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2年,南京大学文学院为庆祝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根据南京大学的校史编排了一部喜剧——《蒋公的面子》。该剧采用了双时空的叙事方法,以前后相隔24个年头的两个时间以及两个不同的地点,来回忆、还原三个教授在24年前有没有去吃饭。在双时空叙事的结构下,使得前后24年的两个时空形成了互文的关系,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人的性格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和丰富。剧本原本是在探讨面子和里子孰轻孰重,但是在两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主题得到了升华,不仅仅讨论面子、里子问题,而是上升到了作为文人或者作为一个人,如何坚守自我的问题。本文试从《蒋公的面子》的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来探析该话剧双时空叙事的艺术价值。
简介:在不同历史时段,中国社会对话剧演出的需求与观念各不相同,作为外来文化代表之一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也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本缺失的文化翻译、再现表演形态的文化模仿、争取民族解放的文化斗争、政治专制下表演体系的文化独尊、文本内容的文化写实、多元化的文化改编。表演形式和演出内容上"洋为中用"、"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服从于政治"、"中西交融、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的理论探索和舞台实践阐释了话剧舞台上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莎士比亚的文化身份,也反映了国人在接受外来文化时政治与文化认同的流变,对当代话剧发展以及跨文化交流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