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世纪之交的中国,伴随城镇化步伐的加大加快和城市文化意识的觉醒建设城市博物馆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的梦想和行动。这一重要的城市和文化现象,引发并带动了业内外对于城市博物馆特征、定义、职能、作用、管理、创新等问题的理论探索,并收获了许多思想成果,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局限也客观存在,主要表现为:对特征和定义专题研讨不够,对管理和创新谈经验多、谈理论少,致使个人表达多为只言片语,简单而不充分,集体表达话题不够集中、论述不够系统全面。中国城市博物馆的理论探索在出发的路上,它需要超脱经验,拥有更多的哲学思考;它需要顶层设计,向着深层次、体系化的目标迈进。
简介:本文回顾了近30年旅游目的地空间竞合关系的理论研究进展,发现传统理论在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竞合关系的研究中,没有充分考虑交通可达性和旅游需求的相关性作用,并认为只要存在资源差异性,近邻旅游目的地之间便可走向协同合作。为此,本文借助经济地理学的概念,提出区位一体化和相关多样性这两个影响因素作为近邻旅游目的地空间竞合关系理论的补充。本文认为近邻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存在两个条件:(1)当近邻旅游目的地处于同一交通网络,即实现了区位一体化时,两地之间才有可能形成合作关系,否则相互替代性很高,也可能完全不相关,没有竞争关系;(2)当近邻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资源的相关多样性程度越高时,两地的空间关系走向合作的可能性越大,旅游目的地形象可能从遮蔽走向叠加。
简介:一、社会人类学空间理论与实践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一种新的叙事方法和理论转向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社会学界被称作空间转向,代表人物有福柯、大卫·哈维、烈斐伏尔、爱德华·索亚、安东尼·吉登斯等社会学者。自此,有关空间的研究超越了哲学上的对其本体论的探讨,人们开始关注空间的社会实践,关注人们在空间中的主体性行为和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空间转向,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因为在以往的社会学研究中,似乎很少关注空间问题。“社会学经典确实探讨了空间,但探讨的方式却很不明晰,很不充分。”事实上,社会空间涵盖了丰富的话语场域、经验性事实,其观察角度为社会人类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社会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