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戏剧本质论》选自美国利特尔·布朗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的《戏剧种种》(第四版)一书。《戏剧种种》是被美国大学和研究生院戏剧与戏剧理论专业广为采用的教科书之一。《戏剧本质论》是其中收录的一篇对西方两千多年来戏剧与戏剧理论进行全方位评述的论文。本文上及古希腊悲、喜剧,下及当代荒诞派戏剧,经过细致的分析,结合粗线条的概述和客观的观照,为我们展现了西方戏剧及其理论流派的整个嬗变过程。由于原文较长,将近两万字,译者在编译过程中删去了文中一些与主题无密切关系的引文和例证.

  • 标签: 悲喜剧 戏剧本质 荒诞派戏剧 剧作家 莎士比亚 埃斯库罗斯
  • 简介:<正>朱国庆在《艺术本体论》(《文艺评论》86年6期)一文中说:我国古代的艺术论是典型的东方艺术论,具有浓厚的本体色彩,对于艺术本体这种形而上的空灵的特征有过十分深刻的研究,如陆机《文赋》说创作是“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刘勰在《文心雕

  • 标签: 艺术本质 我国古代 艺术本体论 艺术论 东方艺术 文艺评论
  • 简介:<正>“阴暗面不是我们生活的本质”,这是反对揭露阴暗面的一条颇能迷惑人的理由,因此,不少人是常把它挂在嘴边或写在笔端的。乍一看来,这话倒真也象是颇为有理。大家知道,文艺并不是只写生活的表面现象,而是要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形象描绘揭示出生活的本质来。照上面的说法,既然阴暗面不是生活的本质,而文艺又要反映生活的本质,那反对写阴暗面,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但细一想想,问题就出来了:所谓“阴暗面不是我们生活的本质”的说法,原来并非事实,而不过是一

  • 标签: 本质观 形而上学 资本主义社会 主要方面 特殊矛盾 社会生活
  • 简介:<正>1992年7月18日《文汇报》朱杰人《破门户之见》文中指出:做学问,讲师承,重派别,这是我国学者学术研究中的好传统。汉代学界有所谓“家法”、“师法”之说。史载,汉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传授诗、易、书等儒家经典。这些博士,专主一家,各以家法教授。汉代又重师法,师之所传,弟子所受,一字不敢出入。古人如此重视“家法”、“师法”,不是没有原因的。能够自成一家的学术总有其独特的个性,是别家别派所不能代替的,这就是家法。丢了“家法”便丢了个性,便也丢了这一“家”。再则,

  • 标签: 儒家经典 汉武帝 学术界 五经 学界 家法
  • 简介:朝鲜儒学史的主流不可否认是性理学,尤其是朱子学。但是儒学史的一个部分分明有阳明学思潮的位置,韩国阳明学的存在,对于以朱子学为中心的韩国性理学的发展和巩固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阳明学通过其他学问间接体现的情况。这种情况已经出现在包括史学、数学、力学、诗文、书画、音韵、实学等诸如史学界、文学界以及思想界等多个领域。

  • 标签: 韩国阳明学 《霞谷集》 朱子学
  • 简介:事实是界定传记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小说、戏剧和诗歌之所以被划分为虚构性作品,而历史、传记和报道则属于非虚构性作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对事实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叙述策略.

  • 标签: 小说家 虚构性 曹雪芹 诗歌 叙述策略 传记文学
  • 简介:文学本质界说的逻辑起点究竟是文学体验还是文学经验,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在我国近30年的文学理论发展中,这两个术语并没有得到清晰准确的区分,很多时候二者是混用的。

  • 标签: 文学本质 文学经验 逻辑 界说 文学理论
  • 简介:<正>《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发表倪培强《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一文,认为每被沿用的马克思这—说法,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选集》第1卷18页),仅就这—方面还不能完全说明人的本质及其差别的根源性.

  • 标签: 人的本质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新疆师范大学 大学学报 现实性
  • 简介:文学本质论是一个现代文学理论问题,在中国文论现代转型发展进程中,文学本质论建构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现代文论中的核心问题。文学本质论观念是一个历史建构与嬗变过程,从20世纪初到改革开放时期,文学本质论观念随着时代变革和文学发展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时代的要求。新时期以来也是如此,从社会意识形态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从审美论到人的文学论,乃至在反本质主义语境下对文学本质问题的重新探讨,反映了文学本质论观念的历史嬗变进程。对文学本质论问题及其观念嬗变的反思,一方面可从中获得应有的经验教训或历史启示,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思考当代文论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克服反本质主义论争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自我迷失的困惑,进行当代人应有的理论探究与建构。

  • 标签: 文学本质论 历史嬗变 理论反思 理论建构 实然性与应然性
  • 简介:爱情和婚姻是世界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中国作家张爱玲就是表现这一主题的行家。她书写的爱情故事并不浪漫美好,反而呈现出哀伤荒凉的笔调,表达了对婚恋、人性等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本文试从婚姻爱情和人性本质的角度出发,以文本分析法为基础,解读张爱玲作品所表现的主题。

