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探讨针对性的应对护理对策。方法:回顾2021.1~2022.12妇产科诊治的46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NAE)的病例资料,采用文献回顾、访谈、调查等方法,总结引起这些NAE的原因,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护理对策。结果:分析NAE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病房环境差、护患沟通存在问题。结论:妇产科护理风险多、安全隐患多,为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应当完善并落实相关护理规章制度,改善妇产科住院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沟通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支持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为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方法,将其中的80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80名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分别为40人,一组使用传统的干预方法,作为对照组,另一种使用营养支持护理措施,作为实验组。在护理前后对患者的消化功能进行检测比较,总结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所在。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消化功能均较差,比较GSRS消化功能评分结果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消化功能明显更优,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存在明显(P<0.05)。结论: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后实施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临床推广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生儿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采用前馈控制护理措施观察其输液外渗风险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新生儿科输液治疗的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前馈控制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采用前馈控制措施可有效提升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进而使患儿及家属获得更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为脊柱骨折患者提供下肢DVT危险因素的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研究中纳入160例于2022.4-2023.4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将他们分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用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负面情绪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负面情绪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针对脊柱骨折术患者的危险因素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建议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身肺癌手术患者术后不同保温措施对镇痛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包括术后即刻、术后6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 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VA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保温毯组和保温帽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 镇痛效果与保温措施的相关性:在采用不同的保温措施后,患者的VAS评分与保温措施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使用保温毯和保温帽的患者镇痛效果更佳。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全身肺癌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保温毯和保温帽等保温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促进术后康复。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温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技术和疼痛管理措施对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有效的预防策略。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马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新型缝合材料、术中神经保护技术及规范化的术后疼痛管理措施;对照组则使用传统手术和常规疼痛管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慢性疼痛发生率、疼痛强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强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新型手术技术及规范化疼痛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强度,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