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生态位模型在生物地理学、入侵生物学保护生物学具有广泛应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预测物种潜在分布现实分布研究。本文美国白蛾为例介绍pROC方案在生态位模型评价应用及其注意事项,以期对物种潜在分布预测进行合理评价,促进生态位模型在我国合理运用发展。[方法]介绍ROC曲线AUC值基本原理,总结其在生态位模型评价应用,物种存在分布点不存在分布点可信度出发,分析AUC值用于模型评价优点不足,最后介绍局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线下面积方案(pROC方案)来弥补传统AUC值不足。[结果]AUC值虽独立于阈值,但因其综合灵敏度特异度,而屏蔽这2个指标各自特征,不能分别评估预测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同时对遗漏率记账错率不能进行权衡,会误导使用者对模型评价。与AUC值相比,ROC曲线形状更具有价值,蕴含丰富模型评价信息。[结论]模型评价需要将灵敏度特异度区别对待,ROC曲线形状比AUC值在生态位模型评价更为重要,pROC方案相对于传统AUC值具有优势,但容易对过度模拟做出不当判断。模型评价与作者研究目的密切相关:当预测物种潜在分布为目的时(如入侵物种潜在分布、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影响谱系生物地理学),模型评价应当给予灵敏度(或者遗漏率)更多权重;当预测物种现实分布为目的时(如保护区界定濒危物种引入),模型评价应当给予灵敏度特异度同等权重。

  • 标签: 生态位模型 灵敏度 特异度 ROC曲线 AUC值 遗漏错误
  • 简介:【背景】台湾芒果是我国南方种植重要热带水果之一,其分布广、产量高,极具经济价值。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气候条件与台湾相仿,所以台湾芒果很容易在福建定植。然而,台湾芒果在福建大面积种植,带来了新虫害问题。因此,掌握台湾芒果园害虫发生动态及规律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6年8月~2007年8月对福建省惠安县台湾芒果树冠层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结果】共采集28247头节肢动物,隶属于2纲15目79科145种。其中,害虫76种(占总群落物种数52.41%)、天敌42种(占28.97%)、中性昆虫27种(占18.62%)。芒果园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个体数、群落多样性、均匀性优势集中性等都呈明显季节消长规律。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总群落〉天敌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害虫亚群落;均匀度表现为天敌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总群落〉害虫亚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表现为害虫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总群落〉天敌亚群落。生态优势度测定显示:芒果小爪螨茶黄蓟马是害虫优势种;主要天敌有腹管食螨瓢虫园蛛科等,优势种是腹管食螨瓢虫;中性昆虫主要以双翅目的花翅摇蚊、啮虫目的凹翅单啮及膜翅目的中国小黑家蚁红蚂蚁为主。【结论与意义】本研究为芒果园生物资源及天敌保护与利用、芒果害虫预测预报持续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芒果 冠层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福建省
  • 简介:[目的]明确橄榄片盾蚧形态特征并编制与近似种检索表,收集整理橄榄片盾蚧分布范围、寄主、天敌、生物学特性、经济重要性,为该蚧虫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显微特征观察测量进行种类鉴定,研究橄榄片盾蚧生物学及生态学相关资料。[结果]橄榄片盾蚧雌介壳长0.77mm左右,雌成虫体长0.55mm左右,体紫色,臀板黄色,触角瘤小且有一个弯曲长毛,前气门有4个盘状孔,后气门无,有3对发达臀叶,臀叶最大,第二臀叶第三臀叶相似,第四臀叶呈齿状凸起,围阴腺5群。[结论]橄榄片盾蚧繁殖能力强,寄主种类多,一旦入侵未发生区,会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加强检验检疫是防治该虫主要措施之一,生物、化学防治是治理该虫重要方法。

