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1月至2023.1月我院收治的70例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生化免疫检验,主要方法为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ECLI),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检查显示,70例患者中阳性56例,阴性14例。ECLI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6.43%(54/56)、92.86%(13/14)、95.71%(67/70)。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生化检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应用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诊断价值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临床超声筛查中高度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共107例设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3例,研究时间设置为2018年8月~2020年8月。研究期间对照组接受放射免疫测定检查,观察组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对比两组生化免疫检查结果及测定结果差异性。结果:以患者超声引导下病理穿刺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后可知,观察组临床监测确诊率、特异度及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与准确度。方法:在2021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选取66例进行分析,均同意进行生化免疫检验,分别应用放射性免疫测定技术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对比分析不同测定技术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诊断准确度。结果:经放射性免疫测定技术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进行生化免疫检验后,后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高于前者(P<0.05);后者的诊断准确度高于前者(P<0.05)。结论:在为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生化免疫检验时,放射性免疫测定技术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均可发挥一定诊断作用,后者的诊断准确度更高,可为日后治疗作参考,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健康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同时对血清总胆红素(TBIL)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乙肝患者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化组IgG、IgA、IgM以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好转组,同时PTA值明显低于好转组。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直接反映出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临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乙型肝炎患者124例,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53例),慢性乙型肝炎组(7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对入组对象空腹静脉血抽检,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非改善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改善组(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赛普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状况以及安全性,并做好相应记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用柳氮磺砒啶来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患者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做好相关指标变化观察、记录工作。结果在治疗后的一周和四周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实验组患者的ACR20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八周后,实验组患者的ACR20、ACR50有效率同样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P<0.05,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益赛普在治疗风湿免疫疾病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上能够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需求,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临床应用上相对比较广泛。
简介:摘要病情稳定的自身免疫疾病(AID)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的获益大于风险。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对AID患者是安全的,而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安全性尚不确定。部分AID治疗药物可能降低机体对COVID-19疫苗的免疫应答,影响疫苗的免疫效力,这种影响可能与疫苗接种时机有关。本文根据已发布的多个AID患者接种COVID-19疫苗的相关指南和建议,对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AID患者疫苗接种应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早期免疫功能变化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46例重症肺炎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3、7天评估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根据患者治疗7 d的疗效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比较2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变化,观察终点为患者最终好转出院或死亡。结果好转组27例,恶化组19例,最终恶化组中死亡15例,其余患者均存活。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好转组CPIS评分逐渐降低,恶化组逐渐升高,分别为(7.44±1.19)分、(7.44±1.58)分、(5.96±1.53)分比(7.47±1.35)分、(7.79±1.44)分、(8.41±1.12)分,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淋巴细胞总数、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均逐渐升高,而恶化组较前变化不大或者降低,在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gA、IgM、IgG均无明显变化,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能否早期恢复是评估早期治疗效果、预示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32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148例患者为轻型乙型肝炎,B组172例患者为重型乙型肝炎;两组患者都接受免疫球蛋白检验,观察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B组17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lgA水平、lgC水平以及lgM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148例轻型乙型肝炎患者;320例患者中有279例患者好转,41例患者未好转。乙型肝炎好转患者的lgA水平、lgC水平以及lgM水平均显著低于乙型肝炎未好转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反应乙型肝炎疾病的病情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