现感染的情况居多,同时病情恢复慢,病人心理阴影大。结论:微创技术对脊柱疾病的治疗效果好,患者的康复几率大,在有效保证患者健康的同时还能保证患者的心情和治疗的效果,降低脊柱疾病的并发症的产生。微创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伤口的大小,伤口愈合速度快,提高脊柱治疗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伤口的愈合,降低感染的情况发生,减少了病人住院的时间。并且,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微创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深入 ,微创技术对脊源性相关病治疗方面应用的愈加广泛。
简介:摘要:目的 思考低分子肝素与米力农综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英文简称CPHD)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出本科室在2019/1-2020/1期间接收的40例CPHD患者,结合其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多巴酚丁胺药物)与实验组(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米力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是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关于CPHD的临床治疗模式来说,基于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对其实施低分子肝素、米力农等药物综合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胆道结石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 2014-2016年收治的 35名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胆道结石治疗方法和效果分析。结果 17例胰腺炎患者胆道结石胰淀粉酶恢复或接近正常,约 3~5天后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10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行十二指肠镜治疗成功取出胆总管下端结石 8例, 2例通过腹腔镜切除胆民情,胆总管切开取出结石, T管引流术。单纯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 8例,其中 7例行十二指肠镜治疗取出总管下端结石,其中有 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后经治疗全愈。所有的患者经手术或内镜治疗后,在随访 1年以上均没有出现复发现象。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了系统性、针对性的治疗,然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中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而对照组为9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结合患者身体和病情特点为其提供系统性、针对性的治疗,既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