  • 标签: 橄榄片盾蚧 形态特征 防控措施 检验 检疫
  • 简介:【背景】氨氧化细菌是驱动硝化作用关键微生物,其群落多样性变化对土壤氮素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植株残体组成改变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DGGE(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荧光定量PCR,分析了种植转cry1Ac/cpti双价抗虫基因水稻第3、4年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和丰度变化。【结果】水稻各生育期(分蘖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内,转cry1Ac/cpti基因杂交稻Ⅱ优科丰8号(GM)土壤氨氧化细菌16SrRNA基因群落组成、多样性指数与其对应非转基因杂交稻Ⅱ优明恢86(CK)间均没有显著差异;DGGE条带为基础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冗余分析(RDA)显示,GMCK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只与水稻生育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20.018);同时,水稻各生育期内土壤氨氧化细菌16SrRNA基因丰度在GMCK间也没有显著差异,但均随水稻生长而变化且在齐穗期达到最高(P〈0.05)。【结论与意义】稻田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与丰度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存在差异,但在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非转基因水稻间没有显著差异,即一定时期内种植转cry1Ac/cpti抗虫基因水稻不会影响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和丰度。

  • 标签: 转cry1 Ac/cpti基因水稻 氨氧化细菌 群落组成 群落丰度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简介:【背景】2006年我国广东地区发现由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uV)侵染引起朱槿曲叶病,但有关该病害在朱槿植物上发病率、传播介体-烟粉虱隐种组成尚未见报道.【方法】在广东省广州清远地区对感染CLCuMuV朱槿植株进行抽样调查;利用mtCOI引物扩增鉴定烟粉虱隐种种群组成.【结果】调查表明,广州清远地区朱槿上CLCuMuV发病率分别为53.98%-71.78%38.42%-45.27%.烟粉虱种群均为MEAM1AsiaH7隐种混合种群;广州地区烟粉虱种群AsiaH7隐种比例为6.25%-17.71%,清远地区AsiaH7隐种比例为76.25%-89.17%.【结论与意义】随着带病植株种植范围扩大以及可传毒烟粉虱隐种扩散,CLCuMuV很有可能大范围扩散流行,应做好防控监测工作.

  • 标签: 广东省 朱槿曲叶病 烟粉虱
  • 简介:尽管geneflow源于群体遗传学进化生物学,但已成为环境生物安全文献中常见科学术语。花粉介导geneflow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对物种群体进化有着特殊重要意义。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转基因随geneflow发生逃逸及其可能带来潜在生态进化影响已经成为环境生物安全评价研究重要内容,备受全球广泛关注,geneflow这个术语在我国也被频繁引用。但是,geneflow中文术语在我国各种文献资料中存在着十多种翻译版本,这些不同翻译版本形式不同且内容略有差异,容易给环境生物安全问题理解研究造成不必要混乱。本文对geneflow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回顾,并对不同形式geneflow术语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中使用历史溯源进行了阐述。笔者建议使用“基因流”作为geneflow在中文应用统一术语,这也最接近群体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相关著作geneflow原意。基于此,对基因流在转基因逃逸及其相关环境生物安全评价以及群体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研究方面的理论应用意义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基因流 生物安全 环境 群体遗传 进化生物学
  • 简介:[背景]烟蚜茧蜂是控制烟蚜田间种群重要寄生蜂.施用化学杀虫剂防治烟蚜及其他害虫时,也会对烟蚜茧蜂产生毒性,影响对烟蚜种群自然控制效果.了解杀虫剂对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毒性,可为田间选择合理施药时间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用试管药膜法饲喂法测定了5%阿维菌素、5%啶虫脒、10%顺式氯氰菊酯10%吡虫啉对烟蚜茧蜂成蜂毒性,并在烟蚜茧蜂各虫期使用亚致死浓度药剂处理,研究这些杀虫剂对其羽化影响.[结果]阿维菌素触杀胃毒作用最强,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87.78%94.44%;吡虫啉触杀胃毒作用最弱,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41.11%61.11%;啶虫脒(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81.11%86.66%)、顺式氯氰菊酯(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64.44%67.78%)触杀胃毒作用居中.在寄生蜂卵期用药,阿维菌素啶虫脒可显著降低当代成蜂羽化率;在幼虫期用药,4种杀虫剂均显著降低了成蜂羽化率;在蛹期用药,4种杀虫剂对成蜂羽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在寄生蜂幼虫期使用阿维菌素会使雌蜂比例显著高于对照,其余3种杀虫剂对雌蜂比例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在烟蚜茧蜂成虫期使用这些杀虫剂,死亡率均较高,因此在成蜂较多时应禁止使用杀虫剂.

