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预防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中抽选90例列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33%,护理满意度为86.67%;实验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提升手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瞻性护理用于干预腹部术后下肢形成静脉血栓(简称DVT)的具体效果,旨在提供给临床护理干预有益的指导建议。方法:从本院选择2023年3月~2024年3月诊治的100例行腹部手术后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范畴,并均分到两小组内,各50例。对参照组,行普通护理干预方案;对实验组,行普通+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小组的护理干预效果情形。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出现DVT的比率明显更低、实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都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价值(P均<0.05)。结论:通过前瞻性护理,可以有效干预腹部术后病患下肢形成不良静脉血栓,进而减小患者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赢得患者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方法:在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择于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82例,按照差异性护理管理方法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组41例。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的是预防性护理方法。比较其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凝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研究组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P<0.05);护理之前并未发现两组之间凝血功能指标有很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凝血功能指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有利于减小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同时能够促进患者凝血功能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卒中(CVA)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以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CVA患者临床资料,50例行常规性护理纳入UC组,50例行预见性护理纳入PC组,比对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PC组NIHSS评分、下肢DVT、术后发热发生率低于UC组(P<0.05),PC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快于UC组(P<0.05),ADL评分高于UC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UC组(P<0.05)。结论:CVA患者易受多种因素引起DVT,为其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流状况,减少DVT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健康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预防的过程中采用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样本选择时间定为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样本量设置为90例,按照随机数字做法进行分组或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实施规范化护理模式。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采用规范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DVT的形成,本研究所构建的规范化护理模式应能在肿瘤科室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方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皆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方案干预。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其中活动性血胸、下肢深静脉血栓、胸腔膜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2.50%)、0例(0%)、1例(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其中活动性血胸、下肢深静脉血栓、胸腔膜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4例(10.00%)、2例(5.00%)、4例(1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方案在胸外科术后的患者护理中,有利于充分利用各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避免信息孤岛和护理断层,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协调的护理服务,并且这种个性化护理能够更精准地满足患者的需求,避免了常规护理中可能存在的“一刀切”情况,减少了因不合适护理导致的不良反应。同时,循证护理方案基于最新的研究证据制定,这些证据是经过科学研究和系统评估的,确保了护理干预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值得参考。
简介:护理科研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来自实践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另一方面,护理科研工作也是提高护理专业人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护理人员做科研积极性大大提高,这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如何写好一份立项申请书,通过科研立项,获取科研经费的资助是我们广大护理人员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本期栏目通过对几份已经成功申报的立项课题并已结题的护理科研课题进行点评,分析他们申报成功的原因,为准备申报护理研究课题的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下面介绍2006年深圳市科技局一项护理立项课题,该项课题名称:《综合护理技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研究》,课题负责人:深圳市中医院汪晓红。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肝脏腹腔镜外科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干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 2019年 01月 -2020年 01月收治的 66例行肝脏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 33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参照组血浆 D二聚体指标和住院时间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低( P< 0.05);与参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 P< 0.05);与参照组整体护理满意度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 P< 0.05)。 结论 分析行肝脏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20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将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观察组100例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0%vs13.0%)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下肢疼痛(VAS)评分、睡眠(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