  • 标签: 张爱玲 婚姻爱情 人性本质
  • 简介:文艺批评与评论作为创作引导和欣赏指导的重要一环,一直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但时代变化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环境,导致文艺批评已经不是既往的模样,认识到时代变化而调整文艺评论的旧俗,适应新的受众群落变化而坚守文艺评论的价值,根据众语喧哗的评论而引导端正的时代价值观评论,强化艺术审美的评论也顾念网络时代的趣味习惯,建设务实而高端的新时代的文艺批评,需要理论的坚守也需要个性把持。

  • 标签: 文艺批评 审美趣味 个性精神 互联网
  • 简介:<正>1究竟怎样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本质观?时下,国内外理论界观点各异,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以苏联学者波斯彼洛夫、卡岗和我国的陈涌、陆梅林为代表,主张“艺术认识本性论”,或曰“意识形态本性论”,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一种以苏联学者万斯洛夫、齐斯和我国的钱中文等为代表,主张“艺术审美本性论”,或曰“审美的意识形态论”,认为“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它的最根本特性应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结合”,由此,文学艺术是

  • 标签: 社会生活 艺术审美 客体 心理学 艺术本质 意识形态性
  • 简介:<正>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人的特性问题,同时使用了“人的本质”和“人性”两个概念。多年来国内外的流行看法是: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张奎良、张念丰在《论人的本质和人性概念的区别》(《江汉论坛》八一年第五期)一文中认为,“人的本质”和“人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章说,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的本质一般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劳动和社会性就是人的本质所在。作为能够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

  • 标签: 人与动物 人性观念 本质属性 概念 马克思 根本特征
  • 简介:尊敬的南帆老师:您好!《文艺争鸣》第6期刊发了杜书瀛先生的一篇文章——《文学可以定义吗,如何定义——兼论南帆、陶东风文学理论教材的功过是非》,不知您有否看到?杜先生对两部教材的反本质主义功绩赞誉有加,也批评您和陶东风教授追随乔纳森·卡勒,在界定文学时有主观随意的毛病。

  • 标签: 杜先生 文学传统 反本质主义 文学理论教材 卡勒 乔纳森
  • 简介:《摩登时代》作为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电影,采用独特的滑稽的夸张的肢体语言,揭示了工业革命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影片中的情节,揭露资产阶级的真面目。资本家通过异化劳动,极力追求剩余价值,最终使工人们成为“单向度的人”。

  • 标签: 资产阶级 异化劳动 剩余价值 单向度的人
  • 简介:法国学者奥古斯特·孔德的格言:“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历史。”至今仍然对我们研究傩文化,就是指傩的全套祭祀仪式及在祭祀中唱、念、舞、面具等艺术形态和在此基础上的附加形态傩戏有经典意义。一直困扰我们并使我们难以拒绝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戏曲的诞生迟缓到公元十二世纪以后,比希腊和印度晚出一千年?遵照奥古斯特·孔德的启示,我们从认识人类自己,去寻觅中国戏曲诞生迟缓的原因,我们发现原始人类生命精神化在史前时代不可能全面表现,生命精神化在最初年代所凝

  • 标签: 傩面具 中国戏曲 傩戏 精神化 原始人类 奥古斯特
  • 简介:《论音乐作品的本质》是波兰音乐美学家卓菲娅·丽莎(ZofiaLissa,1908—1980)创作的一篇重要论文。(1)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本质进行抽丝剥茧的理论分析,置于历史化眼光下审视,与其说她是在尝试发现一个举世皆然、超越古今、无可动摇的“本质”,毋宁说是在挑明这种“本质”的历史相对性及意识形态性,甚或说,她无异于在宣告“音乐作品”的终结。在文中,她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对“音乐作品”这一概念予以彻底的批判与反思,吁请人们思考音乐文化时所惯用的基本概念范畴打上问号,并进行历史清理。

  • 标签: 音乐作品 论音乐 丽莎 意识形态性 民间音乐 历史化
  • 简介: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一切艺术的本质都是诗",主张艺术向诗的回归,是从本性上而言的,诗是对语言本性的揭释。"诗"是一种纯粹的语言,只体现自体主观表达,而不被艺术审美及其表现形式所制约。海德格尔旨在为一切艺术寻找一个更本源性的东西即诗意,在"诗意"化的表达语境下,避免艺术的异化。朱光潜曾说:"诗是文学的精华,好的艺术也是诗。

  • 标签: 艺术的本质 中国诗学 平面设计 诗意 价值 原理
  • 简介:后新时期以来,20世纪中国批评话语出现了一种革命式的断裂,一些批评家借助于西方后现代思想资源的启示而告别了自梁启超和王国维以来的“本质主义批评话语”。我将这种越出本质主义批评话语后另行生成的话语形态称之为“中国新批评”。与本质主义批评的话语倾向相反,“中国新批评”的根本特征是“反本质主义”,它反对根据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本质对艺术进行“真理审判”,而将无限自由的“思想反思”和“意义启示”作为批评的根本目标。其结果必然是,20世纪中国单一的本质主义批评话语彻底“复数化”了。

  • 标签: 中国新批评 反本质主义 真理审判 意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