  • 标签: 杀虫剂 烟蚜茧蜂 虫期 毒性
  • 简介:【目的】生态位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入侵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现有建模工具,MaxEnt是最流行运用最广泛生态位模型。然而最近研究表明,基于MaxEnt模型默认参数构建模型时,模型倾向于过度拟合,并非一定为最佳模型,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分布点较少物种。【方法】茶翅蝽为例,通过设置不同特征参数、调控倍频以及背景拟不存在点数分别构建茶翅蝽本土模型,然后将其转入入侵地来验证比较模型,通过检测模型预测物种对环境因子响应曲线、潜在分布在生态空间中生态位映射以及潜在分布空间差异性,探讨3种参数设置对MaxEnt模型模拟物种分布生态位影响。【结果】在茶翅蝽案例分析,特征参数设置对MaxEnt模型所模拟潜在分布生态位影响最大,调控倍频影响次之,背景拟不存在点数影响最小。与其他特征相比,基于特征HT模型其响应曲线较为曲折;随着调控倍频增加,响应曲线变得圆滑。【结论】在构建MaxEnt模型时,需要从生态空间中考虑物种生态需求,分析模型参数对预测物种分布生态位可能造成影响。

  • 标签: 生态位模型 MaxEnt模型 特征参数 调控倍频 背景拟不存在点数
  • 简介:[背景]水果害虫铃木氏果蝇近年来传入许多国家,成为重要入侵害虫,在我国危害也呈现上升趋势.在水果生产中,铃木氏果蝇常与其他果蝇混合发生.[方法]在对我国水果产区果蝇进行系统调查基础上,对分别采自山东威海、云南昆明、山东淄博、山东临沂地区铃木氏果蝇、黑腹果蝇、海德氏果蝇、伊米果蝇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利用线粒体COⅠ基因对所鉴别的果蝇物种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通过观察比较种间雄虫前翅前足以及雌虫腹部产卵器形态结构可以快速确定果蝇种类.[结论与意义]本研究认为,在宁德地区,互花米草在7月前侧重分蘖生长,7月后根茎开始快速生长,此结论为优化互花米草防治适期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铃木氏果蝇 水果害虫 形态特征 线粒体COⅠ基因 序列分析
  • 简介:椰子织蛾是棕榈植物重要入侵害虫,在印度斯里兰卡严重危害椰子树。2013年在海南省万宁市首次发现椰子织蛾。目前,该虫已在海南多个市县及广东广西危害,对我国棕榈科植物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2014年11月,作者等人在万宁兴隆三亚海棠湾镇调查椰子织蛾危害时,发现其重要天敌昆虫——褐带卷蛾茧蜂。为了进一步了解褐带卷蛾茧蜂,本文对其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和生物学习性进行了报道,以便更好地用于椰子织蛾生物防治。

