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lvitamin D,25OHD)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RA患者中选取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期间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D-D、FIB以及250HD水平,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D-D水平以及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0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A患者的诊断,检测D-D、FIB以及250HD水平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8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同时以丹参酮II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d、治疗5d和治疗1周、治疗2周的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以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EVL在乙肝肝硬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0例乙肝肝硬化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采取抛硬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EVL术后未出血患者)和研究组(EVL术后出血患者),各35例。比较两组25-(OH)D3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5-(OH)D3水平明显快于参照组(P<0.05),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由此可见,25-(OH)D3水平越低则代表乙肝肝硬化患者术后发生出血的风险更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8-0可吸收缝线和10-0不可吸收缝线在翼状胬肉术后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将36例进行翼状胬肉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不可吸收缝线,对照组8-0可吸收缝线,对比其结膜组织局部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
简介: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目前全球患糖尿病的人数占全球人数的比重逐年增加,并持续呈现增长趋势.随糖尿病患者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多.糖尿病足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它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0级糖尿病足患者是指还未发生糖尿疡,但已出现糖尿病足溃疡可能的高危人群,包括周变、周围神经病变或两者同时出现.而据多项研究表明,中药足浴对治疗糖尿病足无破溃者安全有效1.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药足浴;护理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31-01
简介:摘要目的对感染加速诱发新生儿ABO溶血发生的因素的研究。方法对某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住院的ABO溶血症的100例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黄疸出现的时间小于24小时的患者有31例,24小时-48小时之间的患者有45例,48小时到72小时之间的患者有24例;贫血出现时间在第1个周之内,其血红蛋白在90到110g/L之间的患者有30例,在111~130g/L之间的患者有30例,大于130g/L的患者有1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及coombs;其中三者均阳性的患者有62例,前两项试验均阳性的有34例,仅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的有4例,母子的血型O-A型的有58例,O-B型的有42例;100例中有86例血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这84列中有56列合并肺部感染或皮肤感染或有明确胎膜早破史等能发现明确感染灶或感染源,有8例母亲围产期有感染,其发生溶血、出现黄疸的时间均偏早,程度重,疗效欠佳,疗程偏长。AB0溶血症伴有感染的均进行了丙种球蛋白、蓝光照射、白蛋白,同时抗感染等综合治疗;部分进展快,疗效欠佳,予同时换血治疗。治愈的患者有96例,好转的患者有4例。结论利用微量血测胆红素及时的进行母子血清学的检查,进行丙种球蛋白、蓝光治疗,配合白蛋白进行治疗,可以提高ABO溶血症的治愈率,进而可以避免胆红素脑病。其中有感染存在的可至ABO溶血症出现时间早,黄疸进展快,程度重,贫血早且偏重,疗效欠佳,疗程偏长,需予肝酶诱导剂,甚至需换血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0~6岁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溆浦县人民医院近两年收治的1562例手足口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疾病发生详情,并对疾病的流行特征实施总结,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经统计学对比可知,男性患儿的发病率(60.56%)高于女性患儿的发病率(3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各年龄段发病率进行统计可知,≤1岁的患儿发病率最高,5岁和6岁患儿发病率最低。结论0~6岁儿童手足口病有显著流行特征,以≤1岁的低龄患儿为主,且多为男性患儿,同时发病群体以散居儿童为主,因此相关单位应加强干预,进而控制疾病的广泛性传播,减少疾病发生给儿童健康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