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民俗研究》刊发的论文为主要考察对象,可以探索新时期民间信仰研究的基本走向,总结民俗学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在方法论上的突破。民俗学的研究传统是以民俗事象为中心,继而结合对于民俗事件的跟踪,运用民俗学者的切身感受和身体经验,探究在动态的事件过程中得以呈现的民俗多元主体与多面相生活文化之间的互构关系。民俗事件所对应的是民俗作为生活的存在形态,其研究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事象即民俗文化的层面,经由民俗学者的理论抽象建构起社会/文化共同体(民)与知识体系(俗)之间的联系。研究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理应成为民俗学学科的追求方向与立足点。
简介:两汉京师四重宿卫由宦者令(中黄门)、郎中令、卫尉、中尉所统武装构成。西汉初,京师宿卫称“南北军”,及至东汉,则更多使用“禁兵”一语。从“南北军”到“禁兵”,实际体现了京师宿卫的统合与演变。伴随殿中宿卫期门从“中从骑”“常侍骑”“武骑常侍”发展而来;羽林则以苑囿厩监为基础,围绕武帝时政治中心建章宫进行组建,皇权增长,“南北军”开始向“禁兵”过渡。由“爪牙”将军统领宿卫,到“省禁”宦者参与禁兵争夺,东汉京师宿卫呈现进一步整合。两汉禁兵多有募兵,宿卫以外的征、戍已很多见,体现军事行动的王师性质。不过,皇权扩张并不意味着禁兵日强。伴随官显职闲、兵员缩减及素质下降,汉末动乱中的中央禁兵未能担负起拱卫皇权的重任。
简介:在中华民国史和国民党史上,汪精卫与胡汉民是两位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人物。他们之间的交往以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为界,分成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汪胡二人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出生入死,结下了亲逾骨肉的兄弟情谊;后一阶段,为着权力与地位的争夺以及派系的斗争,渐次走上了分道扬镳敌对道路,最终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政治与人生归宿。同经历汪、胡亲逾骨肉孙中山先生自同盟会时代至逝世前后,毕生致力于革命事业,最得力的助手,首推胡汉民,次则汪精卫,时人有谓:学生无先生不醒,先生无汪胡不盛。这里的先生即指孙中山,学生则指汪胡二人。汪胡二人出身及早年经历颇多相似,故而结下了深厚情谊。胡汉民(1879-1936),名衍鹤,后改名衍鸿,字展堂,别号不匾室主,祖籍江西庐陵,祖上宦游至粤,遂出生于广东番禹,兄弟姐妹7人中排行第四。胡汉民在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但不幸与灾难却在他13岁后接二连三地降临了,先是严父为庸医所误而逝,后又痛失慈母,迫使他在16岁时就充当私塾教师,开始了以舌耕糊口的小先生生涯,和长兄一道共同承担了家庭重负。忧伤与惟摔成了他少年生活的主旋律。1901年胡参加乡试竟“一试中举”,便于1903年开始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