  • 标签: 椰子织蛾 天敌昆虫 褐带卷蛾茧蜂
  • 简介:【背景】花生豆象原产于非洲,目前已扩散至北美洲、亚洲大洋洲,为害多种农作物,是重要仓储害虫,1992年曾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但200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未包括花生豆象,原因可能是该虫已在我国云南等地发生。【方法】通过检视我国检疫部门截获标本、核对“云南花生豆象”相关研究资料,说明花生豆象鉴定特征,并使用CLIMEX3.0对其在我国适生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我国报道花生豆象发生缘于我国酸角豆象鉴定错误。花生豆象外部形态与酸角豆象极为相似,但通过生殖器特征可以明确鉴定并区分这2种害虫。我国多个花生主产区是花生豆象适生区,花生豆象一旦入侵,就会给我国花生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结论与意义】花生豆象人侵我国风险大,建议将其增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 标签: 花生豆象 酸角豆象 适生区 检疫性有害生物
  • 简介:【背景】广东省是中国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地区之一,入侵昆虫引发生物灾害日趋严重.【方法】根据广东省各地区野外调查结果及国内外相关文献,汇总分析了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种类、原产地、入侵地、地理分布格局.【结果】据统计,在广东省造成一定程度危害外来入侵昆虫种类共计30种,蚧类最多,占30.00%;在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原产于亚洲种类最多,为12种,占40.00%,其中东盟8种,北美洲、南美洲各占20.00%、16.67%,非洲、欧洲大洋洲传人分别占10.00%、3.33%3.33%;外来入侵昆虫首次发现地位于广东省有17种,占56.67%,且全部位于珠三角地区,海南省占20.00%,云南省占10.00%,出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市、上海市均为3.33%;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地理分布存在较大空间差异,珠三角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物种数量较多,粵西地区相对次之,粵北粵东地区相对较少.【结论与意义】明确广东省外来有害昆虫入侵现状及地理分布格局,可为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监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广东省 外来入侵昆虫 地理分布 原产地 首次发现地
  • 简介:转座子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DNA重复片段。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转座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主要组成成分,是基因组表型进化主要动力之一,并且对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进化具有重要贡献。由于转座子在基因组内具有可移动性,使其在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领域备受重视,尤其在转基因技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转座子在昆虫分布、类型及功能,重点阐述不同昆虫转座子在转基因技术应用,并对转基因安全性转座子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转座子 昆虫 转基因 安全性
  • 简介:基于遗传修饰手段昆虫不育技术(SIT)作为一类物种特异、环境友好、科学高效新兴策略,在害虫防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释放携带显性致死基因昆虫技术(RIDL)是改进传统SIT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四环素调控系统、特异性启动子、性别特异剪接系统特异性致死基因等重要元件,其中根据不同昆虫特点选择合适特异性致死基因对于构建遗传不育品系至关重要。这些致死基因或受到阻遏调控系统控制、或特异在雌虫中表达、亦或直接作用于x染色体,导致后代在特定发育阶段或特定性别条件致死。本文综述了RHG家族(reapr、hid、grim、michelob_x)细胞凋亡基因、转录激活因子tTA及NipplDm、归巢内切酶基因等在害虫遗传不育技术研究应用,讨论了特定致死基因效应机理应用特点,并对其可能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由于不同效应基因致死作用调控机理尚未完全明晰,因此深入研究特异致死基因凋亡机制和在不同物种兼容作用,将为害虫遗传防控提供更多研究思路手段。

  • 标签: 昆虫不育技术 致死基因 细胞凋亡基因 转录激活因子 归巢内切酶基因
  • 简介:利用昆虫遗传转化技术对害虫进行遗传控制是害虫防治研究新方向,该技术具有物种特异、防效高且对环境友好特点。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重要元件,选择合适启动子是外源基因高效、准确表达关键,对获得高效、稳定遗传修饰昆虫品系至关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昆虫基因启动子结构特征,重点描述了昆虫种群遗传防治组成型启动子、性别组织特异型启动子、特定发育时期启动子诱导型启动子研究应用概况,并对这几类启动子在害虫遗传控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遗传防治 昆虫不育技术 遗传转化 组成型启动子 特异性启动子 诱导型启动子
  • 简介:本刊已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DOI(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授权书,2012年第2期起,本刊对出版每一篇论文都标注DOI编码(位置在篇首页文题左上角),万方数据公司为本刊出版论文提供DOI编码注册、解析及链接服务。

  • 标签: 《生物安全学报》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
  • 简介:疟疾、登革热等重大传染性蚊媒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目前缺乏有效药物疫苗,防治埃及伊蚊、冈比亚按蚊等媒介昆虫是控制消除这些疾病有效手段。化学杀虫剂大规模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疾病传播,但其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为昆虫不育技术(SIT)更新及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策略,由此发展起来释放携带显性致死基因昆虫(RIDL)为代表一系列遗传不育技术为蚊虫种群防控提供了更加有效选择。本文概述了遗传技术在蚊虫防控应用进展,包括蚊虫遗传防治历史策略,阐述了RIDL技术体系原理,同时介绍了相关遗传控制品系已经开展田间释放研究,展示了遗传修饰不育技术在蚊媒疾病防治巨大潜力。

  • 标签: 蚊媒昆虫 遗传防治 昆虫不育技术 释放携带显性致死基因昆虫的技术
  • 简介:【背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一类转基因植物,除草剂抗性基因作为检测靶标的分子鉴定方法研究与应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与监测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除草剂抗性基因aad1dmo核苷酸序列设计PCR检测引物,并进行PCR反应体系优化、方法特异性、灵敏度、再现性等方面的测试,分别建立aad1基因dmo基因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结果】建立PCR检测方法在56~64℃退火温度范围内均能获得一致性结果,具有良好稳健性。该方法可将含有aad1基因dmo基因转基因作物与其他转基因作物区分开,其灵敏度可分别达到20个拷贝40个拷贝。通过将aad1基因dmo基因检测引物放入同一管PCR反应体系,还能在一次PCR同时检测这2个靶标基因,双重PCR检测灵敏度与单一PCR一致。【结论与意义】建立分子方法可精准检测出含有aad1基因dmo基因转基因作物,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特点,为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筛选检测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 标签: 转基因生物 除草剂抗性基因 分子检测 PCR方法
  • 简介:【背景】当前农药品种及其使用量日益增多,测试农药对环境生物急性毒性成为农药环境安全监测重要途径。【方法】采用食下毒叶法药土法分别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氰氟虫腙、螺螨酯、螺虫乙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2,4-D二甲胺盐等9种农药对家蚕蚯蚓急性毒性,并根据其毒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级,评价其对环境安全性。【结果】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氰氟虫腙、螺螨酯、螺虫乙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2,4-D二甲胺盐对家蚕LC50(96h)分别为2.05×10-3、8.59×10-4、2.79、250.48、11.52、272.18、2.50、1.93×10-2534.47a.i.mg·L-1,对蚯蚓LC50(14d)分别为11.05、6.29、〉100、〉100、〉100、〉100、99.13、115.31〉100a.i.mg·kg-1干土。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戊唑醇对家蚕"剧毒",氰氟虫腙、螺虫乙脂苯醚甲环唑对家蚕"高毒",其余农药对家蚕均为"低毒";阿维菌素对蚯蚓为"中毒",其余农药对蚯蚓均为"低毒"。【结论与意义】9种农药对家蚕蚯蚓急性毒性存在差异,为农药合理使用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农药 家蚕 蚯蚓 急性毒性
  • 简介:[背景]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危险外来入侵害虫,自2008年在我国首次发现以来,其发生范围急剧扩大.但有关云南省扶桑绵粉蚧发生情况缺乏系统调查报道.[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对云南省16个州(市)72个区(市、县)扶桑绵粉蚧分布与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其天敌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扶桑绵粉蚧在云南文山州富宁县,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德宏州芒市,红河州元阳县、蒙自市,保山市隆阳区,丽江市华坪县,楚雄州永仁县,怒江州泸水县8个州(市)共10个市(县)有零星分布.其寄主植物共14科18属19种,包括园林观赏植物3种、经济作物1种、蔬菜作物2种、粮食作物1种、杂草11种,其中有12种植物在我国其他疫区未见报道;调查过程中发现其天敌3种.[结论与意义]扶桑绵粉蚧在云南省呈零星点状分布、疫区间受害情况有差异,未对经济作物造成严重损害.本研究可为云南省开展扶桑绵粉蚧检疫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扶桑绵粉蚧 云南省 分布与危害 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